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寧
【摘?要】戲曲屬于中國傳統藝術,不僅表現了過去近千年來人們的大眾審美以及社會生活,還促進了我國精神文明的發(fā)展。在文化大融合的現代社會,要想把藝術表現到極致并能夠符合 大眾的喜好更是件極為困難的事,這強調戲曲演員外在專業(yè)技能、藝術修養(yǎng)以及內在的文化素養(yǎng)相結合,否則演員所飾演的角色將會黯然失色,不利于推動戲曲事業(yè)的傳承與發(fā)展。戲曲演員如何提升自我專業(yè)技能與文化素養(yǎng)
【關鍵詞】戲曲;演員;創(chuàng)造力;素養(yǎng)
戲曲演員的文化素養(yǎng),主要是指自己從事的專業(yè)理論以及對演繹角色內心理解以及角色分析,也就是說對于專業(yè)的知識結構和藝術性規(guī)律的把握,這是構成演員藝術風格決定性因素,也是評價一個演員文化素養(yǎng)的側重點。
優(yōu)秀的演員具備著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還有表現力,要想塑造好的角色形象,首先要體驗角色角色,感同身受劇中角色的喜怒哀樂,和他共同呼吸。在體驗角色的時候還要掌握角色的性格特征,才能克服一般化,表面化,塑造出自己的個性化,典型化。
一、文化素養(yǎng)分析
在戲表演中,文化素養(yǎng)分為著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以及演員自身的素質素養(yǎng)兩大塊,兩者在演員舞臺表演中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這在社會和時代的發(fā)展要求下,對于演員來說,也就更加充滿了挑戰(zhàn),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修養(yǎng),創(chuàng)造出更加優(yōu)秀的作品。
(一)基本職業(yè)修養(yǎng)
中國有一句流傳下的古話,“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句話的本源就是來自對戲曲演員的總結,簡易簡析就是在臺上表演的一分鐘時間,是演員在臺下數十年的苦練基本功。其基本功可分為唱、念、做、打,演員不好做,特別是戲曲演員,在努力練好自己的基本功外,還要努力探索出更加適合自己,也更容易能被現代人接受的作品,在前人流傳下來的作品上做改動,更是要謹小慎微,稍不注意便落下褻瀆前人佳作的惡評。
(二)生活文化素養(yǎng)
在舞臺表演上,演員自身的思想品質往往對演繹的角色有著制約與束縛,演員本身對生活正確認識的知識度和對生活見解的淺薄,影響著他們他們在舞臺演繹角色的詮釋和塑造的形象,如果真正認識一個演員的藝術修養(yǎng),首先要看這個演員自身對于生活態(tài)度的理解。對于戲曲演員的文化素養(yǎng)定位,不僅僅是表面的文字修養(yǎng),包含了各方面的文化知識修養(yǎng),不僅要求舞臺演員將自己的舞臺經歷總結上升為理論,還要求演員了解相關的知識文化,例如文學、哲學、歷史、美術、音樂等等。以及一切與戲曲相關的東西,戲曲演員在經過各種知識的熏陶下,將各種知識轉變?yōu)樽陨硭囆g修養(yǎng)的養(yǎng)料,在舞臺表演中滲透到角色中,為所塑造的舞臺角色形象所起作用。
(三)技能的文化素養(yǎng)
文化素質的提升有助于激發(fā)演員對于角色的情感共鳴,追求還原真實的藝術形象。那么如何去提升文化方面的修養(yǎng)?筆者認為,首先,因為大多數表演人員雖然都是專業(yè)院校畢業(yè),但離開學校的時間過長,理論知識的更新速度太慢,所以系統地去研究最新版的戲曲表演概論是十分有必要的,從而掌握培養(yǎng)塑造戲曲角色的能力,掌握戲曲角色創(chuàng)造的基本規(guī)律,具體程序和方法,及時地去更新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其次,可以多讀史料,將這些個性鮮明的人物沉淀在自己心中,打破千人一面的現狀,最后,除了自我在臺上體驗感悟,作為戲曲演員想要追求更高的層次,還應該要多觀摩大師的表演,例如:京劇大師梅蘭芳,越劇大師袁雪芬等,這一系列的工作都是為了提高自身藝術鑒賞力與自身的藝術素養(yǎng),同時也為了讓自己在今后的表演與刻畫人物中,使自己不被所屬流派拘泥,不利于自己的創(chuàng)新。
