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慶
“用法治的思維去思考問題”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XX同學你給我等著……”不知是哪個孩子受了委屈,在教室門背后寫了這句苦大仇深的話。
當任勁松在巡視班級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心里“咯噔”一下,“必須要抓住這個教育的時機,解開孩子心里的結”?!巴瑢W們,我們每個人都有被誤會過,被冤枉過,如果我們被人誤解的話,我們怎么辦呢?”“……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孩子們將24個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脫口而出。
在宜賓市敘州區(qū)育才中學校,并沒有隨處可見的教育口號,但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12個詞是每個孩子都熟記于心的,任勁松也正是運用“友善”這把鑰匙解開了孩子眼里“仇恨”的結。
學生之間受了委屈可以友善溝通解決,但如果是學校讓學生受了委屈,怎么辦呢?
“幾乎每個學校都會有處分制度,但是沒有申訴制度?!比蝿潘苫貞浧鹕细咧械臅r候,因為被老師冤枉早戀而被扭送到保衛(wèi)科接受教育,后又被勒令回家反省,這段經(jīng)歷讓他印象尤為深刻。所以,從曾經(jīng)的“無辜受害者”的角度出發(fā),他創(chuàng)造性地在敘州區(qū)育才中學校設立了“學生申訴”制度,維護學生的權益,讓學生不再受莫名的委屈。
幾年前,一位有前科的學生便因為打架斗毆被學校給了處分,但是該學生堅持說自己并沒有參與打架斗毆。為此,學校調(diào)出現(xiàn)場監(jiān)控進行核實。結果該學生并未參與打架,只是路過圍觀被誤會成參與打架,于是他成功通過申訴制度讓學校撤銷了對他的處分。
“當時我們有部分老師認為,既然處分已經(jīng)下了,再撤銷會有損學校的面子,但是如果學校冤枉了自己的學生而不改正,不僅是沒面子,還違背了教育的良知?!比蝿潘烧f,從校園的點滴為學生根植法治的思想,讓他們明辨“可為與不可為”的界限,學會用法律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是一個現(xiàn)代公民需要具備的素質(zhì)。
在敘州區(qū)育才中學校有這樣一個傳統(tǒng),每個學生在進校的時候都要去參觀學校的法治教育館,接受法治第一課,待他們畢業(yè)離開校園的時候,再通過法治教育館上最后一課,法治教育成了學校的一個亮點。
學校應該承擔社會責任
“學校不僅是教育青少年的地方,它也理應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任勁松是一個愛好籃球、喜歡運動的人,鍛煉身體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課。為了便利學校周邊的市民鍛煉身體,他“拆掉”了學校的圍墻,將學校運動場對外錯峰開放。在通往運動場的必經(jīng)之路上,還建有一道法治文化長廊,每天經(jīng)過這個長廊的居民,都會駐足觀看相關的法治知識,這面墻也成了敘州區(qū)育才中學校對外展示的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窗口。
開放校園是任勁松身為校長的大膽舉措之一,當各種人群出入校園時,安全成了學校要時刻緊繃的一根弦。“學校請了專業(yè)的物業(yè)管理,從人防、物防、技防、心防等各方面全方位精細化保證校園安全。”任勁松介紹,從2007年對外開放學校運動場以來,從來沒有發(fā)生一起安全糾紛事故。因為對外開放,這里成了周邊社區(qū)老百姓鍛煉身體的“后花園”,學校還榮獲了全國首屆“敬老文明號”。
除了將有形的門打開,學校還設立了吸引各類專業(yè)人才進校授課的“育才講壇”,引領思想開放,進一步將學校的內(nèi)核建設對外展示出來。人們通過對外開放的校園,收獲的不僅是鍛煉身體的便利,也對學校其他方面的文化建設有了耳濡目染的了解,漸漸地,學校贏得了市民的交口稱贊,甚至不少人也逐漸成了學校的“志愿宣傳員”。
在開放校園“引進來”的同時,學校提出建設“綠色校園”的目標,號召學生“走出去”。學生走進社區(qū)回收廢舊電池,配合環(huán)保部門將廢舊電池進行科學處理;在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的組織下,收集變賣礦泉水瓶,并由這筆資金設立“愛心銀行”,專門用于資助貧困學生和看望敬老院老人。除此之外,全校的衛(wèi)生由每個班輪值,倡導人人參與,美好生活,勞動創(chuàng)造。
好學校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綠色校園,不僅僅指我們能看到的外部環(huán)境,也包含學生心理健康的保護?!比蝿潘烧f,學校設立專門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服務中心,并且引進了心理學專業(yè)人才壯大師資隊伍。
“校長,我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老師就把我變成‘睡神了?!边@是任勁松回憶中最令他心痛的一句話。班上的一位學生上小學時喜歡上課講話,小學老師為了讓他不影響其他同學,便叫他上課的時候安靜地睡覺。
“試想一下如果這是我們自己的孩子,那心里得多難受?!比蝿潘烧f,為了重塑學生的自信心,作為老師必須要了解他們每一個人,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然后才能因材施教地喚醒他們,“好學校不應該放棄每一個孩子”。
