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莉 張紅玲 周文君
(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鎮(zhèn)農業(yè)農村和社會事業(yè)局,江蘇 如皋226511)
隨著城鎮(zhèn)化的不斷發(fā)展,農村勞動力日趨短缺。為了緩解農業(yè)生產(chǎn)用工緊張的現(xiàn)狀,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鎮(zhèn)楊家園蔬菜園區(qū)和躍進居蔬菜園區(qū),探索了多個2~3茬/年蔬菜周年綠色栽培模式,如春玉米(毛豆)-秋冬瓜周年栽培模式、絲瓜-小青菜(西生菜)周年栽培模式、早春番茄-豇豆-秋延后黃瓜周年栽培模式等,以降低翻棚次數(shù),減少用工,取得了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
春玉米于上年12 月采用營養(yǎng)缽育苗,2 月移栽大田,6 月收獲上市,采收期15 d 左右,產(chǎn)量600~800 kg/667 m2,產(chǎn)值4 000~5 000 元/667 m2。冬瓜于6 月底育苗,7 月底移栽,10 月底11 月初開始采收上市,采收期2~3 個月,產(chǎn)量5 000~7 000 kg/667 m2,產(chǎn)值10 000~15 000 元/667 m2。兩茬全年收益可達14 000~20 000元/667 m2。大棚早春玉米較露地玉米提早1個多月上市,品質好,賣相佳,經(jīng)濟效益高,在春玉米大行間套種1季青毛豆,經(jīng)濟效益更高。
1.2.1 育苗
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大棚春玉米栽培可選用彩糯206、鮮糯2 號、蘇玉糯2 號等抗病抗蟲品種。春季氣溫較低,采用營養(yǎng)缽育苗,苗床覆蓋地膜,搭建小拱棚,小拱棚上覆蓋1 層棉被,以提高地溫和棚內溫度。出苗前棚內溫度保持12 ℃左右,出苗后棚溫保持12~26 ℃。播種后如遇倒春寒天氣,增強保溫措施,以防爛種。出苗前苗床濕度保持60%以上,出苗后保持土壤濕潤即可,苗期噴施噁霉靈預防疫病和根腐病等病害。
1.2.2 田間管理
冬耕春翻,清除田間雜草,施腐熟農家肥1 500 kg/667 m2、碳酸氫銨50 kg/667 m2作基肥,筑小壟移栽。玉米苗齡45 d 左右、長有2 葉1 心即可移栽,定植株行距25 cm × 70 cm。及時追施穗肥,一般施尿素20 kg/667 m2、碳酸氫銨50 kg/667 m2,結合壅土進行中耕除草。
1.2.3 病蟲害防治
春玉米蟲害主要有蚜蟲、螟蟲、草地貪夜蛾等??捎眠料x啉防治苗期蚜蟲,螟蟲和草地貪夜蛾可選用氯蟲苯甲酰胺、茚蟲威、球孢白僵菌等藥劑視蟲情在玉米抽穗前后各防治1次,重點噴灑心葉和花穗。
1.3.1 育苗
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大棚冬瓜栽培,大冬瓜類選用黑滿地或木地龍等抗病品種,小冬瓜類選用早春翠綠等品種。6月底育苗,苗齡1個月。苗期應覆蓋遮陽網(wǎng),加強通風換氣,以防高溫傷苗。
1.3.2 田間管理
春玉米收獲后用小型拖拉機耕翻地塊,施腐熟農家肥1 500 kg/667 m2、復合肥50 kg/667 m2作基肥。7月底移栽,大冬瓜品種定植株行距為40 cm×200 cm,小冬瓜品種定植株行距為40 cm×70 cm,直立栽培,吊藤生長。冬瓜膨果期追施速效磷鉀肥20 kg/667 m2。及時整枝打杈,留主蔓結瓜。大冬瓜品種在20 片葉時每株留1個瓜,小冬瓜品種在15片葉時每株留2~3個瓜,摘除其余的瓜和全部雄花。
1.3.3 病蟲害防治
