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康
【摘?要】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lián)賽(NOIP)是一項面向全國青少年的信息學競賽和普及活動,旨在向那些在中學階段學習的青少年普及計算機科學知識;給學校的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提供動力和新的思路,給那些有才華的學生提供相互交流和學習的機會;通過競賽和相關的活動,培養(yǎng)和選拔優(yōu)秀的的計算機人才。本文就如何有效開展信息學競賽輔導進行一些論述,以求拋磚引玉。
【關鍵詞】信息學競賽;輔導;學生;時間;效率
作為與國際奧林匹克學科競賽(IOI)接軌的我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lián)賽(NOIP),迄今為止已經(jīng)舉辦了15屆,全國大多數(shù)省、市的中小學都在大力地開展這項活動。我市的中小學也相繼參與了這一賽事,但開展這一競賽的都是一些規(guī)模較大的學校,對于規(guī)模較小的學校來說這項競賽卻是處于剛剛起步的地位。目前,大部分學校對如何輔導學生參賽都還缺乏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信息學競賽輔導是一個系統(tǒng)的過程,筆者根據(jù)自己的切身體會以及對別人經(jīng)驗的一些借鑒,將對如何輔導學生參賽,從學生選拔、從時間安排輔導效率等方面進行闡述。
1. 如何精心挑選競賽苗子
搞競賽必須要有苗子,而且要有好苗子。程序設計要求學生思維邏輯性好,所以要挑數(shù)理智力強的學生,這樣的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強,帶起課來,容易入門。比如我校的苗子,除了小學上來的的信息學苗子以外,其他途徑就是通過選拔。通過與數(shù)學、班主任老師的交流,把那些聰明的,數(shù)學成績出眾的同學選來進行選拔考試,選拔試題大都是一些數(shù)學和邏輯推理題,通過測試選出一些較為優(yōu)秀的學生作為參加信息學競賽的后備選手。一開始人數(shù)不易過多,大約控制在30人左右,但學到最后能堅持留下10多個,也應該說是相當不錯的。因為,個別一些學生是沖著能上網(wǎng)、玩游戲來的。隨著輔導的深入,有些學生感到學習有困難就會自動退出,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批淘汰不合格的學生,剩下的往往是那些學科全面發(fā)展,自學能力超強的學生。在競賽輔導中,一定會出現(xiàn)學生編程水平參差不齊的狀況,可以根據(jù)他們的相應學習情況再分班(如提高班,中級班,基礎班)實行因材施教,這樣大大提高輔導效率。應該說選拔苗子是致關重要的,有了好的苗子,搞競賽可以說是事半功倍!
2. 如何科學安排輔導時間
時間對于我們信息學輔導小組來講是很寶貴的。例如我校是市區(qū)一所初中,相對來講學生課業(yè)緊張。沒有競賽的學期,我們信息學是沒有專門的輔導時間。一般在周六,有我們信息學輔導小組的業(yè)余活動時間。在有競賽的學期,每天下午最后一節(jié)作業(yè)整理課是輔導時間。為了擠時間,我們經(jīng)常利用信息技術課的時間,布置作業(yè)讓參賽學生在辦公室或小機房里進行編程。進入復試階段,我們會在比賽前的一周或二周,利用晚間時間(18:00到20:00)加強對學生的最后輔導。當然沒有條件的學校只能加班加點,把雙休日的時間也要用上。
大家知道信息學競賽,要學的東西多,耗費最多的是時間和精力,如何讓學生處理好競賽與文化課學習的關系,對輔導教師來講是猶為重要的。我在引導學生利用時間上,是下足了功夫,經(jīng)常敦促學生不斷提高學習效率,改進學習方法,擠出時間來學習。學生比賽輔導期間,我盡量去協(xié)調一些副課的時間,讓任課教師減免作業(yè),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信息學、去編程。
