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孝柱,王德群
(1.安慶醫(yī)藥高等??茖W校藥學系中藥教研室,安徽 安慶 246052;2.安徽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安徽 合肥 230012)
南沙參和北沙參臨床應用較常見。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guī)定南沙參來源為桔??浦参镙喨~沙參Adenophoraterpaphylla(thunb) fisch.或沙參Adenophorastrictamiq.的干燥根,而北沙參來源為傘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littoralisfr.Schmidermiq.干燥的根[1]。南沙參質地輕,其最顯著的形態(tài)特征是根特別松泡似肺[2-3]。而北沙參的根特別沉重,因其產于北方沿海地區(qū)沙土,被稱為北沙參。南沙參偏于清肺、祛痰、止咳,用于治療肺熱陰虛所致的燥咳、痰少、痰枯。北沙參長于補肺氣,養(yǎng)胃陰,用于治療熱病傷津引起的口渴、口燥、舌干等癥,還可配伍其他中藥,治療心肌病、心律失常等心腦血管疾病及肝部疾病、糖尿病、中耳炎等[4-6]。
筆者通過梳理歷代本草著作、實地調查以及咨詢專家等研究方式,從歷史、資源、療效角度,對沙參進行本草考證,為沙參使用提供本草學依據。
1.1 南沙參藥用歷史考證 南沙參最早出現在周代《詩經·小雅·瓠葉》:“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盵7]《范子計然》云:“白沙參”[8]?!渡褶r本草經》曰:“一名知母”[9]?!秴瞧毡静荨芬惨浴鞍咨硡ⅰ睘槊?,并另新增6名:“苦心、志取、虎須、白參、識美、文虎”[10]?!睹t(yī)別錄》新增1名:“文?!盵11]?!侗静萁浖ⅰ吩疲骸按松硡⒉⑷藚?,是為五參,又有紫參、牡蒙,各是一物,非異名?!盵12]《新修本草》云:“紫參、牡蒙,各是一物,非異名?!盵13]紫參、牡蒙是新增的一個藥?!侗静菥V目》以“沙參”為名,并另新增1名,曰:“沙參白色,宜于沙地,故名。其根多白汁,俚人呼為羊婆奶?!盵14]《得配本草》:“一名鈴兒參”[15]。
1.2 北沙參藥用歷史考證 北沙參名稱最早出現在1624年《本草匯言》:“用真北沙參作丸,或作膏?!盵16]這與王健[17]、陸維承[18]、祝之友[19]的考證結果一致。
1.3 小結 通過沙參用藥歷史本草考證可以看出,南沙參最早出現在周代,1624年首次出現北沙參。與北沙參比較,南沙參用藥歷史更為悠久。
筆者通過實地調查、查閱文獻[20-21],并咨詢有關專家,發(fā)現作為南沙參的中藥資源有18種,北沙參1種;南沙參、北沙參的藥用植物及分布,見表1。
2.1 南沙參藥用品種比北沙參多 從藥用植物種類來看,南沙參有18種而北沙參只有1種,說明南沙參的中藥資源儲備豐富,有多種替代品。
2.2 南沙參分布比北沙參廣 從分布來看,南沙參分布全國20多個省市,而北沙參只分布于8個省市,南沙參分布廣,資源更為豐富。
3.1 南沙參功效考證
3.1.1 解毒功效 《神農本草經》認為其“主血積,驚氣”,治療肺瘀血有效?!度杖A子本草》認為,其治“一切惡瘡疥癬及身癢排膿,消腫毒”[22]?!端幤坊x》認為,其“主治腸紅下血久者;血積驚煩,心腹結熱”[23]?!睹}藥聯珠藥性考》認為,其“味苦性涼,清胃瀉火解毒”[24]。
3.1.2 止痛功效 《名醫(yī)別錄》認為,其“療胃痹心腹痛,結熱,邪氣頭疼,皮間邪熱”?!端幮哉摗氛J為,其“能去皮肌浮風,疝氣下墜”[25]?!度杖A子本草》認為,其治“一切惡瘡疥癬及身癢排膿,消腫毒”。