二、創(chuàng)造性的影響
目前來看,中國戲曲的發(fā)展是曲折的,現在的人更加容易接受的是現代化的說唱模式,有一些演員便輕浮改動前人留下的嘔心之作,引起一些老戲迷的反感,還有一些沉不住氣的年輕演員受到經濟的壓迫和世俗的觀念對戲曲事業(yè)的前途產生迷?;蛘邞岩伞τ诂F代化的演員來說,正確的做法應當在繼承前人的表演形式基礎上,曾加進去現代先進的表演形式和理解,要不斷的創(chuàng)新,逐步逐步形成具有自身鮮明特色的表演形式,如總是單純沿襲前人的方法,則不能為現代化的觀眾帶來符合現代化要求的藝術之美的享受。同時也為戲曲的發(fā)展帶來不利的影響,應該在舞臺表演中聯系現代實際,開拓思路,將現代化的創(chuàng)新思維融入舞臺戲曲表演中,增加新活力,憑借現代化的思維,對藝術美的體現,符合時代氣息風貌,贏得現代觀眾的喜歡和贊譽。
三、能夠打動觀眾。
(一)演員自身的文化內涵修養(yǎng)
首先,戲曲演員除了要具備表演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具備文化內涵修養(yǎng)。一臺戲曲演出看似僅僅是一個故事的演繹,但是其中卻蘊含了歷史、文學、音樂、舞蹈和哲學等知識;舞臺上的表演盡管短短一兩個小時,但是卻需要演員平時積累深厚的文化內涵,并能夠適當自如地進行運用。這就要求戲曲演員不能只注重表演基本功,還要不斷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戲曲演員只有在充分了解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才能夠深入而準確地把握戲曲作品的內涵,才能將藝術形象塑造得更為鮮明,這樣的表演才能達到一種“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境界。從另一個層面而言,演員在刻苦鉆研文化知識的同時,還能提升自身的氣質和表演力,可以說,演員提高文化內涵修養(yǎng),也是在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提升自己的表演審美能力。其次,文史修養(yǎng)也是戲曲演員所必需具備的藝術修養(yǎng),它能決定一場戲曲表演的精彩與否。
因此,演員不能只一味追求表演的技巧,而忽略文史修養(yǎng)。戲曲演員只有具備深厚的文史修養(yǎng),才能準確地塑造戲曲中的人物形象,進而正確地傳達出戲中人物的真情實感,也只有這樣才能打動觀眾,感染觀眾。
(二)戲曲演員的思想品格修養(yǎng)
戲曲演員思想品格修養(yǎng)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簡單而言即人品,在戲曲界,經??梢月牭健白鰬蛳茸鋈恕?、“立戲先立德”的說法,可見演員的人品對于戲曲表演的影響程度,演員只有先培養(yǎng)起良好的品格修養(yǎng),才能夠在舞臺上傳達出正能量的戲曲藝術。因此,戲曲演員需要不斷鞭策自己,時刻以“德藝雙馨”的標準要求自己。另一方面是情操的修養(yǎng)。戲曲表演歸根結底是對舞臺藝術作品情感的演繹、精神的傳達,那么一個沒有高尚情操的表演者如何能夠為觀眾獻上一場情感的藝術作品呢?這就要求同為社會一員的戲曲表演者要具備比普通人更加敏銳的觀察之心,對萬事萬物具有更加獨特的想法,對生活具有更濃烈的熱情,對家鄉(xiāng)人民、社會國家傾注更深厚的情感,當然要熱愛戲曲事業(yè),把它當做自己甘愿付出一生的偉大事業(yè),只有這樣,演員才能緊跟時代的發(fā)展步伐,為戲曲事業(yè)的發(fā)展不斷努力。
四、結束語
好的表演必須是要符合生活的真實,同時又是作為生活藝術的升華,優(yōu)秀的表演是注重于內心的體現,所求的是創(chuàng)造出真實的精神生活并通過藝術的表演形式反映出來,也就是“動于衰而形于外”不但要運用于自己的軀體還有用于自己的靈魂,將內心體驗于外形體現結合起來,融為一體。
參考文獻:
[1]連輯.深入研究山西戲曲流派藝術的創(chuàng)造性經驗[J].戲友,2017(02):27-28.
[2]馬莉靜.淺談戲曲演員的藝術修養(yǎng)[J].絲路視野,2017(17):88-88.
(作者單位:睢寧縣柳琴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