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愛霞
摘 要: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接受物理教育的過程中適應個人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學生通過物理學習內化的帶有物理學科特性的品質,是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關鍵成分。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它是一門能夠幫助學生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課程,要想達到此教學目的,應通過物理課程之中的實驗教學,將物理實驗與生活實踐相聯系,在生活化的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更好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性思維,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就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策略提出了幾點淺薄看法,希望能夠對初中物理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生活化;教學策略;物理實驗
物理這門學科對于我們的生活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物理來源于生活,是生活中的現象演變出來的物理理論。從這點來看,如果我們能夠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便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一些不能理解的現象。因此,在物理學習過程中,我們就可以利用學生對生活的好奇心,將物理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將物理教學課堂中的枯燥理論轉化為《十萬個為什么》里的有趣解答,讓物理課堂更加生動有趣。這也是我提倡將初中物理生活化的重要原因。
一、將生活化的小實驗滲透在課堂教學中
將生活化的小實驗滲透在物理課堂之中,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常見的小現象,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相關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生活,從生活中一些現象的“不可思議”轉化為“原來如此”之感,讓他們能夠在恍然大悟之中加深對物理的理解和對奇妙生活的熱愛,讓物理教學可持續(xù)發(fā)展。比如說,我們在學習“磁現象”這一章節(jié)內容時,就可以在講解磁場的過程中,讓學生通過簡單的小實驗進行理解。在上課前給每一個學生都分發(fā)小磁針和適量的鐵屑,讓學生將磁針放在課桌的中間并將鐵屑分布在其周圍,在老師講解過程中觀察鐵屑的變化情況,從而將實踐和理論相結合,更深刻地理解課本理論知識。又比如說,我們還可以在學習“探究摩擦力大小與什么有關?”這一章節(jié)知識內容之中利用隨堂小實驗,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引起他們對物理教學內容的興趣。我們可以利用摩擦力原理,讓學生自己動手利用一張紙“提”起一本書,看似很震驚的實驗現象會讓他們產生“哇,為什么一張紙會有這么大的力氣?”的思考,這可以充分吸引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望。好奇心是成功的一半,對知識的好奇心能夠讓他們在之后的學習中打起十二分精神去注意課本知識內容,讓他們能夠像提前榨干水的海綿一樣去吸收課本知識內容,為之后的正式實驗探究奠定良好的基礎。由此來看,這樣的隨堂小實驗能夠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欲望,能夠加深他們對相關物理知識的理解,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課堂內容,并有利于其物理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二、開展實驗性綜合活動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用于生活中
初中階段的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好奇心都比較強,動手能力也比較強。從這點來看,在進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創(chuàng)設一些綜合實踐活動,為他們提供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大多數學生能夠在自我動手實踐中加強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學習完“電功和電功率”這一章節(jié)內容之后,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場“家庭電路的設計比賽”,在比賽過程中,我們讓學生自由組隊分為各個小組,然后給每個小組分發(fā)小燈泡、開關、電線、電源等生活電路常用工具。接下來學生就可以通過自由討論的方式設計實驗方案,在老師檢查完安全可行性之后開始實驗操作,完成之后寫出實驗報告。最后,讓每個小組都派一個代表上臺展示自己的小組成果,然后讓全班學生對設計成果進行評價,選出獲勝者之后進行獎勵。這樣的方式能夠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夠讓他們主動參與到這樣的活動之中,并且通過生活化的場景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還學會了相關的生活小技能,起到活學活用的實用效果。同時,這樣的開放性物理實驗綜合活動,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學生用物理思維解決生活問題,既提高了其物理學科素養(yǎng),又培養(yǎng)了善于思考、善于探究的科學精神,可謂是一舉多得。由此可見,我們在初中物理課堂中開展實驗性綜合活動,是對學生的物理成績提高和物理綜合素質培養(yǎng)具有很大好處的,我希望在將來的物理教學過程中,能更大程度將物理和生活聯系起來,最大限度幫助學生成長與發(fā)展。
三、將生活中的物品用到實驗教學中
物理是一門與生活聯系非常密切的學科,生活中很多物品都可以用來完成一些小實驗,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時刻將物理知識滲透在生活之中,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意義重大。例如,在學習光的直線傳播時,為了顯示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的傳播路徑,在氣體中的傳播可以用澆花的噴壺噴出水霧,用激光手電照射水霧,會看到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光在固體中的傳播,可以用大個果凍,現象非常明顯。學習小孔成像時,教學生用易拉罐和塑料保鮮袋制作小孔成像儀。
學習“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讓學生用硬紙板和凸透鏡自制模型照相機,學習電動機時用磁鐵、電池、曲別針、漆包線制作小電動機模型。這些做法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
總之,我們要提高學生的物理綜合素質,就必須實現物理實驗的生活化,這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在物理教學中必須千方百計、持之以恒地將物理與生活充分結合,讓學生自覺把物理知識運用到具體的生活情景中,拉近物理與生活的距離,讓物理在學生認知上不再變得枯燥乏味,而是有趣、有用。
參考文獻:
[1]游清女.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J].中學理科園地,2019,15(6):44-45.
[2]余和平.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初中物理復習的新思維教學[J].新課程(下旬),2019(8):46.
[3]程幫軍.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物理教學魅力體現:以魔術在初中物理教學引入環(huán)節(jié)應用為例[J].中學物理(初中),2019,37(8):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