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天山有一種鷹,翅長一米余,喙如利刃,爪如鐵鉤。捕食時,自蒼穹俯沖而下,用巨翅將獵物擊昏,然后或啄或抓,將其撕碎食之。額爾齊斯河中,有一種魚叫狗魚,其牙尖利如鋸齒,專以食魚活命。其為冷水魚,其共屬范圍內(nèi)的同類,多被它們殺戮吞噬。某一日,一只鷹在空中看見一狗魚,便俯飛而下,一爪子抓住魚身,欲將那狗魚提起。孰料狗魚力大,竟帶動那鷹向河中潛去。鷹爪猶如倒鉤,加之抓得太深,便無法掙脫,被狗魚拖進(jìn)水中。河面幾番泛出漣漪,便慢慢散去,一切復(fù)歸平靜。
有一只鷹,在樹林中盯上一只兔子,自上而下猛撲下去,兔子幾番躲閃后,停在一枯樹前,回頭怒視那鷹。鷹被激怒,復(fù)又迅猛向兔子撲去。兔子不動,待鷹爪幾乎觸及它時,它倏然閃過,鷹被枯樹上一根尖枝刺中,如風(fēng)箏般懸在那里,很快便一命嗚呼。那兔子似不解氣,發(fā)出吱吱叫聲,引來一只猞猁,將那鷹吃得干干凈凈。猞猁和兔子離去后,一地鷹毛,被風(fēng)吹得起起落落。
昭蘇天馬,即古西域時的“汗血寶馬”。天馬神奇,往那兒一站,其身姿和神情,便與普通馬不一樣。有一說法,沒有量得清天山的尺子,但有數(shù)得清天馬的人??梢娙藗円?yàn)橄矚g天馬,對天馬一清二楚。有一事,發(fā)生在清朝末期,朝廷派人到昭蘇,從一牧民手中搶得一匹天馬。那天馬被運(yùn)到半路,掙脫后跑回昭蘇。從此,那馬和主人,杳無蹤跡。另一事,有一人騎乘天馬一生,年老后,每與騎過的天馬相遇,雙方眼神均無言而深沉。終有一日,那老人不行了,他讓馬馱著他,在草原上踽踽而行。最后,他死了,那馬又將他馱回。有人說,騎手死在馬背上,是最好的歸宿。
一直以為,羊行動緩慢,跑不快。有一年在昭蘇,見過羊奔跑后,便知道羊若奔跑,其速度之快,超乎想象。其時是早晨,羊群從圈中涌出,四腿筆直起落,如梭飛閃,轉(zhuǎn)眼便跑出很遠(yuǎn)。猜想,它們許是因?yàn)轲囸I,急于去吃草。到了黃昏,它們歸來,亦是四腿筆直飛閃,將草木沖出一層浪,裹一股塵霧入了圈。當(dāng)時,有一群天馬,許是看出了什么,便讓到一邊,讓它們奔跑過去。后來聽當(dāng)?shù)啬撩裾f,馬擅長長跑,羊擅長短跑。
一位朋友說,他在博斯騰湖,見過一件奇事。當(dāng)時,湖上在刮大風(fēng)。那風(fēng)掠過湖面,湖水便喧響,并涌出粗硬的棱線。在那一刻,風(fēng)似乎有嗓子在唱,亦有身體在動。他們正詫異,卻見湖中有大魚躍出,在空中扭動幾下,然后跌入湖中。那一刻,湖面一片喧響,一條條魚,閃出好看的光芒。看足了熱鬧,便打聽大魚躍出的原因,但問來問去,卻無一人知道。朋友便固執(zhí)地認(rèn)為:魚喜歡大風(fēng),故躍出湖水,喝風(fēng)。
夕夢若林//摘自《當(dāng)代人》2019年第7期,狐貍狐貍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