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習動機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怎樣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動機,國內外已經有了相當多的研究,但是針對某一個學科的學習動機研究卻少之又少。初中英語課堂是學生們學習英語知識的主要場所,教師在課堂上運用的一系列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策略往往被認為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動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初中英語教師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采取一些合理有效的措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有效地提升他們的英語學習效率。本文將對新課改下中學英語教師動機激發(fā)的策略進行探究,以期為這方面的工作提供更多的建議。
【關鍵詞】新課改;中學英語教師;動機激發(fā);策略
【作者簡介】梁天柱(1980.07-),男,漢族,廣東湛江人,廣東嶺南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語言學與英語教學。
【基金項目】廣東省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項目“基于功能語言分析法的大學學術英語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YDY-2019-19)。
一、引言
學校是學生們學習的主要場所,也是學生們成長的主要場所,課堂則是學校中最常見的一種組織形式,是學生們最早融入的社會組織。在課堂中,學生們不僅能夠得到一些家庭中無法獲取到的知識,同時還能夠學到眾多與他人交往的能力。此外,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也會為學生們日后的語言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還存在眾多的問題,由于學生們缺乏英語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往往很難順利地將自己準備好的課程開展下去。從這一方面來說,一名成功的初中英語教師不僅要為自己的課堂教學制訂好完善的計劃,更要充分地了解學生的特點,能夠靈活地管理課堂并且靈活地改變相關的策略來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動機。本文首先將對初中英語課堂中激發(fā)學生們學習動機策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然后再為初中英語教師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動機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以期能夠為這方面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多的建議。
二、動機以及學習動機的定義
1.動機的定義。心理學家將動機定義為引起以及維持某一個體的活動而且還能夠使這一活動朝著某一特定目標靠近的內部動力。它主要具有三方面的功能:首先是激發(fā)功能。動機能夠有效地激發(fā)機體產生某一種活動,當機體產生某種動機以后往往就會對與這些動機有關的刺激產生一系列強烈反應,進而會刺激機體產生相關的行為。例如饑餓的人會對食物產生非常強的敏感性,因此食物就會刺激機體產生尋覓活動。其次是指向功能。需求是機體由于缺乏而產生的無目的主觀狀態(tài),而動機又是針對某一目標而產生的心理狀態(tài),從這方面來說,需求一旦有了目標的指引就成為動機。由此可見,不同的動機能夠使得人們具有不同方向的目標。最后是維持和調節(jié)的功能。動機在某種程度上會一直維持著某一活動,使其一直指向某一確定目標,并調節(jié)這一活動的持續(xù)時間,一直到最后達成這一目標為止。
2.學習動機的定義。所謂學習動機指的是促進學生們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是一種激勵并維持學生們學習行為的心理過程。學生們的學習往往與多方面的因素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而究其根本主要是受學習動機的影響,除此之外還與學生自身的價值觀、態(tài)度以及興趣等方面存在密切的聯系。比如學生們往往會對自己感興趣的學科以及認為對自己有價值的學科投入更多的精力來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夠感受到很大的滿足感。學習動力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們產生學習活動,能夠使學生們對與學習有關的一些內容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能夠使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表現出高度的熱情,進而使得學生們能夠更好地面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最終達到相應的學習目標。
三、初中課堂中激發(fā)學生們學習動機策略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與教師眼中的課堂氛圍有所差異。在現階段的英語課堂學習中,盡管已經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已經對自己所處的英語課堂表達出肯定的態(tài)度,但是教師眼中的好課堂往往又是建立在學生們被動接受英語知識的基礎上,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對學生們學習動機的激發(fā)。由此可見,針對不同特點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式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力是確保學生們健康發(fā)展非常重要的因素。
2.缺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策略。教師唯分數的觀念在現階段的英語教學中有待改變,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改變自身對英語課堂的認識才能夠幫助學生們形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自制力差以及貪玩的特點很容易導致他們對英語課堂教學的內容產生一定的厭倦情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僅僅注重教學任務的完成,那么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忽視學生們的相關心理需求,壓制學生們的學習動機。由此可見,初中英語學習不僅僅只是為了升學和考試,更多的是為了學生們以后的健康發(fā)展,如果不能夠對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進行正確的引導,很容易導致學生們剛產生的學習興趣轉變?yōu)閷處熃虒W的敷衍。
3.課堂規(guī)則認識不同。許多教師眼中對課堂規(guī)則的認識與學生們對課堂規(guī)則的認識存在巨大的差異,教師眼中一些良好的課堂規(guī)則可能學生們并不適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夠讓學生們參與課堂規(guī)則的制訂,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們對于英語課堂教學的認同感,進而在這種課堂環(huán)境下更好地激發(fā)出他們的學習動機。
4.教師缺乏對其他國家文化知識的認識。在初中英語課堂上,教師扮演著知識傳授者的角色,如果他們的英語教學活動僅僅局限在對課本中相關的語言文化進行表述而忽視了對其他國家相關文化知識的表述,就很難能夠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進而使得學生們產生厭倦的情緒。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擴大自己講課內容的范圍,讓學生們在不同的文化中感受語言的魅力,進而使得學生們能夠感受到語言學習的成就感,這是激發(fā)學生們英語學習動力非常重要的方法。
5.考試仍是逼迫學生們學習的工具。在當前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們學習的仍然是考試。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應該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來使學生們對于初中英語學習產生積極的態(tài)度,之后再對學生們進行積極的比較,引導學生們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形成一種良性競爭。
