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探測儀、夜視儀、飛行器、捕貓籠,以及帶有無線傳輸功能的監(jiān)視器、警報器……這些都是“寵物偵探”孫錦榮工作時需要用到的工具。從入行到現(xiàn)在,孫錦榮這位“寵物偵探”已經(jīng)幫助超過1000位主人找回了他們走失的寵物。
“貓狗走丟了找不到?找孫錦榮?!边@句話給很多絕望中的主人帶來了希望,而這份工作也讓孫錦榮體驗到很多獨屬寵物主人的悲喜。
黎春燕(化名)聯(lián)系上孫錦榮的時候,她的愛貓已經(jīng)走失十幾天了。按照正常流程,一個訂單時長兩天。兩天后,黎春燕續(xù)了一單,貓依舊沒找到,她又下了第三單。
接到求助后,孫錦榮團隊的隊員宏宏和小余來幫黎春燕找貓。兩人嘗試了各種方法,僅在監(jiān)控中看到“球球”一閃而過。最后,孫錦榮親自出馬。
“找敏感度高的貓就像兩個高手對決,我的動作得比它還輕,先看到它,才能贏?!睂O錦榮覺得,能看到要找的貓,就意味著成功了一半。
貓是夜行動物。晚上,孫錦榮先安排宏宏手持夜視儀,把小區(qū)“掃”了一遍;之后兩人在墻邊的草叢里布置了兩處攝像頭,放置好捕貓籠,并通過移動設備實時監(jiān)測。凌晨2點多,他們打著手電,在小區(qū)內(nèi)的毛坯房里挨個尋找,“球球”依然沒有出現(xiàn)。3點過后,孫錦榮決定一人值守整晚。第二天清晨,孫錦榮拍下了一段貓的相關影像。經(jīng)過對比,主人確認它就是“球球”。接下來,便是討論如何抓捕的問題了。
傍晚,隨著電話鈴聲的響起, 聽筒里傳來了設備“報警提醒”,他們前一晚放置的捕貓籠有收獲了?!扮殍I霖?,尾巴帶著一撮白,八成就是要找的那只貓?!币姷截埖哪且豢?,黎春燕笑了。
為了找回“球球”,黎春燕自稱花了“足夠買好幾只名貴貓”的錢。
孫錦榮經(jīng)常會在微博分享小動物與主人“重逢”的視頻,有找到貓激動地說起母語的老外,有穿著睡衣、披頭散發(fā)抱著找回來的小狗放聲大哭的小女生……現(xiàn)在,孫錦榮還會在線指導主人們尋找丟失的寵物,并分享他們的喜悅。他的工作也因這一次次的“重逢”變得更有意義。
孫錦榮也遇到過一位父親,他的目的不是找到寵物,而是希望女兒接受失去寵物這件事。
由于家里的狗突然不見了,女兒非常傷心,這位父親因此找到了孫錦榮?!跋喈斢谧邆€過場,表演給女兒看?!边@位父親覺得家里面的狗并非走失,而是被村里人毒死后賣給了狗販,不可能找得回來。但他擔心這個理由會傷害女兒,所以找孫錦榮幫忙。
經(jīng)過溝通,孫錦榮了解到,這對夫妻是農(nóng)民工,家庭條件并不是很好。最終,孫錦榮給出的搜尋方案是:找兩天,第一天用設備搜索,第二天帶搜索犬來,費用只按一天算。“我不希望走過場。萬一找到了呢?至少兩天的尋找才能讓女孩真正相信我們的結(jié)論。”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雖然盡力尋找,兩天后,依然沒有找到小女孩丟失的狗。在村子偏僻處, 他們發(fā)現(xiàn)了另一只狗的尸體,那只狗是被毒死的。
工作結(jié)束后,孫錦榮特意找到女孩,講述了自己在搜尋過程中做出的努力,而這只狗可能真的沒辦法再回家了。另外,他也告訴女孩,她的父母為了尋狗支付了很大一筆費用,他們真的很愛她。
孫錦榮和寵物主人打交道多了,越發(fā)能了解他們的內(nèi)心。在尋找寵物之外,孫錦榮和團隊成員也承擔了情緒垃圾桶的重任,“丟了寵物就像家里丟了一口人一樣”。工作中被訓斥責罵是常有的事,但他們體諒對方失去寵物的心情,甚至幫助對方疏解。
找回寵物,功德圓滿,主人認領時恨不得沖過去;若找到的是尸體,看到失主哭,也難免跟著難過。孫錦榮說,最大的難題在于找不著,“不知道在哪兒、不知道是否活著,那是最折磨人的?!?/p>
2011年,孫錦榮成為寵物救助站的一名義工。救助成功的流浪狗,會有好心人前來領養(yǎng)。但由于領養(yǎng)者和被領養(yǎng)的小狗無法很快建立起感情,小狗很容易走丟。孫錦榮便會幫忙尋找。每一次的找狗經(jīng)歷,他都會記在一個本子上,詳細地寫上什么時間、在哪里找到的、尋找成功的關鍵原因是什么。一次、兩次、三次……找到的成功率越來越高,逐漸有一些寵物主人慕名而來,找他幫忙。
真正踏入“寵物偵探”這個“又新又冷”的行業(yè)后,很長一段時間里,孫錦榮一直在試錯。沒有一套專業(yè)的知識體系,他就從其他行業(yè)里尋找工具設備、可以借鑒的經(jīng)驗等,只要覺得可能對尋寵有幫助,他都會拿來嘗試。
有一次,孫錦榮一口氣買了4種品牌的望遠鏡。對比之后,他選了其中一款帶有拍攝功能的望遠鏡,方便及時留住影像讓失主辨認;為了減少“擾民”,他還嘗試過把主人的聲音變頻,讓貓和狗能聽見,但以失敗告終;他還學習模仿幼鳥的叫聲來吸引貓,練了兩年多,終于能用嘴發(fā)出相似的聲音。
孫錦榮還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眼睛的敏感度。比如,草叢里僅露出小貓的一小塊斑點,他就能夠通過這一小塊斑點發(fā)現(xiàn)這只躲起來的貓,甚至能判斷出它是什么樣的貓。很多時候?qū)櫸镎业搅?,孫錦榮指著某處告訴失主:“就在那里?!笔е鲄s四處張望:“在哪里?我怎么看不到?”
“找寵物也像玩游戲一樣,它在跟我捉迷藏,我得去想怎么贏它?!辈敦埢\、管道探測儀、夜視儀、帶無線傳輸功能的監(jiān)視器、警報器……各種設備把孫錦榮的背包撐得滿滿的,足有半人高。這些東西大多價格不菲,最貴的一件2萬多元,一把強光手電也近千元。而這也是孫錦榮把工作逐漸商業(yè)化的重要原因。有人不理解這種“從救助行為向商業(yè)行為過渡”的模式,但孫錦榮并不為此做過多的解釋。他和團隊成員依然在救助流浪貓、流浪狗,并沒有因此拋棄初心。
資料來源:TA上海微信公眾號、剝洋蔥people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