秋冬瓜病害主要有苗期的炭疽病,生長期的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等,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30 min 可預防苗期炭疽病,通過調控棚內溫濕度可減少生長期病害的發(fā)生與傳播,可選用武夷菌素水劑、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百菌清可濕性粉劑等低毒藥劑防治各類病害。秋冬瓜蟲害主要有菜青蟲、蚜蟲、尺蠖、紅蜘蛛等,可選用蘇云金桿菌、吡蟲啉、阿維·噠螨靈、啶蟲脒等殺蟲劑滅殺。藥劑應交替使用或混配使用,避免單一用藥造成病蟲產(chǎn)生抗藥性。
絲瓜于1 月播種,3 月移栽,5 月開始采收,每12 d 采收1 次,10 月底采收結束,產(chǎn)量10 000 kg/667 m2,收益約26 000 元/667 m2。絲瓜采收結束后種植2 茬小青菜(西生菜),小青菜(西生菜)產(chǎn)量1 000~1 200 kg/667 m2,收益3 000~3 600元/667 m2。
2.2.1 育苗
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大棚絲瓜栽培可選用山東中綠、優(yōu)比1號、優(yōu)香3號等抗病品種。用40 ℃溫水浸種20~30 h,也可用0.1%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0~30 min,將種子撈出用清水洗凈后晾干,鋪在干布上,再將其置于電熱溫床上蓋上棉被保溫催芽。出芽后溫度控制在30~35 ℃,85%種子出芽后停止加溫,如遇低溫多雨天氣可延長加溫時間。芽長0.5 cm即可播于穴盤育苗,定期噴灑噁霉靈預防苗期立枯病和猝倒病。
2.2.2 田間管理
定植前施農家肥2 000~3 000 kg/667 m2作基肥。2 月下旬3 月初,選晴好天氣移栽,定植株行距為35 cm×70 cm。移栽后地溫仍較低,澆小水濕透即可,不可澆大水。每次采收后澆1次水、施1次肥,追肥以速效肥為主(也可施葉面肥),視土壤肥力一季追施1~2次。以主蔓結瓜為主,及時摘除雄花,人工點花輔助授粉。
2.2.3 病蟲害防治
絲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炭疽病、葉斑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青蟲、跳甲、紅蜘蛛等。霜霉病、炭疽病、疫病可選用58%甲霜·錳鋅80~100 g/667 m2或50%吡唑醚菌酯20~30 g/667 m2加30%溴菌·咪鮮胺40~45 g/667 m2全株噴灑防治,防效可達90%以上,蟲害可選用啶蟲脒、噠螨靈和菊酯類殺蟲劑防治,藥劑應混配使用或交替使用。
絲瓜采收結束后可種1~2茬小青菜。冬季大棚青菜栽培應選用耐寒耐旱、生長速度快、耐低溫不易抽薹的品種,如改良29 青粳菜F1、青菜抗寒一號等。小青菜種植地塊要求土細肥足、溝平無雜草。絲瓜采收結束后,用小型拖拉機在絲瓜架中間耕翻,精細整地后大水漫灌,悶棚5~7 d,殺滅地下害蟲和雜草。施腐熟農家肥1 000~1 500 kg/ 667 m2、復合肥40~50 kg/667 m2作基肥,均勻撒播,視植株長勢追施1~2 次速效肥(尿素)。大棚青菜既怕澇又怕旱,除滴灌、噴灌外,有條件的可采用微灌技術。青菜蟲害主要為菜青蟲,可用1%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10~20 mL/667 m2或1.8%阿維菌素10~12 mL/667 m2噴霧防治,也可用生物藥劑短穩(wěn)桿菌、蘇云金桿菌等防治。
春番茄于上年10月中下旬播種,1月上旬定植;豇豆于3月直播于番茄株間,苗期25~30 d;秋延后黃瓜于7月下旬播種,采用穴盤育苗。早春番茄產(chǎn)量4 000~5 000 kg/667 m2、效益10 000~12 000元/667 m2,豇豆產(chǎn)量3 000~3 200 kg/667 m2、效益6 000~6 400元/667 m2,秋黃瓜產(chǎn)量4 000~5 000 kg/667 m2、效益8 000~10 000元/667 m2。
