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山東 濟南 250014)
團隊意識和技巧啦啦操兩者之間是相互促進的,正是因為技巧啦啦操的訓練使我們感受到團隊意識的重要性。也正是因為團隊意識的增強,才推動了技巧啦啦操每個成員和整個團體的不斷進步。本文論述了團隊意識在技巧啦啦操中的運用,闡述了團隊意識對整個技巧團隊的重要性。同時,本文也提出了提高團隊意識的訓練方法,以及在團隊中的實際運用,從而使兩者之間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
團隊不僅僅是人的集合,更是能量的結合與爆發(fā)。擁有高度統(tǒng)一的團隊意識才能將整個團體擰成一股繩。韋伯斯特曾說:“人們在一起可以做出單獨一個人所不能做出的事業(yè);智慧,雙手,力量結合在一起,幾乎是萬能的?!?/p>
而所謂的團隊意識是一種具有主動性的意識,將個人放入整個團隊中,想團隊之所想,做團隊之所需,從而能夠最大程度發(fā)揮個人效能。在個人所在的團體中,每個成員都帶著強烈的責任感,歸屬感和集體認同感,愿意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協(xié)作奮斗,享受成功過后的成就感和榮譽感。即使未成功也能互相鼓勵、互相理解支持,將團隊利益始終置于個人之上。倘若在技巧啦啦的練習中,每個隊員之間能夠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團結協(xié)作,這個團隊的技巧水平一定會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創(chuàng)造出更為精彩的技巧動作,給人們帶來更加震撼的視覺觀賞效果。
啦啦操于1877年起源與美國,2002年傳入我國,以陽光活力、積極向上的形象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技巧啦啦操屬于啦啦操中的一種,是一項在音樂的伴奏下通過運動員集體完成復雜、高難的翻騰、跳躍、托舉、拋接、金字塔等高難度技巧動作并充分展現(xiàn)團隊高超的運動技能,追求最高榮譽感的一項體育運動。技巧啦啦操截止到現(xiàn)在為止也已有100余年的發(fā)展史,作為一項極具魅力的新式體育運動,在世界啦啦隊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根據(jù)技巧啦啦操錦標賽參賽標準,參賽隊伍人數(shù)要在6-32人之間,一般一個技巧小組有5人,通常由兩個底座,一個后點,一個前點和一個尖子組成(簡單的托舉動作可不需前點)。底座負責托舉尖子,后點和前點負責保持尖子的穩(wěn)定,在尖子跌落時保護尖子的安全,而尖子則是整個托舉動作的亮點,負責完成各種難度動作。
技巧啦啦的成套分數(shù)為10分,具體精確到0.01分,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編排3.00分、表演3.00分、完成 3.00分、服裝 1.00分。可以看出想要得到高分靠的不只是各個成員的技術、服裝、對音樂的掌握、表情的感染力等,其中最主要的還有整個團隊的合理的分工、默契的配合、良好的信任、整體動作的一致性等。簡言之,就是要想取得高分,每個成員都要能夠與所在的小組乃至整個大團體有良好、默契的配合。這不僅需要時間的磨練、充足的信任、更需要高度統(tǒng)一的團隊意識。
技巧啦啦操平時的練習和表演比賽等都是以團隊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每一個啦啦操隊員在不同的隊形上都有著屬于自己的動作,既是獨立的個體,又歸屬于整個大團體。在一個完整的套路中,也分為一組組的小團體,為了整個團體,小團隊之間必須相互獨立且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完整的技巧啦啦操動作。因此,高度一致的團隊意識是影響技巧啦啦操成績最為重要的因素,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技巧啦啦操中有多種配合性的托舉動作,譬如拋接類的難度動作,當尖子站在場上的那一刻開始,不只是需要強大的心理,還有對所配合的搭檔的信任,尖子對底座的信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動作的完成質量。其中最主要的還是團隊配合的默契程度,如底座在音樂節(jié)奏上的一致性,當個體置身于一個團隊時,不能按照個人的想法去對待所處的團隊,因為一旦個人的音樂節(jié)奏與團隊中其他人的節(jié)奏不一致時,這個拋接動作就會因為個人的失誤而演變成整個集體的失誤。這就需要技巧啦啦操隊伍的每個隊員都要建立良好的團隊意識,要把集體利益放在首位,集體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因此,在技巧啦啦操的訓練和比賽的過程中要服從整體,要有大局意識,即我們所說的團隊意識。
