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好
摘 要 從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的重要性以及農產品農藥檢測的發(fā)展入手,分析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的相關檢測技術,對現(xiàn)有的農藥殘留檢測技術進行探討,為農產品安全提供保障。
關鍵詞 農產品;農藥檢測;技術分析
中圖分類號:S481+.8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30.068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通過應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產品的產量。但是農藥殘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為了保證食品安全,必須加強對于農產品農藥殘留的檢測力度,保證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流入市場中。此外,我國也制定了嚴格的農產品藥物殘留標準,對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1 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的重要性
在分析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的過程中,要明確其在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工作中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推動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的發(fā)展,才能夠提高社會對于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的重視。農產品是人類生存的重要基礎,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需的生命能源。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會受到病蟲害的影響,人們通常會采用噴灑農藥的方式防治病蟲害,以提高產量,避免蟲害導致的大面積災害給農民造成嚴重損失。農藥能夠提高農產品的產量,但是化學農藥在使用過程中難以避免會存在一定量的殘留。而殘留的化學農藥會被人體吸收,部分化學元素在機體內存留,短期內不會給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但有些化學元素在機體內長期殘留,經過長期積累后,會導致人體患上各種慢性疾病,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主要是針對化學元素進行分析,檢測其是否符合標準,是否會給人們的身體造成嚴重威脅。對于某些化學元素超標的農產品,需要銷毀,避免其流入市場,保證人們的生命安全。通過農產品藥物殘留檢測技術便可以判斷農產品是否符合市場要求,是否能夠走入千家萬戶,這充分體現(xiàn)出了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的重要意義[1]。
2 農產品農藥檢測技術的發(fā)展
在現(xiàn)代科技快速發(fā)展的新時代,我國的農業(yè)生產逐步實現(xiàn)了現(xiàn)代化。其中,現(xiàn)代化農業(yè)生產設施的投入極大地提升了我國農產品生產的產量,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在農業(yè)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農產品食品安全問題。農藥作為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病蟲害防治的重要生產資料,在農產品中的殘留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除此之外,我國農業(yè)生產呈現(xiàn)出分布范圍廣、家庭式種植的特點,因此農業(yè)生產過程中農藥使用不規(guī)范,農藥不僅會殘留在農產品中,也會殘留在農業(yè)生產環(huán)境中的土壤和水體中,且這種農藥殘留會隨著農藥使用次數(shù)的增多而逐漸積累,最終會在生物循環(huán)的過程中轉移到農產品中,進一步增加了農產品中農藥的殘留。為了保證農產品農藥殘留能夠達到食品安全檢測標準,保障人們的飲食安全,我國開展了一系列關于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的研究。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的發(fā)展和研究能夠為我國農業(yè)生產中農藥的合理使用提供一定的指導,也能夠保障我國農業(yè)生產中農產品的質量。
目前,我國關于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的研究已經較為成熟,許多不同類型的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出現(xiàn),檢測效果也得到了實踐驗證。從總體來看,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分為樣品前處理技術和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兩類,其中樣品前處理技術包括固相萃取技術和溶劑萃取技術;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最常用的是氣相色譜法、液相色譜法和質譜檢測法。這是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最常用的三種檢測方法,除了這三種方法外,也有將三種方法中兩兩結合的綜合聯(lián)用檢測方法,比如氣相色譜法和質譜檢測法相結合的檢測方法,液相色譜法和質譜檢測法相結合的檢測方法[2]。
