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意氣風(fēng)發(fā),便教青天明月可覽。仗劍去國,志匡堯舜。嘆君不識,豈呼太白作艷曲?縱酒長嘯,與月對酌。拔劍起舞,清影弄水。天子呼來,乃謂臣是酒中仙。
——題記
李太白腹有經(jīng)綸之才,其人瀟灑出塵,其詩豪邁瑰麗,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實現(xiàn)“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
他自覺以其才可“出則以平交王侯,遁則以俯視巢許”。于是拜見當(dāng)朝宰相賀知章,呈詩。賀知章瞧見《蜀道難》,連呼妙哉,嘆曰:“噫吁噓,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竟有如此好詩!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便薦玄宗。
玄宗見其《大獵賦》所曰“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喜不自勝,召李太白,降輦步迎,以七寶床賜食于前,親手調(diào)羹。問世俗事務(wù),乃胸有成竹,對答如流。即令其供奉翰林,任大學(xué)士。
然而,朝廷許了這位偉大詩人高官厚祿、榮華富貴,卻毀其清高傲岸。李太白陪侍玄宗期間,所作《宮中行樂詞》等,皆是供皇帝賞樂或?qū)⑹r向后人夸耀。時玄宗與楊貴妃同賞牡丹,又令其作出“云想衣裳花想容”,而有了《清平調(diào)》。于是李太白對此日漸厭倦,騷人孰能作戲子?
他性豪嗜酒,與賀知章等人結(jié)“酒中人仙”之游,游蹤遍及大江南北,并留下大量壯麗詩篇,將筆墨灑盡萬水千山,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fēng)光。字里行間流露出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風(fēng)格。論其情,則大有排山倒海、一泄千里的氣勢。賀知章稱他“謫仙人”,杜甫贊他“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
他也是憂郁且寂寞的。玄宗不勤政事,不見盛世將傾,使李太白無法一展抱負(fù)。同僚排擠,玄宗疏之,他便“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舉杯消愁愁更愁”。
謫仙心比天高,本是大鵬扶搖直上九萬里,何來繩索縛以翼?
最后,李太白離開長安,帶著歸去來兮的感嘆,又在安史之亂中顛沛流離,窮困潦倒,在戰(zhàn)后遭到流放。經(jīng)過長期的輾轉(zhuǎn)流離,他終于獲得自由,在長江畔作下那首著名的《早發(fā)白帝城》,臨終前留下絕筆《臨終歌》,為驚才絕艷的一生畫上句號。
余光中說:“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贝酥^何人?乃青蓮居士也。
【教師點評】化用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月下獨酌》及杜甫《飲中八仙歌》中對李白評價的句子為題記,吸引讀者。用李白的詩句,帶領(lǐng)讀者認(rèn)識李白的不同人生階段。對人物的精心細(xì)致的描寫,極顯作者文字功底。
(指導(dǎo)老師:鄭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