技巧啦啦操是一種團體性的活動,從日常訓練到表演和比賽,由內到外都體現(xiàn)了自強自信、團結協(xié)作、積極進取的精神。首先,技巧啦啦操的比賽有許多振奮人心的口號與標語,這些口號和標語能夠增強隊員之間的凝聚力,能夠將每個隊員的力量擰成一股繩,使彼此之間都朝著一個方向努力。其次,技巧啦啦操在日常的訓練和比賽中,每個人除了要完成自己的動作技術之外,還需要與團隊中的其他人相互協(xié)作配合。不同隊形中不同位置的各個隊員都有著專屬自己的任務,例如女生柔軟靈活且體重較輕,因此在技巧啦啦操中通常作為尖子的角色,尖子是技巧動作的主要承擔者。男生力量大且底盤穩(wěn),因此在技巧啦啦操中通常作為底座或者后點的角色,底座和后點則起著輔助的作用,各司其職又互相配合。通過技巧啦啦操的練習能夠使每個隊員既能明白自身存在的意義又能找到在整個集體中所承擔的責任與義務,有效的提高了每個人的團隊意識。除了難度和技術動作的團隊協(xié)作配合之外,技巧啦啦操也需要對音樂、節(jié)奏有一致性掌握,會聽音樂的節(jié)拍是技巧啦啦操動作整齊劃一的關鍵。其次還有訓練節(jié)奏的一致性,這也是技巧難度動作順利完成的關鍵。這些訓練都在無形中培養(yǎng)了隊員之間的團隊意識,使其都為了整個團隊而去努力。并且,在技巧啦啦操的練習中難免會有失誤,也會出現(xiàn)很多突發(fā)情況,如在托舉和拋接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尖子在空中掉落的情況,為確保尖子的安全,底座、后點和前點需要敏捷的反應能力和良好的團隊配合來接住掉落的尖子。在這個過程中既培養(yǎng)了每個隊員的責任感又提高了隊員的團隊意識。
技巧啦啦操不同于其他舞種,它要求節(jié)奏輕快明朗,動作干凈利落,要有較強的控制力和爆發(fā)力。將空中動作、翻騰動作和地面動作融為一體。首先,每個技巧隊員所擅長的領域不同,團隊的成績好壞,從根本上來說首先來自于團隊成員的個人成果,其次來自于集體成果。舉個例子來說,在我們技巧啦啦操的套路中,往往有很多難度,如高難度拋接動作和一些技巧性的翻騰動作,然而這些難度動作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出的,此時,能掌握這些難度動作的人則能成為整個套路中的亮點,為整個團隊增添光彩。因此,要想達到一個好的成套效果,需要將每個人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取長補短。同時,要對每個成員都加以肯定和培養(yǎng),使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的優(yōu)勢,并發(fā)揮自我去做好每一個難度和動作,這樣的氛圍越濃厚,團隊意識越能得到提高。這還涉及到要如何去編排這個套路,隊員之間要如何分工的問題。實驗表明,成員之間以團隊的形式協(xié)作配合,優(yōu)勢互補,其所達到的效益遠比個人所創(chuàng)造的效益多得多,這就是協(xié)同效應,也就是1+1>2的效應。如技巧啦啦操中的各種托舉動作和拋接動作,這些動作僅憑一人之力是不可能完成的,其合作所創(chuàng)造的成績明顯遠遠大于個人。技巧啦啦操的練習能夠使成員之間加強交流與溝通,使成員之間形成一個共同的價值觀,然后發(fā)揮每個人的優(yōu)勢去彌補那些劣勢,在保證練習完成的情況下,來凝聚團隊的向心力,增強團隊意識;
其次,一個團隊必須要有一個領導者去協(xié)助管理這個大集體,在集體中,聽從指揮方能顯示集體的力量。技巧啦啦操的練習中,需要有一個領導者去合理地安排訓練時間和訓練內容,悉心汲取每一位隊員的意見,協(xié)調團隊矛盾和出現(xiàn)的問題,不知不覺中大家的團隊意識就會得到一個很大程度的提高;
最后,在技巧啦啦操隊形的變化中難免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顧及不到每個成員。這時成員之間要為了整體的和諧而主動自愿去當配角,要為了整個團隊的利益而放棄自己的私利,培養(yǎng)成員的奉獻精神,從而形成良好的集體意識,才能使所在的集體變?yōu)橐粋€優(yōu)秀的集體,才能取得更加優(yōu)異的成績。
技巧啦啦操中的大部分托舉和拋接動作,都是由小團體完成的,每個小團體的訓練節(jié)奏可能是不同的,但是在比賽中整齊劃一的動作節(jié)奏也是拿到高分的關鍵。所以,在平時的訓練中,都會先進行小團體之間的配合練習,培養(yǎng)底座與尖子之間的練習節(jié)奏與默契。隨后將每個小團體的節(jié)奏再次統(tǒng)一、反復練習,來使得整個大集體的節(jié)奏一致。這就需要在練習時要以整個大集體為主,需要規(guī)定出一個統(tǒng)一的節(jié)奏,然后大家再去跟著音樂的節(jié)拍進行集體合拍。每個團隊之間的一個小口令、手勢、眼神等都對培養(yǎng)團隊默契起著重要的意義。
技巧啦啦操小團體的成員要與整個大集體有著共同的目標,并朝著共同的目標而奮斗,這是維持團隊的基本條件,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才賦予他們一種高于個人的團隊意識,才使技巧啦啦隊的每個成員在遇到失誤和緊急情況時能夠悉心投入,形成強大的團隊合力。隊員之間相互信任、相互關心,只有每個小團體融入整個大集體,它才能稱得上是真正意義的集體。
技巧啦啦操與團隊意識之間有非常重要的相互關系,因而要求技巧啦啦操在平時訓練中不僅要加強團隊意識的培養(yǎng),而且要在了解團隊意識的基礎上加強團隊之間的協(xié)作配合。在技巧啦啦操進行訓練時,團隊利益高于個人利益,要在發(fā)揮個人優(yōu)勢的基礎上,與其他隊員和大集體融為一體。想團隊之所想,做團隊之所需,為了實現(xiàn)共同的目標而努力。通過日常訓練和比賽,多多總結經(jīng)驗,學會處理緊急情況,在團隊配合中把握一致性,在把握一致性中提高團隊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