隨著現(xiàn)代技術的革新,農作物農藥殘留檢測新方法出現(xiàn),包括生物傳感器法、高效液相色譜法、分子印跡技術、免疫技術、電化學分析技術以及蛋白質組成分析技術。這些新的農藥殘留檢測技術能夠針對不同種類的農作物、農藥殘留精確進行殘留含量和類型檢測,在農藥殘留檢測工作中應用較為廣泛。但是綜合來講,氣相色譜法、液相色譜法和質譜檢測法以及兩兩結合的色譜檢測法是農藥殘留檢測最常用的檢測手段。但是,隨著我國農業(yè)生產的進一步發(fā)展,農產品農藥殘留問題突顯出來,這就需要我國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朝著精準采樣、快速檢測的方向發(fā)展。
3 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方法
3.1 樣品前處理技術
樣品前處理技術是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樣品前處理檢測的結果將會直接影響到農作物農藥殘留檢測的精確度。目前我國關于農藥殘留樣品前處理技術已經取得了較大的發(fā)展,很多新的樣品前處理技術在農藥檢測中得到了應用,如微波輔助萃取技術、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等新型技術。但是目前,在我國農藥殘留樣品前處理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就是固相萃取技術和溶劑萃取技術。固相萃取技術指的是通過一定的吸附劑實現(xiàn)目標化合物的吸附,再通過一定的物理手段和化學手段來達到將目標化合物與基體分離的效果。溶劑萃取技術指的是利用機體中不同組成部分溶解度的差異,實現(xiàn)目標化合物的溶解分離。溶劑萃取到目前為止已經延伸出更加細化的萃取技術,如連續(xù)萃取、逆流萃取等。
3.2 氣相色譜技術
氣相色譜法的分離原理主要是要分離的組分流動相和固定相之間有不同的分配系數(shù),導致農產品待分離的組分會在流動相和固定相之間重新分配,以最終達到分離出農產品組分目標化合物的效果。氣相色譜法是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中最常用的一種檢測方法。目前我國關于氣相色譜法的應用在國家標準中有了明確要求,氣相色譜法可以有效檢測出16種有機磷的農藥殘留,而且其檢測的精度、靈敏度、速度以及使用范圍均具有一定優(yōu)勢。
3.3 液相色譜技術
液相色譜法是繼氣相色譜法后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液相色譜技術與氣相色譜技術相比,其農藥殘留的檢出限更高,但是檢測靈敏度卻較低。除此以外,液相色譜法由于其在大分子物質目標化合物分離中的優(yōu)勢,廣泛應用于熱穩(wěn)定性較差、沸點較高的農作物農藥殘留檢測。因此,液相色譜檢測技術在較易分解的農作物農藥殘留檢測領域應用較為廣泛。
3.4 液相質譜聯(lián)合技術
隨著農產品中農藥殘留種類以及類型的多樣化,很多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無法使用單一的氣相色譜技術或液相色譜技術檢測。在這種情況下,就要用到液相質譜聯(lián)合檢測技術,對于農產品中農藥殘留種類及含量進行檢測。液相質譜聯(lián)合檢測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其目標化合物的分離是通過液相檢測技術進行分離,而其農藥殘留檢測是通過質譜檢測技術進行檢測,這種檢測技術可以檢測難以揮發(fā)以及極性較強的農產品農藥殘留。目前,液相和質譜聯(lián)合檢測技術在我國已經得到了普及,并且能夠檢測出農產品中超過26種農藥殘留,檢測的回收率較高,標準偏差低于15%[3]。
3.5 氣相質譜聯(lián)合技術
氣相和質譜聯(lián)合法結合了氣相色譜法以及質譜檢測法的優(yōu)點。氣相和質譜聯(lián)合檢測技術不僅擁有高檢測分辨率,也具有高檢測靈敏度,能夠針對多種農產品的農藥殘留進行快速準確檢測。氣相質譜聯(lián)合檢測技術由于其獨特的優(yōu)勢被廣泛應用于農產品農藥檢測工作中,并且該項技術在多個國家的農業(yè)生產中均得到了應用。在使用氣相和質譜聯(lián)合檢測技術時首先要對樣品進行樣品前處理,通過使用提取液和固相萃取技術將待檢測組分中干擾的化合物除去,然后再使用該技術對農產品中農藥殘留含量以及種類進行檢測。大量檢測實踐反饋,該檢測技術的農藥回收率處于較高水平,標準偏差處于較低水平。
4 結語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食品安全的問題越來越關注。農產品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但農產品農藥殘留嚴重危害到了人們的飲食健康安全,研究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全面系統(tǒng)地檢測農作物農藥殘留的種類和含量,對于農藥的科學施用以及農業(yè)生產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倪佳.農產品中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研究進展及發(fā)展趨勢[J].農業(yè)與技術,2020,40(2):49-50.
[2] 聶巍巍.農藥的分析檢測及新技術研究[J].化工管理,2020(3):40-41.
[3] 趙宗亮.淺談食用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J].農村實用技術,2019(12):41-42.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