這個被小學老師引導成“睡神”的學生只是任勁松班上的四十六分之一,他目前擔任班主任的初一(23)班并不是選拔的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相反地,論學習成績,進校時學校摸底測試全班語數(shù)雙科總分最高分不超過70分(滿分200分);論行為習慣,開學的第一天,學生男男女女16人次參與打了5架……這個全班學生各方面都尚處于起點的班,匯集的正是大多數(shù)教師視為“燙手山芋”的教育難題。
作為操持全校的大小事務的一校之長,為什么還要當班主任?為什么還要當這么難管的班的班主任?這是所有人不解的選擇,卻是任勁松眼里最理所當然的選擇。
“從某種角度上講,我其實是帶著一種贖罪的心理在帶這個班。”任勁松說,23班的學生幾乎都是或智力發(fā)展不好或家庭教育不力而被小學老師、被家長忽視或者放棄的那部分孩子,組建這個班的目的,就是想探索出“因材施教”的破局之道,通過不同的衡量尺子去重新喚醒這類學生的自信心,并且未來將這種經(jīng)驗總結推廣。
“行為習慣上對他們嚴格要求,學習方面一步一步為他們搭梯子,逐漸彌補以前缺失的部分?!庇⒄Z老師為學生們制定了聽寫單詞集章兌換棒棒糖的小游戲,讓學生在一個一個成就感里產(chǎn)生對學習的興趣。令任勁松沒有想到的是,孩子們將自己努力得到的糖果送給了他,這個小舉動像暖流般讓他悄然感受到了孩子們正在發(fā)生的改變。
“這些以前被忽視的孩子渴望得到關注,我們要面對的不僅是要重塑學生的自信心,還要喚醒家長的信心?!卑嘀魅稳蝿潘擅總€星期家訪兩個學生家庭,有的家長說孩子長這么大第一次見到有老師來家訪,主動增強了配合學校教育的意識。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還有些學生的家長竟然自己對孩子都喪失了信心,已經(jīng)到了不想管的地步。
他開始有意識地用手機記錄23班孩子在校的日常,發(fā)在朋友圈讓家長們關注到孩子們的改變:自發(fā)地在教室唱國歌、升國旗,自覺遵守規(guī)則排隊打飯,將班級的衛(wèi)生做到了全校的標桿,參加學校機器人社團活動……這些點點滴滴讓家長們也開始對自己的孩子產(chǎn)生了信心。
但是,改變的路上也并不意味著一帆風順。在參加全年級的拔河比賽中,孩子們拼盡全力最后還是輸了,很是氣餒。如何接受眼前的這個失敗,是他們必須要學會的。任勁松告訴孩子們:“很多時候,我們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但是放棄肯定會失敗?!?/p>
漸漸地,一學期過去了,23班的孩子們行為習慣有了很大的改觀,這群以前別人都不看好的孩子,正在轉變?yōu)榘嘀魅稳蝿潘尚睦锏摹肮院⒆印薄?/p>
改革都在講臺上
校長任勁松不僅是23班的班主任,也是23班的數(shù)學老師。身兼數(shù)職,而每一個角色都不能輕視,怎么分出三頭六臂來?
“改革都在講臺上,我必須要堅持在一線教學,才能更懂教育?!泵總€人的時間都是公平的,要扮演好多個角色,就必須保持高效的工作效率。任勁松創(chuàng)新學校管理機制,將原來的各大行政部門改制為行政中心、科教中心,徳體藝衛(wèi)中心、教育信息與質(zhì)量監(jiān)測中心、后勤服務中心……、每個中心指定負責人,大大提升了行政管理效率。在班級管理上,大膽放權給學生,設立班長、副班長、班主任助理……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管理能力。作為數(shù)學教師,他將信息技術充分運用到教學中,利用融合教學的手段大大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學情反饋太慢,老師解疑答惑的時候可能學生早已過了對知識點的學習熱度。”任勁松介紹,從2015年開始,學校便開始逐年設立智慧教育班,借助平板電腦在課前預習、課中監(jiān)測、課后拓展等方面的運用,改革傳統(tǒng)教育方式,進行信息技術融合教學的探索。如今,育才中學已成為宜賓市智慧教育試點學校,被中央電教館設為“基于網(wǎng)絡學習空間的個性化學習模式研究”的全國50所實驗學校之一。
“對于老師來說,校長講再多動員的話,也比不上用實際行動起帶頭作用?!苯暌詠?,任勁松參與多項課題研究,其中獲省一、二等獎各一次,在各級刊物發(fā)表文章或各級別教學研討會交流文章20余篇。2019年10月,任勁松帶領學校骨干團隊到甘孜雅江縣教育扶貧,他做了一場專題報告,會后一位老師給他留言說:被您堅持在一線教學的熱情感動到了,同樣身為老師,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呢。
不僅是對于教師伙伴,他也總是身體力行地影響著身邊的學生。為了建設“書香校園”,他每天早上和學生們一起晨讀、背誦,班上的學生在他那里過關,他就在班長那里過關。每天中午,飯后的20分鐘被設定為全校統(tǒng)一的閱讀時間?!拔夷軌蛳氲阶蠲篮玫漠嬅婢褪敲刻熘形绲倪@20分鐘,校園里回蕩著輕音樂,師生共同沉浸在閱讀的世界里。”說到這里,數(shù)學老師任勁松眼里流露出了對閱讀的喜愛。他的案頭放著《南渡北歸》,也正在追懷那個大師蓬勃的年代。
不僅是在學校堅持保證學生的閱讀時間,他還動員家長監(jiān)督和陪同孩子周末每天保證不低于1個小時的閱讀時間。“我們?nèi)S袔熒?800人,背后就差不多有3800個家庭,這種讀書的習慣將會給社會帶來或多或少的一些影響?!眴拘岩粋€學生就能喚醒一個家庭,始終帶著一份理想主義的責任感,任勁松要做的不僅僅是學校教育,更想通過學校去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從1987年走上講臺,任勁松已經(jīng)躬耕教壇32年,從2007年擔任敘州區(qū)育才中學校長以來,堅持一線教學,不斷深化發(fā)展“為終身發(fā)展奠基”的辦學理念,將育才中學打造成了宜賓市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幟。如今,作為育才中學的一名教育老兵,談及未來的教育理想,他說:“不忘初心,還是想當個簡簡單單的老師,像我父親一樣的數(shù)學老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