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祿剛
摘? 要:高中階段是個人學習生涯中的重要學習階段,同樣其也是培養(yǎng)高素質(zhì)與創(chuàng)新拔尖人才的基石階段。人們對高中階段學生的教育與成長給予了很大的重視與期待,故對高中階段學生的教育與管理工作應慎之又慎。班主任在學生的教育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對班主任管理對策展開論述,旨在對管理行為的有效性,進行多元多樣的探索。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
有效的班級管理是學生健康成長、班級氛圍和諧、優(yōu)秀學生不斷涌現(xiàn)的重要前提。班主任是班級管理中的引領者、組織者、共建者,在建構優(yōu)秀班集體的過程中發(fā)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應有效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搭建和諧共生、積極向上的班級發(fā)展平臺,以此促進每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使學生逐步形成適應個人終生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根據(jù)多年實踐與研究,本文嘗試從以下幾方面給班級管理提出建設性意見,希望能夠為一線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參考。
一、班級管理的“目標制定”
科學有效的班級管理目標制定,可以全面提升所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覺性與主動性。結合相關實踐數(shù)據(jù)可發(fā)現(xiàn)班主任自身擁有的管理能力、風格以及制定出來的目標,對班級學生的戰(zhàn)斗力和凝聚力都有著較為直接的影響。在新課改進程不斷深化的情況下,班主任需要對自身的教育理念進行必要的更新與升華,且對班級管理思路與方式進行必要的調(diào)整,通過對一些班集體目標制定來更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深入挖掘?qū)W生潛能,引導學生形成必備品格和正確的價值觀。在對教學管理目標制定的過程中,班主任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第一,對于學生的整體意愿給予足夠的重視,只有充分考慮到班集體之中的每一個成員的感受才能使制定的目標更好得到學生們的認同,這樣對促進教學管理工作的長期有效進行也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第二,結合實際情況對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進行有效的結合;第三,教師在對教學管理整體目標進行制定之后需要將其具體的分解成多個小目標,并且給學生們授予一定的自主權,對學生參與管理工作的積極性進行必要的鼓勵,通過這樣措施來提高教學管理工作的科學性與可操作性
二、班級管理的“有效溝通”
平等、和諧、友愛、向上的班風建構過程中,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是實現(xiàn)該目標的前置條件。具體實踐,其一,班級管理活動中,班主任首先做到“公平”對待班級每一位同學,杜絕態(tài)度差異化、特殊化。在師生平等、有效溝通過程中,班主任才能獲取班級管理時效性信息,從而有利于教師針對性、層次性、根本性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等方面面臨的問題,達到育人與提升班集體的雙重目標。其二,有效的溝通,是師生和諧共生的橋梁。班主任要做好與學生的單獨溝通工作。在單獨交流的過程中,應減少外界因素的干擾,引導學生說出真實的個人想法、學習困惑、生活情感等。教師要善于傾聽學生的真情實感,基于共情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觀點與行為。在準確了解學生心理的前提下,引導學生走出學習、生活的困境。其三,高中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在選擇與高中生溝通時,應該選擇適宜的場景,進行雙方對話,不能心血來潮,毫無準備。應該選擇能夠讓學生放松的場所。時間上最好不要選擇課前與課后的時間段,因為師生都會有緊迫感。盡可能地選擇節(jié)假日、值日的時間段或放學后。當班主任采取針對性對某學生進行談話,可以與學生同路,進行友善自如的交流,讓環(huán)境因素沖淡老師找學生談話的目的性,在如同朋友、家人的聊天中,達到溝通的目的。
三、班級管理的“紀律與文化”
班級建設不能缺失紀律與文化。紀律嚴格落實,能更好地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優(yōu)良的班級文化潤物無聲,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建立班級紀律與文化,是提高班集體凝聚力與戰(zhàn)斗力的重要途徑。首先,在班級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過程中,應該是師生共同參與。在共同制定規(guī)則的過程中,讓學生有切身體會:我們有權制定規(guī)則,也有義務遵守大家共同制定的規(guī)則。其次,師生共同參與制定的過程中,也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管理思想,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尊重、欣賞每一位學生,進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與自尊心。師生的和諧共存的氛圍,也會顯著提高每一位同學對班集體的歸屬感。另外,班主任應充分發(fā)揮班委會、課代表團隊等班級團隊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制度化、民主化管理班級,從而提高班級的紀律與凝聚力。班級文化是班級的靈魂所在,一個班集體離不開優(yōu)秀的班級文化的熏陶與支撐。班級文化的健全,是學生健康成長與全面發(fā)展的催化劑。高中班主任應該擁抱時代的變革與發(fā)展,積極探索與構建具有鮮明特色的班級文化。如開設“文明禮儀知識”競賽活動、研究性課題學習活動、小組式社會調(diào)查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滿足學生各方面、各層次的需要,從而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涉及諸多方面,需要專業(yè)化的發(fā)展。我們不僅要嚴格夠執(zhí)行學校的相關要求,還要積極作為,做好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在此基礎上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優(yōu)秀班集體的形成,需要班主任認真研究學生、了解學生,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發(fā)展機會。要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充分發(fā)揮班委會團隊、課代表團隊等班級團隊的作用。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各種主題活動,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學會學習,健康生活,既有科學精神又富含人文底蘊,勇于責任擔當又注重實踐創(chuàng)新,逐步形成適應個人終生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陳理智.高中班主任學生管理中德育教育探討[J].考試周刊,2018(92):179.
[2]? 王春波.新課程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初探[J].考試周刊,2018(86):185.
[3]? 王基合,冷慧穎.新時期高中班主任提高班級管理方法探究[J].華夏教師,2016(6):94
[4]? 施皓,張菲,李燕.如何有效提升高中班主任的管理藝術[J].人生十六七,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