3.2.1 播種育苗
大棚早春番茄栽培可選用蘇粉8號、金棚1號、朝研粉紅等無限生長型品種。上年10月中下旬播種。溫湯浸種后用紗布包裹種子置于25~30 ℃條件下催芽,50%種子露白后即可播于穴盤內,播種深度1 cm。苗床搭建小拱棚,加蓋棉被保溫。定植前10 d,開始逐漸減少覆蓋物進行煉苗。
3.2.2 田間管理
1 月上旬,秧苗長有5~6 片真葉時定植。定植株行距為35 cm×70 cm,種植密度約4 000 株/667 m2。單稈整枝,第2花序開花后留2~3片葉摘心,植株長至30 cm左右時綁蔓。番茄雖屬于自花授粉植物,但在冬季低溫條件下,宜人工輔助授粉或利用蜜蜂授粉,以提高結果率。也可使用2,4-D 噴花保果,提高坐果率。第1 穗果結果后追施尿素10 kg/667 m2或45%三元復合肥20~30 kg/667 m2,以后每次采收后追施1 次速效肥或腐熟農家肥,以保證養(yǎng)分供應充足。
3.2.3 病蟲害防治
早春番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早疫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白粉虱等。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做好大棚內的保溫和通風降溫、排濕換氣等工作,及時清除病株及老葉殘葉。病蟲害發(fā)生嚴重時,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防治蚜蟲,用50%氯溴異氰尿酸500~750倍液防治莖腐病,用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 500 倍液或枯草芽孢桿菌防治灰霉?。淮笈锿L口安裝防蟲網(wǎng)、大棚內安置黃板,可減少蟲害發(fā)生。
大棚豇豆栽培可選用揚豇40、早豇1 號、寧豇3 號等品種。3 月底在棚內番茄株間直播,苗期適當控水,防止莖葉徒長,開花結莢期追施45%三元復合肥20~25 kg/667 m2。豇豆長有5~6片真葉時開始吊繩、打頂摘心。豇豆病蟲害主要有銹病、葉斑病、根腐病、豆莢螟、潛葉蠅等,應以預防為主,優(yōu)先采用物理防治措施,輔以化學防治措施。及時清理田間落花,注意防治豆莢螟,摘除被害豆莢后及時噴灑氯氰菊酯,10 d噴1次。
3.4.1 育苗
大棚秋黃瓜栽培可選用津研4號、津研5號、津優(yōu)11號等品種。7月下旬采用穴盤育苗,苗期注意防治猝倒病和根腐病,一旦發(fā)現(xiàn)病苗立即拔除,并噴灑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苗床可撒干土或草木灰以降低土壤濕度。秧苗長有3~4片真葉即可定植。
3.4.2 田間管理
秋黃瓜生長前期氣溫較高,大棚覆蓋遮陽網(wǎng)以降低棚內溫度。10月中旬,棚溫降至10 ℃以下時,可加蓋草簾延長結瓜期。秋黃瓜全生育期應嚴格控制溫濕度,并及時整枝摘心,防止莖葉徒長。果實膨大期適當多施磷鉀肥,盛瓜期需保證肥水供應,每10 d追施復合肥15 kg/667 m2。
3.4.3 病蟲害防治
秋黃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炭疽病、枯萎病等。農業(yè)防治措施有選用抗病品種、移栽前進行高溫悶棚、合理調控溫濕度等。苗期和發(fā)病初期,可用60%唑醚·代森聯(lián)1 000~1 500 倍液或75%百菌清100~150 g/667 m2防治霜霉病,用2%春雷霉素150~200 g/667 m2防治枯萎病,用30%溴菌·咪鮮胺42~45 g/667 m2防治炭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