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梅
【摘? 要】散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部分,這種文學體裁普及度最廣,人們更容易接受,其創(chuàng)造也不像詩歌那樣規(guī)范嚴謹,約束較少。散文一般都融入了作者豐富的情感,體現(xiàn)了作者的文采,文體形式上靈活多變,散文可以讓學生獲得美好的情感體驗,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本文通過分析初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了散文審美性閱讀教學的策略,以提升散文教學的有效性。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散文審美性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0)32-0150-02
【Abstract】Prose teaching is a part of Chinese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 This literary genre is the most popular and easier for people to accept. Its creation is not as rigorous and restrictive as poetry. The prose generally incorporates the author's rich emotions, reflects the author's literary talent, and the style is flexible and changeable. Prose can give students a beautiful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help improve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prose read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and then proposes the strategies of aesthetic reading teaching of pros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se teaching.
【Keywords】Chinese class in junior high school; Aesthetic reading of prose; Teaching strategies
一、初中語文課堂散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單一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難點,以往教師在教學中多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如,讓學生劃分段落和總結(jié)段落大意,對文章結(jié)構(gòu)和詞句意思進行講解等,并未深入挖掘散文中的思想內(nèi)涵和情感,使散文審美性閱讀教學的活力不足,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
(二)學生學習主動性較弱
散文閱讀對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具有積極影響,能夠陶冶學生的身心,然而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并未在教學中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且散文閱讀比較特殊,這就讓很多學生的學習都停留在表面,并未深入挖掘和學習,長期如此,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影響散文教學的效果。
(三)學生理解和分析文章的水平還需提升
散文閱讀具有特殊的閱讀價值以及審美價值,對于學生的理解能力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然而當前很多初中生的知識水平較低,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沒有正確地引導學生,使學生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時會陷入誤區(qū),閱讀意識及分析思維存在不足,無法準確地把握散文的結(jié)構(gòu)層次以及情感脈絡,影響了學生對散文的理解和掌握。
二、初中散文審美性閱讀教學的意義
(一)充分發(fā)揮延伸性,促進學生學習
在散文閱讀教學中建立的審美知覺、情感和意志不僅對散文教學有積極影響,對其他文體教學也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從整體上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初中生的課外閱讀時間有限,與詩歌及長篇小說對比,散文的可讀性更強,且容易理解,所需時間也較少,所以,散文閱讀教學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具有延伸的作用。
(二)適應學生的特征,利于學生學習
中學生處在青春期,具備獨立思維,也具備探求真理的需要,還有較強的審美判斷能力。散文審美性閱讀教學強調(diào)散文內(nèi)容的主體特征,挖掘作者的自我生活感受、生命意識以及情感體驗。哲理思考及人生體驗都和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相符,且散文并非像詩歌那樣規(guī)范,約束較少,可以減少學生在閱讀中的障礙,讓學生更容易閱讀,是閱讀教學的切入點,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閱讀學習的興趣。
三、初中語文課堂散文審美性閱讀教學策略
(一)感受散文中的“正能量”
很多優(yōu)秀散文中都包含著滿滿的正能量,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引導學生對散文中的正能量進行挖掘,促進學生精神高度的提升。比如,在學習《背影》這篇散文時,作者在文中回想了和父親相處中最感人的一幕,父親的背影給讀者留出了空白,讀者可以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文章中父親為了給作者買幾個橘子,艱難且執(zhí)著地穿過障礙,這樣的畫面無聲卻溫暖,讓讀者感動,同時會想起自己和父親相處的點滴及感人的事情。作者在散文中用豐富且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給讀者展示了平凡而偉大的父親形象,給讀者傳遞了人間大愛,也教導讀者要對父母的恩情懷抱感恩的心。
(二)感受散文中蘊含的豐富情感
散文在生命細節(jié)方面的描寫很生動,基于人們平凡的生活及樸實的情感,用容易讀懂的文字表達豐富細膩的情感,讓讀者受到感染。比如,在學習《故鄉(xiāng)》時,作者對于故鄉(xiāng)的情感是深沉和復雜的,既思念故鄉(xiāng),同時也有對故鄉(xiāng)變化的悲涼及失望。作者對故鄉(xiāng)的回憶并非站在自己的角度上,還把情感放大到全國,有一種普世的情懷。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以“故鄉(xiāng)”作為切入點進行分析,之后再引申到分析作者復雜的內(nèi)心情感,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復雜的情感變化。
(三)引領學生感受、領略散文內(nèi)在美
1.讀思相融共長,帶領學生走進文章意境
在優(yōu)秀的散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因小見大”寫作手法的運用,通過應用該手法,能夠給讀者留下無限想象的空間,讀者要用心思考才可以發(fā)現(xiàn)文本的美。教師在教學中應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進入散文意境中和作者溝通。比如,在學習《白楊禮贊》這篇散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文本開頭直抒胸臆,體現(xiàn)出了作者對白楊的贊美之情,為何第二段卻放棄白楊,變成描寫高原場景?”讓學生依據(jù)語境發(fā)揮出自己的想象力。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思考、探究、領悟,可以提升他們的散文學習效果,逐漸融入意境中,感受散文的深沉美和含蓄美。
2.揣摩寫作手法,內(nèi)化寫作能力
散文在結(jié)構(gòu)以及寫作手法方面都很巧妙,所以,教師就要帶領學生對寫作技巧進行學習和掌握。比如,在《濟南的冬天》這篇散文中,作者就運用了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將自身的思想和情感融入自然及生活場景中,教師在教學中就可讓學生結(jié)合散文內(nèi)容,閱讀有關(guān)描述,進而歸納出寫作方法,指導學生正確運用到寫作中,讓學生以所在地方的冬天為題進行寫作練習,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掌握該寫作手法。
3.引導學生精讀散文,提高品評能力
散文閱讀這項任務并不簡單,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深入、具體的對散文中的段落、詞、句、字進行賞析和分析。散文審美性閱讀教學不是簡單地瀏覽文章,而是精度和深度,仔細地品評。教師在教學中要給學生安排相應的學習任務,給學生的散文品讀提供指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畫出文章中的重點和難點、劃分鍛煉大意,理解作者要傳遞的思想及情感等內(nèi)容。
4.感受散文中靈活多變的語言技巧
教材中的散文文章都是經(jīng)過專家認真挑選的,從這些散文中能夠感受到語言選擇及運用上的特殊意境美,其中也運用了多樣化的語言技巧。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散文進行賞析,注重對一些詞句進行分析,讓學生能夠?qū)W會相關(guān)詞匯的正確運用,可以更加精準地運用語言,這對于學生語言表達及寫作能力的提升都具有積極影響。
5.體會作者情感,感受散文的“真我”
初中語文教材中有一些抒情美散文,其注重的是作者本身的感受,因此,我們在閱讀散文時會發(fā)現(xiàn)一般用第一人稱作為抒情的主人公,把自己生活中的經(jīng)歷和思考實施提煉和總結(jié),把情感通過有文采的文字進行表達和體現(xiàn),進而抒發(fā)作者的情感體驗。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審美性閱讀教學,引導學生思考和深入體會,讓學生通過閱讀及學習有自己的見解,提升初中散文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池敏.初中散文審美性閱讀教學初探[J].名師在線,2020(18).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