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山林,胡志勇,王晉級,劉義,耿廣佩
(1.徐州中礦匯弘礦山設備有限公司, 江蘇 徐州 221116; 2.北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生產部, 安徽 淮北 235000)
淮北地區(qū)煤礦井下工作面煤層走向極不穩(wěn)定,俯采工作面較多。俯采角度越大,綜采工作面的生產效率就越低,三機配套、采煤機滾筒裝煤效果的問題就越突出。對于俯采角度超過15°的工作面,要提高采煤機滾筒的裝煤效果,就必須采取特殊技術措施。
本文通過對淮北某一礦824俯采工作面的采煤機裝煤影響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了改進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淮北某一礦824工作面面長150 m,走向長900 m,工作面傾角10°~15°,走向俯采傾角10°~20°。自工作面切眼向前300 m,煤層厚度為2.5~3 m,采用一次采全高開采方式;其余600 m,煤層厚度6 m左右,采用放頂煤方式開采。工作面配套的液壓支架為ZF10000/18/34,前部刮板運輸機為SGZ800/1050,采煤機為MG600/1410-AWD,配置的滾筒為φ2 000/630/3F(工作面生產一個月后,由于滾筒直徑大,與支架前梁護幫板干涉,隨后換為φ1 800/630/4F)。
該工作面俯采角度大,運輸機為上運方式;頂板破碎、煤層松軟、頂板漏矸嚴重,移架時發(fā)生大量漏矸,工作面破碎煤矸堆積如山;底板為泥巖,老塘有出水,造成底板松軟,前部運輸機下扎,支架推桿鏈接裝置頻繁損壞;因前部運輸機傾斜嚴重,采煤機機身幾乎傾倒在煤壁側,加劇了運輸機下扎程度。工作面大量煤矸無法正常裝運,問題一時難以解決。
經過現(xiàn)場勘察,對采礦條件、設備配套、工作面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分析,認為該工作面存在以下問題:
1) 頂板破碎,漏矸嚴重,所漏煤矸超過采煤機滾筒的裝載能力,致使工作面大量煤矸堆積。
2) 采煤機與刮板運輸機配套的裝煤距離大,造成裝煤困難(裝煤距離是滾筒螺旋葉片末端到溜槽槽幫內側的最小尺寸)。經驗判斷,這種配套關系正常情況下裝煤距離應不超過600 mm3。經實測,機尾滾筒裝煤距離為830 mm,機頭滾筒裝煤距離為640 mm,平均裝煤距離超過700 mm(裝煤距離示意見圖1)。
圖1 采煤機滾筒裝煤距離
3) 底板松軟,老塘出水,接地比壓大,前部運輸機推移時鏟板下扎,加劇了俯采角度,使采煤機倒向煤壁側,難以實現(xiàn)有效裝煤。
4) 采煤機截割滾筒轉速為48.4 r/min,較高的滾筒轉速導致大量煤流不能從滾筒甩出,裝煤效果很差[2]。通過與以往近似截割功率、滾筒直徑的轉速比較,該滾筒所設計的轉速超過所有設計,結果滾筒裝煤時煤流只能到達槽幫外沿,不能進入溜槽內部,所有能裝進溜槽的煤矸都是被采煤機機身行走時所推入。
5) 未嚴格控制采煤機臥底量,導致俯采角度越采越大。
根據(jù)以上分析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1) 適當減少進刀量,提高采煤機牽引速度,采用帶壓擦頂移架[1],加快支架推移速度,加快工作面推進,減少三機設備在破碎地帶停留時間,最大限度減少頂板漏矸。
2) 液壓支架、前刮板運輸機下部鋪墊木板,見圖2, “制造”人工底板,減少接地比壓,減少運輸機下扎程度,使前部運輸機與液壓支架在推移時處于同一平面,減少了因推桿上翹而損壞連接機構。
圖2 工作面刮板運輸機/液壓支架墊鋪木料
3) 對老塘側流入工作面的水源,探明水源出處,進行封堵,對不能封堵的流水將其隔離,引到材料道。
4) 降低滾筒轉速。更換截割電動機,將4極電動機改為6極電動機,滾筒轉速由48.4 r/min降為32 r/min。
5) 采煤機截割時嚴禁臥底,或不得隨意增大臥底量。工作面中間段以割到溜槽鏟板為準;機頭機尾如果割不透,可采用人工臥底。
經過一段時間調整,特別是在采煤機滾筒轉速降低后,裝煤效果有了一定提高,機頭滾筒能裝到溜槽3/4寬度,機尾滾筒能裝到溜槽近1/3寬度;液壓支架、前刮板運輸機下部墊鋪木板,運輸機下扎程度減小,省去了用錨鏈、支架前梁起吊前部運輸機的工序,采煤機也不再向煤壁側傾倒。
由于工作面的俯采角度超過了原開采設計,經過1~2個月的生產,運輸機道高出工作面超過1 m,需要人工臥底,巷道的整修影響了工作面推進速度。漏矸問題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破碎煤矸依舊大量堆積,工作面生產效率沒有明顯改善。
通過筆者對淮北某一礦824工作面采煤機滾筒裝煤效果的跟蹤,驗證了對提高工作面生產效率所采取的措施有效性。
對于提高俯采工作面裝煤效果總結出如下結論:
1) 滾筒轉速高低與滾筒葉片升角對裝煤效果有明顯影響,對于一定的葉片升角,轉速超過一定數(shù)值時,葉片不再向溜槽內推煤,大部分煤被甩到滾筒后方,進入不了溜槽。
2) 滾筒葉片頭數(shù)采用3頭或4頭,要看煤的破碎程度及煤的堆積情況,一般碎煤大量堆積,可以選用4頭葉片的滾筒[2],這樣葉片圍包角小、滾筒出煤速度快。
3) 俯采工作面液壓支架的推移千斤頂盡量選擇大缸徑、大推力,不僅可以加快帶壓擦頂移架速度[1],還可以把工作面殘留的碎煤通過推溜直接鏟裝。
4) 泥巖底板一定要控制好工作面積水,防止底板泥化而加劇運輸機扎底,盡可能保證運輸機沿底板推進。
5) 為了提高俯采工作面采煤機滾筒裝煤效果,需要三機配套合理,裝煤距離盡可能小[3],對于該工作面,裝煤距離應不超過650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