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二中第一實驗小學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苯處煹墓ぷ魇墙虝耍敲鎸χ行W生,單憑說教難以實現(xiàn)教師的職業(yè)價值。學生更多地相信他們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而不僅僅是聽到的。
在十幾年的教育生涯中,最讓人感到難堪的課堂,是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卻不知所云。最讓人感到難過的場面,是教師大聲責令“不準大聲說話、坐姿要端正……”而學生卻一臉茫然,故態(tài)依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受之間,是多么不和諧。
教師為了誰、為了什么講課?如果學生沒聽進去,教師究竟是講給誰聽呢?“說過很多遍學生不聽”,教師的任務就算完成了嗎?義務教育的使命是全面提升國民基本文化水平和綜合素養(yǎng),其衡量指標不是教師講過就可以,而是學生學會才可以?!皫煾殿I進門、修行在個人”的道理,并不適用于幼兒園和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教育需要藝術,需要有效的行動力。
教育的本質在于影響,在于身先示范。無論哪個學段,教育都需要遵循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和教育的基本規(guī)律。學生年齡越小,注意力和理解力就越有限,對教師的教育行為和教育藝術要求就越高。
缺乏對兒童基本理解的教師喜歡說教,而空談道理和空喊口令,在幼兒園和小學教育中很難產生實效。縱觀大中小幼各學段教育教學,教師的工作重難點大不相同。幼兒教育的重難點是有溫度的陪伴與游戲引導,小學教育的重難點是行為示范和組織課堂,中學教育的重難點是學法指導和知識體系,大學教育的重難點在于格局視野和專業(yè)引領。
高中課堂上,教師滔滔不絕地講知識點和解題思路,學生會聽得津津有味;而同樣風格的教師如果轉換到小學課堂上,就可能成為叫賣場里的獨角戲。這不僅體現(xiàn)出小學與中學教育教學重難點的不同,也體現(xiàn)出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對教育的需求不同。
對于幼兒和小學生而言,教師需要身體力行,用溫柔而堅定的言語、表情、肢體動作等,為學生指導、示范如何形成良好習慣。與其大聲呵斥學生保持“安靜”,不如走到他面前輕拍一下肩膀,豎起食指在嘴邊“噓”一下,同時給他一個友情提示的眼神。這樣更能得到學生的認同,而學生也會用同樣的方式,溫馨提示身邊的同學。于是,師生形成了一個貼心同盟,齊心協(xié)力共赴一場學習的體驗之旅。學生的言談舉止、坐立行走、生活習慣乃至課堂學習,都需要教師用恰當?shù)男袨槭痉督o學生,并適時進行解惑、明理教育。
其實,不只是幼兒園和小學需要教師用心用情、懂學生、知規(guī)律,中學和大學也一樣。教育的根本任務在于立德樹人,“學高為師,德高為范”,道盡了為人師者的基本標準:德行高尚且學識通透,善于講授且長于因材施教、身先示范?;A教育中尤其需要教師有效的教育藝術和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