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靜
(橫縣中醫(yī)醫(yī)院 ,廣西 橫縣)
異位妊娠是孕卵著床在子宮外部位的情況,為常見的婦產(chǎn)科危急重癥,其中發(fā)生率最高的為輸卵管妊娠[1]。因受精卵于輸卵管種植所致,以流產(chǎn)、輸卵管破裂、患者急腹痛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一旦確診,盡快住院治療。輸卵管妊娠時間越長,則發(fā)生出血、失血性休克等危險情況的概率越高,甚至可導致患者死亡[2]。對輸卵管妊娠患者實施腹腔鏡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效果確切、安全性高、痛苦少、恢復快等諸多優(yōu)點,患者和家屬對該術式有較高的認可度[3]。自從本院臨床應用腹腔鏡,使得表現(xiàn)不典型的輸卵管妊娠早期診斷率得到了明顯提升,降低了病變對輸卵管的破壞程度,給鏡下保守治療提供了寶貴時間,對保留輸卵管功能、提高輸卵管復通率和妊娠率具有重要意義。另外,腹腔鏡手術能夠同時實現(xiàn)診斷以及治療。兩年中我們應用腹腔鏡行輸卵管妊娠手術治療45例,取得較好的效果,具體內容如下。
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婦產(chǎn)科收治45例輸卵管妊娠患者,均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有41例異位妊娠部位在輸卵管壺腹部(包括2例破裂休克患者),間質部1例,峽部妊娠3例。麻醉方式全部為氣管插管全麻,患者年齡21- 42歲,平均年齡31.6歲,初產(chǎn)婦23例,經(jīng)產(chǎn)婦22例,停經(jīng)33-76d,最短住院5d,最長住院12d,均值為7.5d,出院時間在術后的3-5d,沒有患者發(fā)生并發(fā)癥。
腹腔鏡手術為常用的微創(chuàng)技術之一,很多患者對該術式缺乏了解,因此存在較多顧慮,容易影響情緒穩(wěn)定。為使患者消除顧慮,護理人員首先應當加強對腹腔鏡手術相關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對專業(yè)理論知識、麻醉方法、手術過程等有全面的了解掌握,同時掌握術前準備、術后并發(fā)癥及有效的處理措施等護理知識。結合對患者的心理評估結果,采取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方案,給患者和家屬進行腹腔鏡手術有關知識、注意事項等的講解,給患者多列舉一些治療效果較好的案例,樹立患者的正確認知,使其負性情緒能夠得到緩解、消除,幫助患者樹立良好的治療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以及護理配合度[4]。護理人員面對患者應當表現(xiàn)的真誠、友好、充滿耐心,使患者對治療成功充滿信心,以良好的狀態(tài)配合手術治療。
相較于傳統(tǒng)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的切口小,經(jīng)下腹2-3個穿刺孔進行手術,但皮膚準備不能馬虎,在術前應當根據(jù)手術部位進行備皮,備皮時保持皮膚處于緊繃狀態(tài),以防對皮膚造成損傷,第一穿刺孔在臍輪上緣,應當將臍孔內污垢用松節(jié)油棉簽輕輕擦除,然后用碘伏棉簽擦凈,操作時應當輕柔,避免對皮膚造成損傷,防止感染。囑患者術前8h禁食,術晨禁食水,以防術中麻醉導致嘔吐等。術前應當避免進行灌腸,以防導致腹壓升高而造成輸卵管破裂出血。
為促進患者適應術后護理和康復,對并發(fā)癥預防措施進行指導,講述術后護理需要,如監(jiān)測生命體征、去枕平臥的重要性,進行飲食和營養(yǎng)指導,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訓練和有效咳嗽方法,保護傷口的方法,術后早期活動的方法、益處等。
立即平臥位,給予吸氧、禁食、保暖,迅速建立靜脈通道以便輸血、輸液,完善術前準備,將患者立即送手術室。
