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惠蘭
摘 要:分析了思維導圖作為教學工具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的優(yōu)勢,并通過具體的教學案例探討了思維導圖在單詞復習、梳理思路、話題作文等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操作方法,試圖研究出一條運用思維導圖有效開展小學英語課堂活動的實踐方法。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英語;課堂活動
一、思維導圖簡介
思維導圖,英文是Mind Map 或者Thinking Map,是一種以中央關鍵詞或想法(包括文字、數字、符碼、食物、香氣、線條、顏色、意象、節(jié)奏、音符等)引起形象化的構造和分類的想法,它以頭腦風暴(激發(fā)靈感)方法為基礎,旨在建立一個適當或相關的概念性組織任務框架,充分利用人類左右腦的生理機能,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簡單卻又極其有效。在外國,老師在課堂上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孩子們進行思考,培養(yǎng)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激發(fā)了孩子大腦的無限潛力。在中國,思維導圖這種學習方式近年來也被人們熟知,流行起來,很多教師和家長開始有“思維導圖”的概念和意識,進而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孩子梳理所學知識。由于大量的單詞對學生來說在小學階段是個難點,因此思維導圖的運用能夠更有效地幫助孩子掌握一門非母語的新語言。
二、思維導圖的優(yōu)勢
1.加強知識記憶
加強對知識的記憶,思維導圖是一個好辦法。使用思維導圖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進而促進記憶。人們對于圖像會有更直觀的印象,因此更能加深記憶,在使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把圖像和相關關鍵字進行聯(lián)系,這樣就調動了人的視覺感官。
2.節(jié)省學習時間
由于思維導圖最明顯的特點是呈現關鍵詞,所以當我們看到導圖時,可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關鍵詞上,避免全篇的內容輸入,這樣節(jié)約了學習者的學習時間。并且思維導圖之間的連線會引起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并整合知識。
3.激發(fā)孩子創(chuàng)造力
如果引導孩子自己對一個階段內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制作一個思維導圖,我們需要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使用顏色、關鍵詞的提取、形狀和創(chuàng)造力。右大腦負責抽象思維、直覺、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這時思維導圖的制作就極大地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右腦。
三、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案例
1.幫助學生歸納所學知識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比較簡單,缺少融會貫通的能力,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把已有知識和未知領域相聯(lián)系,能夠讓學生看圖回憶起相關內容,并且能夠對知識點進行歸類。比如下圖,五年級下冊學到了形容詞,那么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帶領孩子分類回憶所學的形容詞:
2.幫助學生梳理思路
對于小學高段的學生來說,寫作一直是比較頭痛的事情,思維導圖在寫作課上是一個很好的嘗試。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幫學生梳理寫作的關鍵詞并給予提示,在此基礎上寫作的難度就大大降低了。例如下圖,要求學生寫下周的計劃,可以這樣來做:
3.幫助學生記憶故事
學語言需要大量的積累,課文的素材是經典,所以要求學生背誦,但是對學生來說比較困難,如果學生能夠自己動手制作思維導圖,那么可以很快幫助記憶。比如下圖,是對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三年級起點)五年級下冊Its big and light的重點內容的整理,描述三個包的特點:
通過在教學中的實際案例分析,剖析了思維導圖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探討了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幫助學生內化知識的工具在小學英語課堂實際教學中的運用,期盼能為小學英語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提供一些引領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