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二級目標中明確了小學階段“寫”的技能的要求:“能根據圖片對其詞語或例句的提示,寫出簡短的描述。”但因當前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教材中沒有專門的寫作教學板塊,師生對其重視不足,教師缺乏有效寫作策略指導,學生詞匯量受限等原因,小學生寫作水平普遍較低。而英語繪本圖畫豐富、文字簡潔、故事引人入勝,且富有內涵,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并且能拓展其知識面,豐富其寫作素材,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英語;英語繪本;寫作能力
小學是英語聽、說、讀、寫四種語言技能發(fā)展的奠基階段。閱讀側重于立足文本的知識吸收,寫作側重于跳出文本的表達,兩者可以相互融合,在閱讀中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寫作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思維,正是指向學生英語關鍵能力生長和必備品格提升的關鍵。而閱讀英語繪本無疑為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提高寫作能力提供了便利?;诖耍瑢L本閱讀教學進行實踐與研究,正是對讀寫的融會貫通,也是聚焦學生讀寫能力提高,提升學生英語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舉措。
文章結合繪本教學的一些優(yōu)勢,探究通過其提高小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有效策略,以期為寫作教學助力。
一、 繪本助力寫作的優(yōu)勢
(一)符合小學生認知特點,激發(fā)其讀寫興趣
小學生注意力的穩(wěn)定性、持久性不強,對閱讀較長篇幅的文章缺乏耐心,對寫作就更是抗拒。英語繪本圖文結合,故事生動有趣且具有內涵,文字表達簡單,復現(xiàn)率高,符合學生認知特點,降低了閱讀的難度。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促使學生更聚精會神地學習,學生閱讀成就感大大提升,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促使其從被動閱讀轉為主動探索,形成了閱讀的良性循環(huán)。在此過程中,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不斷提高。學生在閱讀素養(yǎng)提升的同時,也為寫作素材的積累奠定了基礎。正所謂:“胸有成竹才能侃侃而談,肚里有貨才能言之有物?!?/p>
(二)訓練小學生想象能力,促進其思維發(fā)展
留白是英語繪本最慣用的手法,對正處于語言、思維等發(fā)展關鍵期,并喜歡天馬行空想象的小學生有正向、積極的導向作用。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增補、改編故事內容、續(xù)編故事結尾等,促進了其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三)提升小學生寫作技巧,豐富其寫作感悟
當前市面上繪本種類繁多,各有特色。如海尼曼分級讀物內容包括自然、人物、科學、人文、地理等方方面面,話題涵蓋廣。它的低級別繪本一本書一個句型,學生能在閱讀中掌握句子的基本結構,這對英語啟蒙階段的小學生
而言是模仿的好范例;牛津樹全系列圍繞Chip、Biff & Kipper一家展開,就像生活劇一樣。內容幾乎全是日常故事,詞匯和表達源于生活,學生的閱讀興趣會因為內容的熟悉而產生,學生通過感悟生活中的美好,可以進一步豐富其寫作感悟。
二、 繪本助力寫作的有效策略
(一)仿寫片段激興趣
朱光潛說:“文藝必止于創(chuàng)造,卻必始于模仿。模仿就是學習?!毙W生思維發(fā)展具有片段性和不均衡性,并受到漢語思維的影響,這使其英語寫作困難重重。而仿寫能激發(fā)想象,引起聯(lián)想,使學生將文本中的語言文字內化自用,這是提高英語寫作最為基本和最為適合的一種方式。英語繪本語言地道,貼近生活,低階段句式結構規(guī)整單一且重復較多,富有韻律感,學生易于模仿,為學生習得英語提供了好素材。教師在寫作訓練時,需選擇操作性強的繪本范例,教授給學生寫作的基本語言和表達方法。
繪本“A day for dad”講述的是父親節(jié)到了,孩子和爸爸一起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來慶祝這個特殊節(jié)日的故事。因為繪本主題貼近生活,句型結構簡單,都是“Dad and I... on Fathers Day.”又和譯林牛津4B “My day”詞句表達相貼合,所以很適合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模仿寫作的訓練點。教師通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意識到表達愛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模仿繪本談論自己如何和父母共度美好時光。由于仿寫的內容和繪本內容相關,詞匯與課內所學貼合,主題與生活相近,學生自然而然地對精彩的語言表達方式進行遷移,他們覺得有話可寫,從而激發(fā)了寫作興趣,降低了寫作的難度,增強了寫作成就感,教師也完成了由扶到放的轉變。
(二)擴寫訓練促想象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庇⒄Z繪本善用留白,為學生營造了一方廣闊的想象空間,而擴寫就是幫助學生放開思路,展開想象的有效手段。教師布置擴寫訓練任務,引導學生對繪本進行擴展和充實,根據故事內容進行合理的創(chuàng)作,能有效促進學生想象力的發(fā)展。
黑布林繪本The sun is broken講述的是一個小女孩過生日,閉上眼睛,吹滅生日蛋糕許愿時,奇怪事情接連發(fā)生的故事。其中一件怪事是她接到了非常疼愛她但去世多年的祖母的電話,但是繪本中并沒有提及小女孩和祖母對話的內容,繪本此處的留白是擴寫的好素材。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想象小女孩與祖母的通話內容并描述出來?!癟oday is the girls birthday. What does grandma say?” “Can you guess how does the girl feel when she receives the call from grandma?” 學生打開了思維,結合實際,通過想象,利用自己的語言文字使繪本情節(jié)豐滿起來,這樣不僅訓練了學生寫作能力,促進其想象力發(fā)展,還讓學生感受到小女孩和祖母之間濃濃的親情。
(三)改編續(xù)編提思維
改編續(xù)編對促進小學生的語言表達、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是因為學生在對繪本進行改編續(xù)編時,需要對繪本中的人物關系、發(fā)展脈絡、文本結構等有清晰的認識。此過程是學生在對整個故事更深層次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發(fā)生的,是學生由模仿到創(chuàng)作屬于自己故事的過程。英語繪本故事篇幅雖然短小,但讀完總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仔細推敲,小小的故事往往蘊含大大的道理。教師要因勢利導,拓寬學生思路,讓學生根據故事線索,改編或續(xù)編合乎情理的故事,這對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益處。