將患者頭偏向一側,去枕平臥6 h,腹部利用腹帶加壓包扎[5]。使其呼吸保持通暢,禁食水,術后6h調整為半臥位,可進流食,及早禁食有助于患者胃腸功能及早恢復。飲食原則應當為低脂、半流質,每次食用量控制在較少的量,可增加飲食次數(shù),防止食用豆制品、牛奶等產(chǎn)氣類食物,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需要接受一側輸卵管切除術或是進行盆腔粘連分離術,則在術后肛門排氣后才可以食用軟質飲食。
腹腔鏡手術在氣管插管全麻下進行,將患者平安送回病房之后,護士、麻醉師跟病房護士需要對患者進行全面交接,使病房護士對患者的手術情況有全面了解。腹腔鏡手術需要建立CO2人工氣腹,術中吸收大量的CO2,造成高碳酸血癥,且該情況會持續(xù)一段時間,因此應當指導患者加快呼吸,吸取更多的氧氣,盡快將體內積聚的CO2排除出去。手術結束6h之內,對各項生命體征定時測量,1h/次,指導患者病情維持穩(wěn)定狀態(tài)。術后24h內對患者的穿刺孔需要加強觀察,看是否發(fā)生切口滲血、血壓及心率異常等情況,如果患者有出血傾向存在,應當馬上告知醫(yī)生進行有效處理[6,7]。
術后加強對各種管道的護理(如尿管、輸液管等),保持通暢。術中給患者插入導尿管,于術后8 h后將其拔除后指導患者下床活動,這會有效防止患者發(fā)生尿潴留。接受一側輸卵管切除術、盆腔粘連分離術的患者,術后要放置1根腹腔引流管,對其妥善固定,保證引流通暢,對引流液的顏色、性狀、量加強觀察,并做好護理記錄。術后1-2d引流量逐漸減少,3-5d拔除引流管。
術后24h之內是穿刺孔出血的高發(fā)期,為此,在將患者送回病房之后,應當對其穿刺孔敷料情況加強觀察,看有無滲血、皮膚淤血腫塊等異常情況發(fā)生,若穿刺點敷料滲血,應當馬上更換紗布,實施壓迫止血。本研究患者手術結束均使用l號絲線對穿刺孔縫合1針,沒有患者出現(xiàn)穿刺孔出血情況。
腹腔鏡手術需要在密閉空間進行,需要向患者體內沖入CO2氣體,建立人工氣腹,從而形成術野。氣腹壓力通常在11-13mmHg左右,若氣腹壓力過高,手術時間過長,手術操作完成后尚未排空氣體,則可能導致患者發(fā)生術后腹脹、肩背酸脹痛等并發(fā)癥。對于發(fā)生此種情況的患者,術后低流量吸氧,協(xié)助患者勤翻身,取舒適體位,鼓勵病人在床上坐起,讓CO2氣體上升,從而使其呼吸困難、氣促等癥狀緩解,手術后可在腹部輕加壓,使CO2氣體排出,肩痛者指導患者膝胸臥位或抬高臀位,使CO2氣體上升入盆腔聚集,減少對隔肌的刺激。在腹膜將氣體吸收后癥狀會消失。由于腹腔鏡創(chuàng)傷小,疼痛輕,本研究沒有患者在術后使用止痛劑。
全部患者手術時間35-115min,術后住院時間3-5d,術后第1d即可拔除導尿管并能下床活動。腹腔鏡術后恢復良好,無術中中轉開腹、術后感染、出血及護理并發(fā)癥。
臨床典型的輸卵管妊娠,有閉經(jīng)史、腹痛、腹腔內出血、hCG陽性等改變即可診斷。但如果患者的癥狀不典型,則常常會延誤診斷及治療的最佳時間,尤其對孕7周之內的輸卵管妊娠,經(jīng)腹式B超的確診率不到50%,因此對高度可疑的病例,除了進行陰道超聲檢查,腹腔鏡檢查也能幫助確診。腹腔鏡可以對異位妊娠位置、與周圍臟器關系進行準確確定[8]。隨著顯微外科以及腹腔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在輸卵管妊娠患者中采取腹腔鏡手術具有操作簡便、創(chuàng)傷輕、痛苦小、安全有效、住院時間較短、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為輸卵管妊娠的首選診療方法。而加強對患者術前術后的護理干預,可以讓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療和護理,給良好手術效果的取得創(chuàng)造較好的條件,且還能夠盡可能保護患者的生育功能。由此可見,輸卵管妊娠患者采取腹腔鏡手術方法的效果顯著,安全有效,患者滿意度高,能夠提升醫(yī)療及護理服務質量,并取得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及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