6.教師沒有充分地將團隊的作用發(fā)揮出來。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充分地將學習小組的團隊協(xié)作作用發(fā)揮出來。教師引導學生們進行小組學習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們的交際能力,使得學生們能夠更好地了解彼此,更好地形成共同學習的氛圍。但是由于小組合作這種方式往往需要耗費比較長的時間,而且容易導致課堂紀律出現混亂的情況,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會避免采取這種學習方式,而且學生的年級越高,就越缺乏小組學習的機會,進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們英語學習動機的激發(fā)。
四、中學英語教師動機激發(fā)的策略
1.增強學生們的英語文化體驗。英語學習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一種對文化的體驗,所以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必須要帶領學生們去感受不同國家的不同英語文化,為學生們講解不同語言與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聯系,讓學生們能夠更好地感悟到英語知識中所蘊含的文化。此外,除了課本,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們通過網絡來查找一些英語資料,讓學生們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取相關的英語信息。
2.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激發(fā)動機的條件。任何事物的產生都離不開一定的條件,學習動機也是如此。在初中英語學習過程中,除了學生們的自主性學習,教師的引導也發(fā)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夠通過一系列合適的行為使課堂充滿愉悅的氛圍,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們形成具有凝聚力的學習小組,就能夠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更好地消除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消極情緒。此外,激發(fā)學習動機往往是一個比較漫長而且持續(xù)的過程,因為每一位教師的教學內容都有一定的體系,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也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激發(fā)動機的條件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體而言,教師能夠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的條件包括教室中桌椅的擺放方式、培養(yǎng)學生具有合作學習的意識以及幫助學生們樹立對英語的積極態(tài)度等。
3.維持和保護學生已經產生的學習動機。對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行保護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任務,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很難能夠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這就需要教師不斷采取有效的策略促使學生們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習的內容上。首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們設計豐富有趣的學習內容來使學生們的學習過程更加有趣。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夠傷害學生們的自尊心,在教學過程中要時??隙▽W生們的能力來增強學生們的自信。再者,要幫助學生們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使得學生們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自我激勵和自我肯定。最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注重鼓勵學生們進行合作學習,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互幫互助的氛圍。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有關注學生們的內心,認真傾聽學生們的內心需求,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相關問題才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學生,才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們的英語學習動機。
4.給予學生們根據自身需求作出選擇的機會。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僅僅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還應該充分尊重學生們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們具有更多的選擇權。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并不認同讓學生們自主選擇,他們往往認為學生們的選擇并不合理,但是這往往是教師從自身角度出發(fā)而產生的認識。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學習如何解決他們自身的一些問題是相當重要的。針對這一問題,一部分教師采取各種促進自主性的方法來為學生們提供支持,并不是簡單地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另一方面,那些習慣于控制學生的教師往往會采取覆蓋全面的指導來對學生們進行過度管理,這就使得學生們會感覺自己在學校中的學習是工具性的,并不是自主行為。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們提供一份詳細任務的清單供學生們自主選擇,這些任務要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的興趣以及學生們的學習目標,在合理的范圍內給予學生們充足的自主性,這同樣能夠使教師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教學過程,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們的英語學習動機。
五、結語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要想使得學生有更好的學習效果,就必須要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動機,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采取各種科學有效的方式來充分地激發(fā)學生們的英語學習動機,確保學生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課堂學習中,進而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侯先絨,蔡錦文.中學英語教師課堂動機策略調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15):9-10.
[2]魯團花.基于動機驅動理論的中學英語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策略研究[J].現代教育,2019(8):43-44.
[3]許嵐.教育哲學視域下英語教師教學負動機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20(4):36-41.
[4]楊靈霄.探究英語教師課堂話語中的師生關系和學習動機——以平羅縣回民高級中學為例[J].文淵(中學版),2019(9):742.
[5]孔祥欣.農村中學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和英語教學[J].文淵(中學版),2020(9):170-171.
[6]安然.元語言糾正性反饋與寫作動機的關系及其影響——以中學生英語寫作為例[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yè)學院學報,2020(1):208-209.
[7]楊楠.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觀念與策略的研究與分析[J].新東方英語,2019(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