關越交
帶下病是婦科常見疾病類型,即婦女帶下量減少或增多,常合并異味及質地、顏色異常。臨床工作中發(fā)現(xiàn),育齡婦女帶下病患病率一直較高,與帶下經絡、津液協(xié)調作用腑臟、胞宮有關,明顯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甚至影響人際交往問題。中醫(yī)指出,津液化為帶下,濕邪損傷任帶二脈情況下日久化熱,濕熱相結致任脈不固、帶脈失約后帶下過多,精血虧少、任帶二脈失養(yǎng)情況下帶下過少。婦科收治患者中,濕熱下注型帶下過多患者居多。既往治療中,針對濕熱下注型帶下過多患者一般采取甲硝唑陰道凝膠治療,具有一定治療效果,但遠期療效仍不理想。為了提高濕熱下注型帶下過多患者的治療效果,本院采取止帶方聯(lián)合甲硝唑陰道凝膠進行治療,對其治療效果進行深入研究。詳情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 92例濕熱下注型帶下過多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聯(lián)合組,各46例。對照組患者年齡最小25歲、最大46歲,平均年齡(35.50±6.50)歲;病程2~12個月,平均病程(5.50±2.50)個月。聯(lián)合組患者年齡最小23歲、最大45歲,平均年齡(36.30±6.30)歲;病程3~15個月,平均病程(5.80±3.50)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②帶下過多患者知情參與,符合《中醫(yī)婦科學》診斷標準;③患者未接受其他治療;④患者有性生活史;⑤治療用藥患者無禁忌。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嚴重疾病患者;②其他婦科疾病所致帶下過多患者;③過敏體質患者;④退出治療、依從性差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甲硝唑陰道凝膠治療,早、晚清潔會陰,甲硝唑陰道凝膠瓶頸送入陰道并擠壓瓶體促使凝膠擠入至陰道深部,1支/次,早、晚1次/d,連續(xù)治療2周。聯(lián)合組采用止帶方聯(lián)合甲硝唑陰道凝膠治療,甲硝唑陰道凝膠治療方法同對照組;止帶方:赤芍、牡丹皮、澤瀉、茵陳及梔子各10 g,牛膝、黃柏、車前子及豬苓各12 g,茯苓15 g,1劑/d,藥煎取汁300 ml,早、中、晚溫服,連續(xù)治療2周。另外,叮囑患者治療期間合理飲食,禁止使用其他藥物,忌性生活,做好陰道沖洗工作。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治療效果 判定標準:治愈:治療后患者主要臨床癥狀體征消失,中醫(yī)證候積分下降>95%;顯效:治療后患者主要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并開始趨于正常,中醫(yī)證候積分下降70%~95%;有效:治療后患者主要臨床癥狀體征改善,中醫(yī)證候積分下降30%~69%;無效:治療后患者主要臨床癥狀體征基本無改善,中醫(yī)證候積分下降<30%,均未達到上述效果[3]??傆行?(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3.2 陰道清潔度 陰道清潔度分為Ⅰ、Ⅱ、Ⅲ、Ⅳ度,陰道清潔度評定標準:Ⅰ度:治療后鏡下復查以陰道桿菌為主,有大量上皮細胞;Ⅱ度:治療后鏡下復查見部分陰道桿菌、上皮細胞,存在部分膿細胞、雜菌;Ⅲ度:治療后鏡下復查見少量陰道桿菌、上皮細胞,有大量膿細胞、雜菌;Ⅳ度:治療后鏡下復查無陰道桿菌。陰道清潔度正常即Ⅰ~Ⅱ度,異常即Ⅲ~Ⅳ度、有陰道炎風險[1]。
1.3.3 中醫(yī)證候評分 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評價患者的主證(帶下量多、色黃膿性、質粘稠、臭穢難聞)、次證(小便赤短、外陰瘙癢、小腹疼痛、胸悶納呆、口苦而膩)、舌脈象(舌紅、苔黃膩/厚、脈濡數(shù))。依據(jù)癥狀嚴重程度評分,主證分別記0、3、6、9分,次證分別記0、1、2、3分,舌脈象無、有分別記0、3分;分數(shù)與中醫(yī)證候呈正比關系[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聯(lián)合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65%(44/46),其中治愈、顯效、有效及無效分別為12、20、12、2例;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8.26%(36/46),其中治愈、顯效、有效及無效分別為5、20、11、10例;聯(lián)合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133,P<0.05)。
