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鑫
【摘要】目的:分析對消化性潰瘍脾胃虛寒證患者應用溫胃止痛方治療的價值。方法:遵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將我院150例消化性潰瘍脾胃虛寒證患者分為對照組(75例,常規(guī)西藥治療)和觀察組(75例,聯(lián)合溫胃止痛方治療);觀察臨床療效、治療后胃痛、中醫(yī)證候積分改善情況和治療安全性。結果:觀察組總有效性高達96.00%,明顯較80.00%的對照組高, P<0.05。經藥物治療后觀察組中醫(yī)證候各指標積分較低,胃痛減輕和消失時間明顯較短, P<0.05。治療后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血常規(guī)、肝功能、腎功能各指標水無明顯變化,治療安全性較高, P>0.05。結論:對消化性潰瘍脾胃虛寒證患者實施溫胃止痛方治療,在提升臨床療效、提高治療安全性方面具有顯著價值。
【關鍵詞】消化性潰瘍;脾胃虛寒證;溫胃止痛方;中醫(yī)證候
[中圖分類號]R256.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2096-5249(2021)21-0030-02
消化性潰瘍是一種臨床常見、多發(fā)病,疾病反復發(fā)作且遷延難愈。研究指出,胃酸對胃黏膜的消化作用是促使?jié)冃纬傻幕竞椭饕蛩?,在多因素的?lián)合作用下,該病主要發(fā)生于20~50 歲的中青年,對患者身心健康、日常生活產生直接影響??梢姡瑢Υ祟惢颊卟扇】茖W、積極的治療至關重要[1]。為分析對消化性潰瘍脾胃虛寒證患者應用溫胃止痛方治療的價值,特將我院150 例消化性潰瘍脾胃虛寒證患者納入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遵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將我院2019.1
~2020.4內 150例消化性潰瘍脾胃虛寒證患者分為對照組(75例):男、女分別38、37例,年齡22~51(36.59±11.14)歲。觀察組(75 例):男、女分別40、35例,年齡23~51(36.44±10.14)歲。借助 SPSS 22.0軟件分析兩組資料, P>0.05。(1)中醫(yī)脾胃虛寒證標準:①主證有以下表現(xiàn):胃脘部出現(xiàn)隱痛,空腹狀態(tài)下疼痛加重,進食后疼痛明顯減輕,舌苔淡并薄白;②次癥有以下表現(xiàn):日常生活中神疲肢怠,納呆并且進食明顯減少,泛吐清水,面色蒼白,四肢寒冷,大便表現(xiàn)為稀溏狀,脈沉細。③胃鏡象可見較多黏液且比較稀薄,潰瘍變淺并變小。(2)納入標準:①符合臨床對消化性潰瘍脾胃虛寒證的診斷標準;②意識清醒、語言表達能力正常;③患者和家屬對此次研究知情且簽署同意書。(3)排除標準:①合并存在上消化道出血者;②合并存在胃黏膜重度異型增生者:③合并存在幽門梗阻者;④肝腎功能嚴重障礙者;⑤肝腎功能嚴重障礙者;⑥伴有慢性感染者。
1.2方法 (1)對照組常規(guī)西藥治療:接待患者完善臨床和實驗室各項檢查,嚴格以檢查結果為基準,靜脈注射80mg 由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奧美拉唑鈉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33394)+葡萄糖溶液(5%)60min/次,1次 /d。后將80mg 由廣東星昊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的注射用泮托拉唑鈉(國藥準字H20158008)+葡萄糖溶液(5%),60min/次,1次/d。堅持用藥7~ 10天。(2)觀察組以對照組為基準聯(lián)合溫胃止痛方治療:九節(jié)茶30g、清風藤15g、黃芪15g、白芍20g、桂枝10g、延胡索10g、大棗10g、莪術10g、生蒲黃10g、炙甘草10g、細辛5g;以上藥材配水550ml 煎煮后服用,1劑/日,連續(xù)口服10 d。
