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雙紅
摘 要:思維導圖是發(fā)散性思維的表達,因此也是人類思維的自然功能。這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圖形技術,是打開大腦潛力的萬能鑰匙。思維導圖可以用色彩、圖畫、代碼和多維度來加以修飾,增強效果,以便使其顯得更有趣味,更美,更有特性。這些東西反過來會增強創(chuàng)造力、記憶力,特別是有利于回憶信息。正因為思維導圖的特點,所以更適合學生在學習中運用、實踐。語文教學過程中,在預習時,就要求學生尋找課文的知識點和問題,梳理文章結構、要點等;課堂上師生互動,探究學習后,讓學生運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圖形畫思維導圖,復習和鞏固課堂知識。對學習上較困難的同學,指定學業(yè)上有梯度的幾個同學組成小組合作完成,鼓勵學困生參與和上臺講解。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大有可為。
關鍵詞:思維導圖;實踐;運用
在現代文閱讀和寫作中,借助于"思維導圖"的方式開展教學,培養(yǎng)學生現代文閱讀的有效思路和寫作思維,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思維習慣和寫作思維習慣。思維導圖有助于幫助學生理清思維脈絡,勾勒知識結構,探討問題,捕捉靈感,促進學生提高語文素養(yǎng)和思維品質。
一、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通過應用思維導圖,一個想法既能迅速、深刻、完整地生成,又能始終聚焦于中心主題。因此,將思維導圖應用于教學具有很多突出的優(yōu)勢:
(一)有利于增強學生興趣
采用這種方式,避免了教師枯燥無味的講解,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會處在不斷有新發(fā)現,提高了學生探究新事物的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這會鼓勵和刺激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把學習真正變成一種樂趣。尤其是在復習階段,死板的重復會導致學生麻木、厭煩,而當他們運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重訪記憶通道,親身參加到教學活動中時,則會無形中增添學習的樂趣和成功感。
(二)有利于提高對知識的理解
在制作思維導圖時,通過查找關鍵詞和核心內容,可以更好地幫助師生加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因為思維導圖通過確定因果聯(lián)系、區(qū)分概念層級、組織相互關系,能夠直觀而有層次地顯示出知識的組織結構和連接方式,以及一些重要的觀點和事實證據,可以加深對各個層次及整個主題的充分理解。
(三)有利于形成對知識的整體認知
思維導圖能使某一特定領域的知識以整體的、一目了然的方式呈現出來,全面展示各個關鍵的知識要點,直觀地表現出各要點間的層次和因果等相互聯(lián)系,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清晰、完整、形象的知識結構體系,全面把握某方面知識的整體情況。
(四)有利于提高信息綜合處理能力
在閱讀、寫作或研究性學習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可以記錄從各種渠道獲取的信息,依其內在邏輯關系或者使用者的特定需要,對有關資料進行重組。隨著思維導圖的逐步完善,使用者對中心主題的理解日益深刻,以文字篇章的形式完善描述思維成果也就逐漸水到渠成。
二、思維導圖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在現代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1、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課前預習。讓學生對課文進行整體的閱讀理解,也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在閱讀課文時產生的各種問題,及時對授課作出調整。
2、利用思維導圖講授課文。教師利用思維導圖把一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在黑板上展示出來,在相關的詞語間用彎曲的線條進行連接,邊講邊做,最后形成一張思維導圖,不僅使課文層次更加清晰,也可借以引導學生展開想像、拓展思維、提高興致。
3、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教師以思維導圖為指導手段,指導學生確定探究步驟和研究內容;學生運用思維導圖調控和記錄思維過程,整理研究成果,組織研究報告,可以牢牢地把研究性學習過程固定在特定主題上并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4、指導學生小組進行討論。在探究式課堂教學中,在學生小組討論中教學效率不高的現象普遍存在。為將學生注意力集中到中心話題上來,可以每個小組繪制一幅思維導圖,調控和記錄大家的思維過程,小組討論完成后展示交流各個小組的成果。
5、建立系統(tǒng)完整的知識框架體系。對學習的課程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將龐雜的學習內容按類別有條理地安置在思維導圖各要點分支之下,形成知識體系的全景圖,可以加強對所教所學內容的整體把握,使學生既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又能注意到各個知識點的相互聯(lián)系,在頭腦中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識網絡。
5.指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制作課堂筆記。用思維導圖記筆記,能夠抓住老師講述的主題,強調的重點和要點,學生不是被動地設法記下教師的每一句話或去看一串串長句子,而是對關鍵字進行積極的加工、分析和整理,記錄的過程就是深入理解的過程,而且筆記內容一目了然,記憶與復習都更加方便。
6、幫助學生復習所學知識。教師利用思維導圖指導學生上復習課,要求每個學生先憑記憶畫出大致內容結構,再找出原文仔細檢查進行查缺補漏,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薄弱點,集中精力進行有的放矢的復習,起到鞏固并擴充書本知識的作用。而且學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使大腦中的無序知識可視化并能迅速提取,不僅可以加深記憶,也能激發(fā)更多的創(chuàng)造性。
(二)指導學生構思作文結構
教給學生在構思作文時,用思維導圖總結和整理有關材料,先確定一個合適的主題,再深入思考問題的分論點和相關論據,在有效調控思維過程的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科學安排文章的段落和章節(jié),以最合理的方式將將其表達為文字。托尼·巴贊在牛津大學的實驗表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寫作,可以節(jié)省三分之二的時間,而且效果還會比平常更好。
實踐證明:我們教學過程中所面對的小學生群體智商差距并不大,成績差的群體并不是因為智商或者完全因為態(tài)度,而是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缺乏正確的方法和引導。"思維導圖"的運用,很好地解決了學生學科學習的問題,也是學習態(tài)度、興趣和方法的一個解決之道,同時也給予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個性發(fā)展的良好機會。培養(yǎng)孩子們良好的生活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是我們的責任,我們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英】東尼·博贊巴利·博贊《思維導圖》中信出版社2018.4
[2]齊偉盧銀中黃斌《思維導圖--初中語文》湖南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