2.2 兩組陰道清潔度比較 聯(lián)合組陰道清潔度Ⅰ度、Ⅱ度、Ⅲ度、Ⅳ度分別為23例(50.00%)、21例(45.65%)、1例(2.17%)、1例(2.17%);正?;颊?4例(95.65%),異常患者2例(4.35%);對照組陰道清潔度Ⅰ度、Ⅱ度、Ⅲ度、Ⅳ度分 別 為15例(32.61%)、15例(32.61%)、8例(17.39%)、8例(17.39%);正常患者30例(65.22%),異?;颊?6例(34.78%)。聯(lián)合組陰道清潔度正常比例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538,P<0.05)。
2.3 兩組治療后中醫(yī)證候評分比較 聯(lián)合組帶下量多評分為(2.50±0.50)分、色黃膿性評分為(2.20±0.50)分、質粘稠評分為(1.80±0.30)分、臭穢難聞評分為(1.90±0.40)分、小便赤短評分為(0.50±0.20)分、外陰瘙癢評分為(0.50±0.20)分、小腹疼痛評分為(0.50±0.20)分、胸悶納呆評分為(0.50±0.20)分、口苦而膩評分為(0.30±0.20)分、舌象評分為(0.70±0.30)分、脈象評分為(0.70±0.30)分、總分為(11.80±2.30)分;對照組帶下量多評分為(4.80±0.70)分、色黃膿性評分為(4.30±0.50)分、質粘稠評分為(3.60±0.60)分、臭穢難聞評分為(3.50±0.50)分、小便赤短評分為(1.30±0.30)分、外陰瘙癢評分為(1.20±0.30)分、小腹疼痛評分為(1.20±0.40)分、胸悶納呆評分為(1.30±0.50)分、口苦而膩評分為(1.50±0.30)分、舌象評分為(1.80±0.50)分、脈象評分為(1.90±0.50)分、總分為(25.50±3.30)分。聯(lián)合組帶下量多、色黃膿性、質粘稠、臭穢難聞、小便赤短、外陰瘙癢、小腹疼痛、胸悶納呆、口苦而膩、舌象、脈象評分及總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帶下病即女性白帶量增多且色、質、味異常,臨床患病率較高,且趨向年輕化,長期遷延情況下導致慢性輸卵管炎等疾病。另外,疾病病程長且反復發(fā)作,導致患者明顯負性情緒,進而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西醫(yī)指出,女性陰道、尿道較短,細菌經尿、陰道上行侵入,從而導致盆腔感染等婦科炎癥疾病、白帶異常。針對此類疾病一般采取局部用藥抗菌藥治療,具有一定治療效果,但易復發(fā),反復治療期間易產生耐藥問題,所以治療效果并不理想[4]。甲硝唑陰道凝膠屬于外用型西藥,用藥后在抑制病原菌氧化反應的基礎上實現(xiàn)滅菌效果,局部效果強,安全性高,但是遠期療效不理想。中醫(yī)依據(jù)患者癥狀不同進行帶下病證型劃分,濕熱常見,患者有白帶量增多、色黃等表現(xiàn),主要病因病機為外邪侵入,治療側重“治病求本”理念[5]。止帶方中有豬苓、茯苓、車前子、黃柏、梔子等成分。其中茯苓、車前子等具有滲濕止帶的效果;赤芍、牡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的效果;黃柏、梔子等具有泄熱解毒的效果;牡丹皮具有增強免疫力、鎮(zhèn)痛、抗菌的效果;諸藥共奏清利濕熱止帶、解毒殺蟲的效果[6]。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聯(lián)合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65%,高于對照組的78.26%,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聯(lián)合組陰道清潔度正常比例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聯(lián)合組帶下量多、色黃膿性、質粘稠、臭穢難聞、小便赤短、外陰瘙癢、小腹疼痛、胸悶納呆、口苦而膩、舌象、脈象評分及總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胡玉梅等[7]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對濕熱下注型帶下過多患者采用止帶方聯(lián)合甲硝唑陰道凝膠治療可以明顯提升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癥狀改善,聯(lián)合治療安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