例如,《跟上兔子》繪本系列之A magic card,講述了名叫Milu的小男孩偶然拾到了一張能帶人去往任何想去地方的有魔力卡片的故事,在與爸爸、妹妹、鄰居Mr Web的交流中,小男孩了解了世界上的一些城市和文化,產生了“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渴望,卻在回家的路上偶遇一位找不到回家之路的小女孩,在幾番掙扎后,小男孩把有魔力的卡片用于送小女孩回家。在繪本結尾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繼續(xù)追問“If the story continues,what will happen?”鼓勵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通過對Milu人物的思考和探索,進行合理續(xù)編。有學生會這樣寫:“Milu helps the girl home,and the girls mother is the owner of the card,and she gives more cards to Milu.”“Milu helps the girl home. Then the card says to Milu: You are a good boy,so you can use me many times. Milu is happy. So he uses the card to help many people,and he goes to many places.” 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將自己的領悟融入繪本中,實現(xiàn)了情感的整合和思想的交流,提升了思維的深度。
再如《跟上兔子》繪本A big basketball fan講述的是主人公Jack熱愛籃球卻不擅長,無緣成為籃球隊員的故事。在沮喪之時,他找到了別樣的熱愛籃球的方式:為球隊設計logo,為校報畫籃球卡通畫等。這讓他成了真正的籃球迷。此繪本語言內涵豐富,在鞏固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改編繪本,用主人公Jack的口吻去描述自己成為超級籃球迷的故事,再由Jack的故事過渡到自己的故事,讓學生真正理解Everyone has his gift的內涵,在此基礎上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獲得精神升華。
三、 繪本助力寫作的基本原則
(一)目標一致性原則
教師選擇教學內容、運用教學策略的基本依據是教學目標,它具體指引著教學活動的走向。所以,在設計英語繪本寫作中的教學活動時,教師應慎重選擇貼合寫作目標的繪本內容,避免閱讀內容和寫作主題脫節(jié)。例如,教師布置描寫家人的寫作任務時,可以結合譯林牛津My family和繪本family pictures,幫助學生搭建寫作框架,讓學生明確寫作主題和內容。
(二)學生主體性原則
隨著新課程改革,教學方式也由以傳統(tǒng)的教師為主體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在繪本閱讀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閱讀、思考的時間留給學生,給學生留有想象的空間。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其核心理念是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和智力的多樣化。針對學生個體差異,采用個性化教學,體現(xiàn)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為小學英語繪本教學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導。
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曾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泵總€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側重點不同,領悟理解力不同。作為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不同理解和發(fā)現(xiàn),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其興趣點,調動其積極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上學會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探索、思考。英語繪本為學生提供的不僅是英語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故事情境背后所體現(xiàn)的美、丑、善、惡等,以及在教師的引導下產生的與現(xiàn)實生活相關聯(lián)的情感共鳴。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邏輯推理與思維能力可以得以發(fā)展?;谝陨弦嫣?,教師要尊重學生,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想象,把所想所思記錄下來,為寫作奠定基礎。
(三)反饋及時性原則
繪本助力寫作,其最終落腳點應該放在“寫”字上,即指導并反饋學生具體的寫作實踐,在寫中生成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英語綜合素養(yǎng),所以教師在學生片段描寫后一定要及時反饋。由于個體經驗和成長環(huán)境的差異,學生對繪本的理解也存在差異性,同伴之間的分享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教師應善于組織活動,留有空間和時間,鼓勵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和反饋,并對學生的描寫和觀點加以適當?shù)囊龑?。反饋的形式也是多樣的,可以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也可以是自己反思之后小組、全班等的交流。教師通過反饋,引導學生比較同伴觀點和自身觀點,并完成對知識的重構、情感的融合以及思想的交流。
英語繪本給小學英語寫作教學注入了新鮮活力,其是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有力保障。教師應在具體的應用中,結合具體任務具體分析,為英語繪本閱讀和寫作架構橋梁,發(fā)揮英語繪本在寫作教學中的作用,為學生寫作素養(yǎng)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梁小麗.繪本閱讀在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8).
[2]倪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繪本的應用淺析[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5).
[3]鄺惠春.基于閱讀教學的小學英語寫作教學實踐[J].英語教師,2012(10).
[4]毛詠玲.通過問題凸顯主線的繪本教學嘗試[J].江蘇教育小學教學,2018(10).
[5]王佳娣.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5(6).
作者簡介:趙蕾,江蘇省常州市,常州市解放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