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創(chuàng)意手工書》是《美術》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的內容,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本課以了解書籍的發(fā)展歷史、書籍的基本結構以及書籍的裝幀形式與方法為主線,引導學生進行一次手工書的設計制作,增強學生對書籍的喜愛程度。并將書籍的外部裝飾和內頁設計裝飾相結合引導學生完成一本手工書的完整設計。提升設計時的整體意識,鍛煉學生將美術知識應用于生活的能力,使他們更好的理解美術與生活的關系。
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初步具有探索不同創(chuàng)作方法、表達設計意圖的能力。他們思維活躍、善于思考,勇于表達。通過老師的引導,具有自主設計制作完成一本手工書的能力。本課教學始終把書籍的裝幀形式與裝幀方法的教學放在中心位,對手工書的設計制作進行不同創(chuàng)作形式與方法的啟發(fā),并且著重注意學生對于涉及整體性的把握,輔助學生順利的完成此次手工書的設計制作。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生能夠了解書籍的基本裝幀形式與書籍的基本結構,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手工書的設計。并掌握制作手工書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教師講解與教材內容輔助學生掌握書籍的裝幀形式、基本結構和書籍的制作方法使學生能夠學會手工書制作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體會書籍制作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熱愛讀書的習慣,手工書內容的整理收集還能鍛煉學生的歸納整理能力,有利于學生對于其他學科知識的理解與學習。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書籍裝幀形式與基本結構的了解與掌握,學生設計手工書作品的創(chuàng)新想法培養(yǎng)。
教學難點:手工書的制作以及手工書整體設計的統(tǒng)一性、合理性。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準備手工書制作相關材料(硬卡紙、剪刀、紙、彩筆等),教師與學生各準備一本自己喜歡的書,
教學流程
課程導入—新課講授—知識補充—設計制作—作品展示—點評與總結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交流導入
1、教師和學生各準備一本自己喜愛的書,教師與學生交流:你喜歡這本書的特別之處是什么?并挑選幾名書籍具有特色的學生提問。
2、在學生們展示了自己帶來的特色書籍后,教師點明主題引出課程難點: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自己動手制作一本屬于我們的手工書呢?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交流與互動,鍛煉學生的觀察與思考能力,通過學生對自己喜愛書籍的介紹進入主題,引出手工書的制作,并引發(fā)學生在手工書制作形式與內容上的思考。
二、新課講授:
1、教師展示多媒體課件內容,并配合講解使學生了解書籍的發(fā)展史:在本節(jié)課手工書的制作之前同學們有沒有想過以前古人閱讀的書籍都是什么樣子的呢?接下來同學們就和老師一起來了解一下,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制作一本“書籍”往往需要花費很長時間與大量精力,但并沒有因為困難而停下記載、傳播知識的腳步,在古代中國我們將文字記錄在龜甲上,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我們把文字記錄在玉片、石片、簡策和絹帛上。直到漢朝造紙術的發(fā)明,書籍才漸漸演變?yōu)榕c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相似的紙質書。書籍的發(fā)展是數(shù)代人知識的結晶,因此我們更應該養(yǎng)成尊重書籍,喜愛書籍,保護書籍的好習慣。
2、教師對學生講解書籍的基本結構并組織討論交流:同學們觀察自己準備的書籍,它們都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呢?同學們可以把你的答案和小組成員們進行交流。
3、交流討論結束后教師展示多媒體課件內容,并配合講解向學生講授書籍的基本結構。教師通過提問書籍各部分名稱學生進行搶答的趣味互動來幫助學生增強書籍結構的學習與記憶。
4、教師展示課件向學生介紹書籍裝幀形式的演變:在學習了書籍的基本結構之后同學們想不想知道書籍究竟是怎樣制作的呢,下面老師就給大家介紹幾種在古代裝幀書籍的形式,以及現(xiàn)在我們是怎樣裝幀書籍的。
5、教師展示課件內容向學生介紹現(xiàn)代書籍的裝幀方法:同學們現(xiàn)在了解了許多古籍的裝幀方法,那么我們現(xiàn)代的書籍又是如何進行裝幀的呢。
【設計意圖】通過向學生介紹書籍發(fā)展史,使學生了解書籍發(fā)展的相關知識,明白現(xiàn)在書籍的來之不易,培養(yǎng)學生尊重書籍,喜愛書籍,保護書籍的好習慣。
講授手工書的制作內容與方法,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
三、鞏固提高,拓展延伸
1、多媒體課件展示手工書作品,引導學生觀賞并思考:同學們在了解了這么多書籍的裝幀方法,是不是也更加想要制作一本獨一無二的手工書了呢。下面我們先來看看幾組優(yōu)秀的手工書作品。
2、引導學生對手工書的設計制作進行構思:要想開始制作手工書,同學們先要回答老師幾個小問題。手工書的創(chuàng)作有哪幾種形式?這些手工書吸引你的、新穎獨特的點是什么?那么我們都可以用什么方法來進行手工書的設計和裝飾呢?
【設計意圖】在連續(xù)提問中提升學生與教師在課堂中的互動,并在互動中將所要傳授的知識講授給學生。通過向學生展示具有創(chuàng)意的手工書作品,激發(fā)學生制作手工書的設計靈感。提出手工書的設計要點:造型新穎、色彩美觀、裝飾豐富且具有文化內涵。在手工書的裝訂形式、外部形態(tài)設計、內頁設計上提出指導建議。
四、設計制作
由學生自主進行手工書的設計制作:通過剛才的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jīng)迫不及待的想要進行對于手工書的設計制作了。那么接下來的時間交給同學們了,開動你的小腦筋,看看誰制作的手工書最新穎獨特并富有意義。
【設計意圖】學生實踐操作進行手工書的設計制作,將課上知識進行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五、作品展示,評價總結
1、在課上對學生手工書作品進行展示與評價:基本上所有同學的手工書作品都已經(jīng)完成了,那么接下來老師請幾位同學來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師隨機提問同學:你喜歡某某同學制作的手工書嗎?為什么?教師再抽取幾名同學對以上學生的作品進行點評。
2、教師點評:以上幾位同學的手工書設計都別具匠心,各有創(chuàng)意??梢钥闯鐾瑢W們不僅對今天的課上知識學習有了良好的掌握,還能把自己的創(chuàng)新設計融入到手工書的制作中,并且在設計的整體性上也有很好的把控。
【設計意圖】教師組織學生對制作完成的手工書作品進行自評,培養(yǎng)學生的表現(xiàn)、表達能力,并通過隨機提問方式實現(xiàn)生生互評,提高他們的評價、欣賞、審美的能力。并在最后進行教師對于學生作品的整體評價總結,多種評價方式的使用會使課堂評價更加全面。
教師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不僅了解了書籍的相關知識,還結合自己的設計想法完成了獨具創(chuàng)意手工書。在任何時候書籍都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是幫助人們登上理想巔峰的階梯,是醫(yī)治愚昧的良藥,是共度美好時光的最佳伴侶。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收獲的不僅是手工書的制作,更是我們對于書籍的珍惜和對于知識的渴求。
作者簡介:
李雨濃(1997.6—),女,漢族,遼寧丹東人,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19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yè):美術學,研究方向:美術教育。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