3.1.3 清肺熱、補肺陰功效 《神農本草經》認為,其“除寒熱,補中,益肺氣。久服利人?!薄睹t(yī)別錄》認為,其治“皮間邪熱”?!度杖A子》認為,其“補虛,止驚煩,益心肺”?!夺t(yī)學啟源》認為,“肺熱者用沙參,取其味甘也”[26]?!稖罕静荨氛J為,其“味甘微苦,厥陰本經之藥,又為脾經氣分藥。微苦補陰,甘則補陽。沙參性寒,補五臟之陰”[27]?!侗静菥V目》認為,“沙參甘淡而寒,其體輕虛,專補肺氣,因而益脾與腎”。《本草品匯精要》認為,其“味苦,性微寒,泄。氣薄味厚,陰也。主清肺熱,除驚氣”[28]。《藥品化義》認為,其“屬陰中有微陽,體輕色肉白色皮淡黃,氣和,味微苦,性涼,能升能降,力清肺,性氣與味俱輕,入肺肝二經。主治久嗽痰逆,鼻塞熱壅,皮膚瘙癢,失血病久”。《本草經解》認為,其“氣微寒,稟天初冬之水氣,入足少陰腎經”[29]?!睹}藥聯珠藥性考》認為,其“味苦性涼,止嗽寧肺”。1977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記載其功效、主治為“潤肺、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黏、口燥咽干”[30]。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記載其功效、主治是“養(yǎng)陰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氣,用于肺熱燥咳、陰虛勞嗽、干咳痰黏、胃陰不足、食少嘔吐,氣陰不足、煩熱口干”。
此外,古代本草中記載南沙參還有其他功效。如《藥性論》謂其“治常欲眠”,表明其能養(yǎng)心安神,疏肝解郁養(yǎng)肝氣?!稖罕静荨氛J為,南沙參“補五臟之陰”。《本草經解》記載其“味苦無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陰心經”,說明其能清心火,除煩熱?!睹}藥聯珠藥性考》認為其“清胃”,說明南沙參具有清胃火養(yǎng)胃陰的功效。
3.2 北沙參功效考證 《本草從新》認為,北沙參“甘苦微寒,味淡體輕。專補肺陰,清肺火。治久咳肺痿,金受火刑者宜之,寒客肺中作嗽者勿服”[31],表明其善清肺火,治療肺熱咳嗽。1977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記載其功效、主治是“潤肺止咳、益胃生津,用于肺燥干咳、熱病傷津口渴”。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記載其功效、主治是“養(yǎng)陰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熱燥咳、勞嗽痰血、胃陰不足、熱病津傷、咽干口渴”。
3.3 小結
3.3.1 南沙參功效比北沙參廣 從沙參功效的沿革考證來看,南沙參主要有13種功效,即清心火、除煩熱、解毒、補肺氣、養(yǎng)肺陰、清肺熱、祛風止痛、養(yǎng)心安神、疏肝解郁、祛風殺蟲、燥濕止癢、降肺氣、養(yǎng)肝陰;而北沙參只有清肺火、治療肺熱咳嗽的功效。南沙參功效多于北沙參,說明南沙參主治病癥更多。
3.3.2 南沙參功效增加幅度比北沙參大 從1977年版、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功效主治對比來看,南沙參的功效從3個增加至6個,主治從4個增加至11個;而北沙參的功效始終是2個,主治從2個增加至5個。南沙參的功效主治增加幅度大于北沙參。
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收載沙參、杏葉沙參和無柄沙參為南沙參的原植物,擴大南沙參藥用基原。從調查的南沙參藥用植物來看,占調查樣品比例超過10%的有沙參、杏葉沙參、無柄沙參3種沙參。建議今后可將其作為沙參來源的后備藥材。
沙參、輪葉沙參資源量較前5年呈減少趨勢,為了南沙參資源可持續(xù)利用及保護,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收載沙參、杏葉沙參和無柄沙參為南沙參的原植物,擴大藥原,防止沙參和輪葉沙參資源耗竭。
建議有關部門做好北沙參野生種資源保護,建立珊瑚菜種質資源庫。北沙參供應完全靠栽培,野生資源非常少,一旦栽培品種出現退化等問題,該藥很難后續(xù)利用。因此,建議進行北沙參野生撫育栽培研究,有必要建立北沙參野生種資源保護區(qū)以及珊瑚菜種質資源庫,防止北沙參滅絕。
建議臨床醫(yī)生在選清肺熱、養(yǎng)肺陰中藥時,以南沙參為主,輔以北沙參。從歷史、資源、功效3個方面來說,南沙參優(yōu)于北沙參。因此,臨床醫(yī)生在選藥時,應重視歷史、資源、功效等因素,清肺熱、養(yǎng)肺陰時以南沙參為主,輔以北沙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