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欣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詩詞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文化精髓。它是古人留下的精神財富。它是中國古典文學的瑰寶,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作為小學生,我們應該積極學習古詩詞,激發(fā)我們的愛國熱情。同時,我們可以弘揚民族文化,學習許多人生道理,潛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隨著歲月的流轉(zhuǎn),小時候那些讀不懂的詩詞名句,在歲月的洗禮中一點點滋潤著我們的心靈,在古詩詞的影響下,豐富著我們的文化底蘊,當我們隨著時間慢慢成長,心中古詩詞的種子也在時間的作用下生根發(fā)芽,抽枝散葉,最終開出一樹花朵,溫暖點綴著我們的人生之路。
一、古詩詞你是那樣的剛勁有力
當時光飛逝,雄心壯志成為過去,當滄桑成為斷井殘桓,我依然相信,那些歷經(jīng)千年塵封的詩經(jīng),依然閃耀著燦爛的光芒。雖然它們已經(jīng)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但它們的光線并沒有減弱,它們依舊輕松明亮。在這小小的字眼里,充滿了人類的情感,充滿了世界上偉大的愛,真與美,善良與神圣
我在古詩詞的字里行間感受到了歲月的滄桑和王朝的興衰。也仿佛經(jīng)歷了被貶黜的悲傷和挫折,以及無法實現(xiàn)雄心壯志的痛苦。在古詩詞的世界里,重溫幾千年來未曾熄滅的強烈情感和鮮血。經(jīng)典作品并非都是對兒女情長的懷舊,而是把他們的感情放諸國家。
就像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寫的那樣,“……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辛棄疾是南宋的豪放派詞人,少年就曾有過抗金歸宋的經(jīng)歷,這首《永遇樂》寫于辛棄疾六十六歲那年。當時朝廷正積極籌劃北伐,大臣分為主戰(zhàn)派和主和派,辛棄疾雖然是當時主戰(zhàn)派的元老級別的將軍,但他擔心朝廷輕視敵人的魯莽做法,他覺得應該做好再次開戰(zhàn)的充分準備,但他的意見沒有得到當權者的重視,朝廷仍然任命他為鎮(zhèn)江知府,用一席職位來讓辛棄疾領頭伐金。于是,他眺望遠方寫下了這首詞。仿佛整個世界充滿了英雄和悲劇,但卻依然散發(fā)著愛國主義的光輝。
還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的豪言壯語,用生命譜寫了理想人生的贊歌;還有林則徐,清朝的民族英雄,他在抗擊英國的斗爭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被投降主義者陷害,并被道光皇帝貶黜。他忍辱負重,于道光二十一年去往新疆伊犁,在路上,他仍然憂國憂民,沒有為個人的挫折而嘆息。當他在古城西安與妻子道別時,他寫了一首鼓舞人心的詩“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激勵著后來人。
古詩詞你是那樣的剛勁有力,我崇拜著你。
二、古詩詞你是那樣的情意綿綿
煮一壺清茶,在詩文的經(jīng)典情感話語中自由徜徉,香氣濃郁。波光粼粼的河水,潔白的露水,清澈的霜凍,是仰慕者尋尋覓覓的眼淚;蘆葦搖曳,秋日沙沙作響,是追求者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吟唱。
就如宋代李之儀的《卜算子·我住長江頭》中寫的那樣:“……日日思君不見君……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這是北宋崇寧的第二年,李之儀被降職,子女相繼死亡,妻子去世的同時他的事業(yè)也不成功,這使李志毅跌入了人生的低谷。這個詞描述了與世隔絕的永恒愛情,給人沉淀和長久愛情的感覺。
廣為人傳誦的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這是蘇軾寫給亡妻的一首詩,溫柔而執(zhí)著地表達了夫妻之間的感情。
還有《詩經(jīng)》中的“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都表現(xiàn)出自古以來人們對愛情的崇拜和追求。
古詩詞你是那樣的情意綿綿,我愛著你。
三、古詩詞你是那樣的愁意滿懷
詩詞中還有另一種憂郁和深沉的悲哀,如茫茫荒野和凄涼的悲哀。在古典古詩中,無論是飛花流水般的閑愁,還是寒霜嚴寒般的苦愁,都是那么的感人和真實。
比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中“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李煜的人生杰作。表達了亡國后失去生命的悲哀,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作者的真實感受。感情就像洶涌的河流,深邃而強烈,這是李煜的生命絕唱,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作者的真情實感,感情仿若滔滔江水,深厚而強烈。
再如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它準確而細膩地描述了一位客輪夜泊者在江南深秋夜景中的觀察和感受。有有景有情有聲有色,它也充分表現(xiàn)了作者的流浪思想,對家庭和國家的擔憂以及對自己在亂世中沒有歸宿的擔憂。這是一首寫愁思的代表作。
古詩詞你是那樣的愁意滿懷,我感受著你。
大家都知道唐詩有數(shù)百首,但最完整的唐詩集不是我們大家耳熟能詳?shù)摹短圃娙偈住?,而是《全唐詩》,它將四萬九千四百零三首唐詩保存完好,由兩千八百七十三人進行編纂,為后人繼續(xù)學習和弘揚古詩詞的燦爛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唐人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是一首詩;宋人說,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是一首詞;元人道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是一首曲。成千上萬的唐詩、優(yōu)美的宋詩和寧靜的元曲是古人傳承下來的最古老的文化藝術。古詩名著不僅是滋養(yǎng)一代又一代讀者的精神樂園,也是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我們小學生背誦和學習古詩不僅是為了考卷上需要背誦的分數(shù),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