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紅
每次在新學期伊始,我們很多家長和同學們都會制定一個新學期的學習、生活規(guī)劃,把新的理想期望寄予其中。
作為學生,取得好的學習成績是我們最大的心愿。我們都知道,學習呀是有方法的,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會是我們的學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學習上,同學們都希望自己看書的時候有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閱讀速度、看一次記一生的超強記憶;聽課的時候有聽一遍就明白的理解能力;刷題的時候有任你千變?nèi)f化,我自迎刃而解的破題絕招。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常常是:一看就會、一做就廢;一聽就會,一記就累;一說就明白、一做就懵懂;咋一看覺得簡單、細思量沒有頭緒;原理、概念、名言、佳句爛熟于心胸有成竹,考試用時又常會張冠李戴不知所措。發(fā)生這樣的現(xiàn)象,很多時候,家長和同學們會覺得是自己不夠聰明,別人學習成績好是因為智力水平高,天生就是學習的材料等這樣的想法來為不夠理想的成果找些寬慰或是開脫的借口,或者可能是對自己或自己孩子的智力發(fā)展特點不夠了解真的不夠了解。
相信大家都知道有句成語叫“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說的是。。。
在我們的學習中,很多時候我們只知彼,就是那些浩如煙海的書籍、紛繁復雜的學科知識,他們?nèi)缫蛔镌谖覀兠媲暗谋?,看上去是那樣的堅不可摧。很多時候我們是忽略了“己”,不知道自己在攻克這座堡壘中的長處,絕技。
這個“己”具體是什么呢?就是由你的觀察力、記憶力、理解力聯(lián)合組成的邏輯思維能力,怎樣來增強這些能力,打鐵還需自身硬練就自己具有攻克知識堡壘的利器-----也就是你的智力水平?!肮ビ破淅?,必將利其器”,你的智力水平才是你攻克知識堡壘的有力武器。
所以,了解自己的智力發(fā)展水平,不斷地鍛煉增強提高它的水平,也就等于鋒利了你與浩如煙海的知識作戰(zhàn)的能力。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一個人智力水平會決定他的學習和做事效率,智力水平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智商高,就會更快更好地吸收知識文化,反過來你頭腦中的文化知識貯備多,見識廣,又會促進智力水平的提升,強大智慧儲備。
人的智力具體是指什么呢?智力水平是固定不變的嗎?怎樣才能讓自己的智力水平得到提高?
智力與智慧是一回事嗎?勞動與智慧增長有什么關系呢?我們在看過“萬里長城、故宮建筑群”等古代遺跡、傳統(tǒng)的手工藝作品等成就的時候,經(jīng)常會不由自主地感嘆這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所有的精美建筑、精巧工藝都是勞動人民智慧勞動的成果,我們不會否認,人的智慧由勞動中來,人類社會中的一切物質(zhì)財富都是靠勞動創(chuàng)造的,勞動也創(chuàng)造了人類本身。所以勞動在人的智力發(fā)展成長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促進作用,離開了勞動,智力也就無從顯現(xiàn),離開了勞動實踐的學習只是紙上談兵,無有實效。
提到勞動,我們很容易就會想到洗衣做飯、掃地擦桌子,整理房間打掃衛(wèi)生等,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勞動,你會勞動嗎?
我們?yōu)槭裁纯湟粋€孩子聰明,要用“心靈手巧”這個詞兒呢?可見,是否真聰明不僅是腦子的事情,也是離不開手的參與啊。真正能夠巧妙地利用好手的作用。也就是學習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會讓你的智力水平得到發(fā)展。
我們都會掃地,如果在掃地的時候,你只是用手拿著工具去掃地,只能說明你在動,而不是勞動。什么是勞動呢?我們怎樣才能在勞動中增長自己的智慧才干?
我們有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安心學習,家里的大事小情基本不用孩子做,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在家務勞動面前總會說:家里的事情不用你操心,你只要學習好就行。可是很多時候是孩子學習好了,可是進入大學、走上社會,卻成了沒有創(chuàng)造能力,缺乏實際工作能力、缺少競爭能力、甚至大學畢業(yè)就失業(yè)了。人的能力不是短時間就能獲得的,是需要在長期的學習、實踐、積累、鍛煉中獲得的,而實踐的
唯一途徑就是生活、生產(chǎn)勞動。
生活勞動會是我們獲得獨立的生活自理能力、生產(chǎn)勞動會是我們獲得基本的職業(yè)技能基礎。
想要自己的學習能力有新的變化,要從樂于勞動、勤于勞動、善于勞動開始,做一個生活有心人,在勞動中學會細心觀察、找到隱藏在生活中的學科知識、養(yǎng)成專心做事的習慣。為什么會有急中生智每,所有的心智都集中在一點,用心專一的結果。
樂于勞動、勤于勞動我們都很容易做到,但是最難做到的就是善于勞動。如果不能做到善于勞動,你就不是勞動,充其量也就是活動活動筋骨。失去了勞動的意義。善于勞動:在勞動中學會觀察
比如掃地:觀察你需要掃的地的空間場地有多大,場地內(nèi)是否寬敞平整、有無遮擋物品、地面是地板、地磚、塑膠、水泥、柏油?
一、勞動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事實上,孩子出生一歲后,就會表現(xiàn)出一種獨立的意向,走路會推開你的手,有“我自己來”的要求。這種可貴的自發(fā)獨立意識如果得到健康發(fā)展,長大后能獨立思考,辦事果斷。從小讓孩子進行勞動鍛煉,使孩子學會做點事,減少對成人依賴的心理,將會促進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依賴別人幫助”的獨立意識形成,這對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將起著巨大的作用。
二、勞動能促進手腦并用,促進智力發(fā)育
動手是兒童發(fā)展思維的體操。俗話說:“心靈手巧”,而對兒童來說,則是手巧心靈。體力勞動,是通過手腳的活動來實現(xiàn)的,而孩子勞動和成人勞動在意義和內(nèi)涵上有所不同。對孩子的要求只是最基本的生活自理和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等。通過這些基本勞動訓練,可以使孩子的雙手和大腦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對孩子進行早期勞動訓練,可以使孩子腦細胞得到更多的刺激,加快腦細胞發(fā)育成長,更有利于開發(fā)腦細胞的作用。
三、勞動能促進身體健康、增強體質(zhì)
勞動,可以培養(yǎng)孩子動手習慣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在營養(yǎng)良好的情況下,勞動能促進大肌肉、小肌肉的發(fā)育。勞動在培養(yǎng)完美體魄上所起的作用,同運動一樣重要。許多勞動能顯示體力與技能技巧多種多樣的結合。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勞動不僅使人“心地正直”,而且能使人“身強力壯”。
四、勞動能促進良好個性品質(zhì)的形成
對孩子進行早期勞動教育能培養(yǎng)孩子珍惜勞動成果,培養(yǎng)對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體會勞動創(chuàng)造世界的真實含義,從而促進良好個性、道德品質(zhì)的發(fā)展。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如果您期望你的孩子有一個聰明好學的頭腦,有自強不息的性格,有健壯的體格,切勿剝奪了孩子早期勞動訓練的機會。
樂善好施:多幫助別人,為別人講解。在給別人講解的過程中,自己的理解會有突然的增長,頓悟開化,有了新的理解高度。這就是新課程提倡的互助交流的學習方式的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沈陽市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