1.3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2]:顯效(藥物治療后24h 內止血,消化性潰瘍臨床癥狀基本消失,13C 呼吸實驗結果呈陰性),有效(藥物治療后72h 內止血,消化性潰瘍臨床癥狀出現(xiàn)較大改善,潰瘍面積縮小幅度超過一半,13C 呼吸實驗結果呈陰性),無效有效(藥物治療后72h 后仍有活動性出血,消化性潰瘍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13C 呼吸實驗結果呈陽性)。(2)中醫(yī)證候積分評價:主要從胃脘疼痛、神疲肢怠、大便稀溏以及面色無華等癥候進行對比,分值為0~9分,9分記“癥狀嚴重”、6分記“中度癥狀”、3分記“輕微癥狀”、0分記“無癥狀”。(3)安全性:主要從治療前后血常規(guī)、肝功能、腎功能各指標進行對比,治療前后各指標水平無顯著變化,表示治療安全性較高。治療后胃痛改善情況。
1.4統(tǒng)計學分析統(tǒng)計軟件:SPSS 22.0,建數據庫并分析,研究所涉及的計量資料借助完全隨機設計的“t”展開檢驗并作出處理,研究所涉及的計數資料借助“χ2”展開檢驗并作出處理,數據遵從正態(tài)分布原則,以“P<0.05”視為研究存在統(tǒng)計學顯著。
2 結果
2.1臨床療效觀察組總有效性高達96.00%,明顯較80.00%的對照組高, P<0.05。見表1。
2.2中醫(yī)證候積分評價經藥物治療后觀察組患者中醫(yī)證候各指標積分較低, P<0.05。見表2。
2.3治療安全性經藥物治療后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血常規(guī)、肝功能、腎功能各指標水無明顯變化, P>0.05。見表3和表4。
2.4治療后胃痛改善情況經藥物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胃痛減輕和消失時間明顯較短, P<0.05。見表5。
3 討論
中醫(yī)根據消化性潰瘍主要癥狀將其歸納于“胃脘痛”范疇,又命名為“胃痛”,最早將其記載于《內經》,并將該病的癥候、病因病機和心痛進行了區(qū)分,從而促使其成為獨立病癥。又根據該病發(fā)病部位、相關臟腑將其分為“脾胃虛寒、肝胃不和、肝郁脾虛”等 20 個證型。指出該病首先涉及胃脾后涉及肝膽,而脾胃虛寒型是最常見的中醫(yī)證型,病因、病機較為復雜,在勞倦過度、飲食無規(guī)律等多因素的聯(lián)合推動下,導致陽氣耗損且脾陽受損,進而誘發(fā)該病。
此文主要研究應用溫胃止痛方治療消化性潰瘍脾胃虛寒證的臨床價值,溫胃止痛方由黃芪、白芍、延胡索等藥材組成;其中黃芪味甘微溫,屬于君藥,可以補全身之氣并兼顧健脾;細辛溫陽,可在祛風的同時散寒止痛,白芍味酸,可以緩急止痛的同時平肝柔肝,桂枝辛溫,可以在散寒止痛的同時暖脾胃,大棗可以緩和藥性;清熱解毒之功效,莪術聯(lián)合延胡索可以活血散瘀,清風藤可以活血的同時通絡止痛,九節(jié)茶具有炙甘草調和諸藥,促使全方發(fā)揮溫中健脾、活血止痛之功[3-4]。此研究結果證實了對消化性潰瘍脾胃虛寒證患者應用溫胃止痛方治療的價值。
綜上所述,對消化性潰瘍脾胃虛寒證患者實施溫胃止痛方治療,在提升臨床療效、提高治療安全性方面具有顯著價值。
參考文獻
[1] 楊佳 . 溫脾湯加味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 ( 脾胃虛寒證 ) 的臨床療效評價 [D]. 長春 :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 , 2019.
[2] 胡新軍 , 李為貴 , 湯雙殊 , 等 . 溫胃止痛膏治療脾胃虛寒型胃脘痛的臨床療效觀察 [J]. 時珍國醫(yī)國藥 , 2018, 29(04): 155-156.
[3] 袁敏惠 , 馬小兵 . 溫胃散寒湯治療脾胃虛寒型慢性萎縮性胃炎療效觀察 [J]. 現(xiàn)代中醫(yī)藥 , 2018, 38(06): 88-91.
[4] 張?zhí)炝?. 自擬溫胃散寒湯治療脾胃虛寒型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效果分析 [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 2019, 6(01): 1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