3.興趣誘導,夯實基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程序教學對學生來講是有一點枯燥的,特別是0基礎的學生。我在教學中就比較注重教學設計,第一階段先對程序語言的概念進行教學,在學生的認知系統(tǒng)中建構程序語言的一般知識結構,為進一步學習,打好知識基礎。第二階段學習程序學習的一般操作性規(guī)則,如三種結構的程序設計,判斷語句和循環(huán)語句的使用規(guī)則,這樣學生就能編一些簡單的程序,通過編一些打出各種數(shù)字、符號圖形,通過隨機函數(shù),編猜數(shù)游戲等程序,這樣會讓學生感到編程的趣味性,有了繼續(xù)學下去的動力。第三階段是通過講解一些經(jīng)典的例題,讓學生初步形成問題的解決技能。第四階段隨著編程的深入,解決問題能力增加,慢慢學習算法,使自己所學知識不斷豐富和完善,逐漸運用所學的方法和技能來解決問題。當然如果是有編程基礎的一些苗子,就可以加碼,直接學習數(shù)據(jù)結構和各種算法,加強他們在算法運用上的正確性,對于一些基本標程算法要求他們100%準確率,盡可能留心模塊與題目的聯(lián)系,總結思考方法,做到面對題目時能對算法運用自如,信手拈來。對于信息學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學到一定程度,我就用歷年復試試題對他們進行針對性測試。試后,由教師對題目進行分析或讓學生自己來進行分析,有不同意見的,可以隨時上臺反博,爭論。我不希望學生的思維限制在某種特定的模式上,鼓勵學生另辟捷徑,顯現(xiàn)獨特個性,展示自我能力,形成“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意識,提倡“一題多解”。縱觀近幾年普及組的試題應該說有一些題不是太難,但失分率很高,如今年的第一題,考的就是學生扎實的編程功底,此類題目很考驗選手的細心程度。有時學生覺得自己的程序萬無一失,但實際卻漏洞百出。平時訓練時讓學生注重一些細節(jié)問題的處理,特別通過多測試各種邊緣數(shù)據(jù)去發(fā)現(xiàn)問題的所在,功底都是在平時練就的。
4.做好家校溝通工作,做好學生心理輔導
作為信息學教練還應關心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少數(shù)班主任、家長擔心學生學習信息學會拉下其他學科,對信息學有抵觸,就時常和這些學生的班主任、家長進行交流,去協(xié)調相互的關系,還時常找學生談心,知道他的內心真正想法,多鼓勵,少批評,還要給他們爭取時間,如果輪到信息技術課,就允許他們留在教堂把其他作業(yè)先做完,這樣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學習信息學。平時,我也讓他們注意身體,也許一句“衣要穿暖,別感冒”學生聽了可能會很溫暖,今年由于甲流情況特殊,在編程之余,我鼓勵他們去打打籃球,適度運動有益于學習。這幾年來,感到教育學生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做到“勝不驕,敗不餒”相當重要。特別是在比賽前,有一些學生思想壓力重,今年復試前有個別同學出現(xiàn)了失眠的情況,就讓家長一起配合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學生放下包袱,以“熱情如火,堅韌如鋼,平靜如水”的良好競技狀態(tài)去迎接每一個挑戰(zhàn)。
近年來,我校的信息學競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連續(xù)六年有學生獲得全國聯(lián)賽一等獎。成績的取得,讓我深切的感到,學校的大力支持和教研組的團隊合作精神是密分不開的,也是取得競賽成績的有力保證。信息學競賽競爭更趨激烈,在輔導教學過程中,每位教師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可以說信息學競賽輔導蘊含著酸甜苦辣,但只要我們有一種信念,一個目標,科學有效的對學生進行輔導教學,持之以恒,相信他人之石,可以攻玉,辛勤的勞作終將會得到回報。
參考文獻:
[1]《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lián)賽大綱》
[2]《信息學奧林匹克教程.基礎篇 》 朱全民?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3]信息學競賽活動中的團隊建設?曹文?《中小學電腦報 NOI???9年第2期
(作者單位:浙江嵊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