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鷹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不斷深入人心,因材施教的重要性被越來越多的教師認可。因為每個學生對于同一課題的理解角度、深度不同,所以教師應該使教學內(nèi)容多元化,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懂得揚長避短,盡量讓每個學生得到相應發(fā)展。
【關鍵詞】深度學習;數(shù)學習題;問題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0)32-0032-02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penetr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is recognized by more and more teachers. Because each student has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and depth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same topic, teachers should diversify their teaching content, consider the differences in students' personalities, know how to maximize their strengths and avoid weaknesses, and try to make each student develop accordingly.
【Keywords】Deep learning; Math learning problem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新課標指出,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在理解深度學習的內(nèi)涵和研究實踐的基礎上,針對每一個學生所掌握知識的具體情況進行課后習題的設計,就像不同的物體適應不同的模具一樣,教師進行課后習題教學、單元復習后的習題教學以及學期整理復習后的習題教學,在深度教學中要求學生積極地探索問題、反思不足,對知識的掌握不僅是記憶,更要理解、整合、歸納總結。
一、數(shù)學習題教學的現(xiàn)狀
數(shù)學習題的深度學習是近幾年提出的新概念,深度學習被詹森定義為:新內(nèi)容或技能的獲得必須經(jīng)過以上學習和多水平分析和加工,以便學生可以改變思想、控制力或行為的方式應用這些內(nèi)容技能。學習深度包括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方式和成效,教師要設計有深度的核心問題,讓學生成為學習的追求者、開發(fā)者、創(chuàng)造者;目前有的教師依舊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教學效率低,而深度教學并不是加深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和難度,是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讓學生不局限于對教材表面知識的學習,而是對邏輯思維和意義的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探索能力,透徹掌握知識并做到活學活用。
二、數(shù)學習題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
(一)課后習題內(nèi)容缺乏目的性、針對性
大部分教師認為習題的作用是單調地重復這個章節(jié)所學的知識點,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結構的領會,以及對基礎知識的加深理解。還有的教師要求學生在確定的時間共同完成一個目標,他們忽略了每個學生的能力不同,掌握知識的效率不同等方面的差異。因此,課后習題應該為學生設計不同程度的習題;課后習題的練習目的明確,讓學生顯而易見地清楚這節(jié)課的側重點,并且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掌握情況確定習題的重難點,習題要面向全體學生,給每一個學生平等的練習機會,這樣才可以讓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能力有所提高。
(二)課后習題缺乏再拓展的觀念
有些教師習慣讓學生背誦結語,他們認為這樣的方法對學生來說是效率最高的。再加上數(shù)學課堂上高強度的練習,學生為了減少時間直接把最后的公式、定理背下來,而完全不了解公式和定理的由來。教師過于重視解題技巧的培養(yǎng),卻忽視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在課后習題中,教師完完全全把它當作衡量學生學習效果的刻度尺,長此以往,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受到很大的影響,缺乏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學習效率也會受到影響。
(三)教師忽視了情感價值的培養(yǎng)
數(shù)學作為教育的一部分,在影響學生情感價值方面有著很大的影響,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進行講解,以為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所以在單元練習過程中,教師往往重視知識,輕視感情的投入,沉重的學習任務讓學生的學習熱情慢慢耗盡。數(shù)學這門學科有較強的理論性和抽象性,有些教師沒有正確的引導,或者進行填鴨式教學,僅僅停留在教材內(nèi)容的傳授,學生只會學習理論知識,沒有自主探索能力。
三、深度學習下數(shù)學教學的策略
(一)掌握教材本質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資源,教師對教材的正確認知、理解以及傳授,是反應自身教學素養(yǎng)和知識水平的重要標準,教師想要用好教材,首先需要走進教材,掌握教材本質,教師與文本對話,真實體會教材所蘊含的情感價值觀念,理解編者的意圖。數(shù)學教材一般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由易到難有層次地編排。教師應該在探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線索,尋找規(guī)律,厘清先后順序,才能掌握教材本質,從而進行深度教學。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學生才會全神貫注地投入數(shù)學學習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也非常重要,教師充分尊重理解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不管學生學習成績是否優(yōu)秀,教師都應該一視同仁,激勵每一個學生上進。
例如,在教授“加減法”這一章節(jié)的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拿出一些水果和積木等教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先數(shù)一數(shù)積木的總數(shù)量和水果的總數(shù)量,并問學生積木和水果一共的數(shù)量,讓學生互相交流并隨機提問,這樣加法的概念就被引申出來了。然后讓學生分組討論,你身邊有哪些加法,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還營造了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然后學生分小組回答教師的問題。在進行下一步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景,在學生討論的時候小猴子來了,吃了兩個水果并且拿走了三個積木,這時分別還剩多少個水果多少個積木呢?然后引申出減法的概念,雖然是一個情景,但是里面包含了兩個例題,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了加減法的概念,最后教師可以進行詳細的歸納總結。
(三)教師注重課后習題的選擇與設計
數(shù)學教育提倡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要引導學生不僅要學習教材上的公式,還要注重學習解題方法,學生最先通過模仿教師所講解的例題,自己進行課后習題的鞏固,這樣學生才會理解并且掌握相關知識,因此教師對習題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有些教師追求習題數(shù)量,認為題海戰(zhàn)術對學生知識的掌握有作用,而忽視了質量,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意識到習題選擇的重要性。
例如,在改變“測量”這一章節(jié)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測量工具的學生初步認識毫米、厘米、分米、米,然后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的身高嗎?引導學生積極回答問題,然后利用多媒體展示不同測量單位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知識。然后采用游戲的方法,比如兩個學生一組,一名學生隨意說出一個1~15厘米長度,另一名學生在紙上畫出,然后交換,看看誰是最后的勝利者,在最后教師所布置的習題中,盡量選擇學生身邊的事物進行測量,比如你的手掌有多大?你的鉛筆有多長?你的牙刷有多長?這樣不僅降低了難度,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
通過本文的介紹,我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深度學習的重要性,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掌握核心知識的同時,享受整個學習過程,形成一個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首先要深度鉆研,做好課前準備,合理設計課后習題,才能有效引導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對數(shù)學產(chǎn)生興趣。
注:本文為2020年南平市“十三五”中小學學科骨干教師培養(yǎng)對象教育科研課題“深度學習背景下的小學數(shù)學課后習題教學案例的研究”(立項編號:xxsxgg2020007)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孫曉菲.論小學數(shù)學習題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教研論叢,2019(03).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