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偉
【摘要】目的 討論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內科治療臨床效果。方法 將于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間本院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等額隨機法分為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治療)與研究組(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療)各54例,評判標準:治療效果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結果 研究組治療有效率的92.5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7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22.2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1.8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給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療利于提高其病癥治療有效率,降低其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效果;并發(fā)癥
【中圖分類號】R54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0..02
急性心肌梗死屬于臨床中屬于高發(fā)性心血管病癥,多由患者冠狀動脈出現(xiàn)缺氧缺血現(xiàn)象而致使心肌細胞壞死所致,該病癥病情發(fā)作緊急,給患者帶來的損傷很大,若未能及時給予患者有效的藥物治療,將增加死亡機率,所以,如何給予患者該病癥患者及時有效的治療十分關鍵[1]?;诖?,本文對本院收治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療后的效果進行了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于2018年4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等額隨機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54例,已排除合并嚴重性并發(fā)癥、精神類疾病及治療依從性較低患者。基本資料:對照組中男30例,女24例;平均年齡(63.5±5.4)歲,梗死部位:前壁有21例、下壁有19例、心內膜下心肌梗死有14例;研究組中男28例,女26例;平均年齡(63.9±5.8)歲,梗死部位:前壁有22例、下壁有19例、心內膜下心肌梗死有13例,各一般資料無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治療,包括有給予患者吸氧治療;25 mg的美托洛爾片進行口服,每日2次;300 mg的拜阿司匹林腸溶片進行口服,每日1次,氯吡格雷(波立維)75 mg,日一次,后期可結合患者病情恢復情況逐漸降低拜阿司匹林腸溶片用藥劑量,保障最少劑量為每日100 mg。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療,即將150萬U的尿激酶與10 mL的生理鹽水進行溶解,而后再將溶解后藥液加入至劑量為100 mL的生理鹽水中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保障在30 min完成靜脈滴注治療,溶栓治療結束12h后給予患者5000 U的低分子肝素鈣進行注射。
兩組患者共接受治療14日,且均接受全面化護理干預,包括有心理護理、健康教育以及飲食護理等。
1.3 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為治療效果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治療效果中顯效表示治療后患者各項機體指標均得到明顯改善,癥狀完全消失;好轉表示治療后患者各機體指標及臨床癥狀得以好轉;無效表示治療后患者各機體指標及臨床癥狀改善不明顯或無改善[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P值用SPSS 22.0軟件計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用x2計算,統(tǒng)計學差異評判標準為:P<0.05。
2 結 果
2.1 治療效果比較
對照組54例患者,其中顯效的有28例,好轉的有14例,無效的有12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7.78%;研究組54例患者,其中治療顯效的有33例,好轉的有17例,治療無效的有4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2.59%,研究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22.2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1.8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現(xiàn)階段,隨著人們生活壓力的增加及不良生活習慣缺乏,必要的身體鍛煉意識,致使急性心肌梗死病癥患病率不斷升高,該病癥具有病情兇險以及發(fā)病速度較高的特點,病情發(fā)作時易誘發(fā)患者出現(xiàn)心律失常、休克以及心力衰竭等不良并發(fā)癥,若未能及時有效治療,還將直接造成患者產生心肌壞死等不良現(xiàn)象,導致嚴重威脅到其生命安全[3]。
目前,臨床上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病癥的主要手段為急診PCI及藥物治療,搶救治療該病癥患者最重要工作為在最短的時間內開通患者梗死血管,挽救瀕死心肌,提高其心肌冠狀動脈灌注能力,進而挽救其生命。本次研究中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病癥時常規(guī)治療所用藥物包括有美托洛爾、氯吡格雷以及拜阿司匹林,這些藥物均有改善機體血液循環(huán)性的治療功效。另外,本次研究中還在急性7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了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療,此項治療實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在最短時間內實現(xiàn)對患者機體內纖維蛋白凝塊的降解,同時,該藥物還可降解患者心臟部位血液循環(huán)中的凝血因子,以此提高其血液循環(huán)性,改善心肌細胞缺氧及缺血癥狀,進而對患者臨床癥狀及各機體指標進行緩解[4]。予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內科治療期間,應加強對其體征指標的關注,要求其絕對臥床休息,此外,還應給予其強心劑以及利尿劑等藥物來抑制體內固醇類藥物的合成,改善其心臟功能。本次研究結果中研究組治療有效率的92.5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78%,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22.2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1.85%,提示與單純性給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規(guī)治療相比,在此基礎上加用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療利于增強病癥治療效果,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機率,其中研究組治療有效率的92.59%與程協(xié)慧[4]在其文獻中試驗組患者所取得總有效率的93.33%相差不大,說明本次研究結論科學性值得信賴。
總結:給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療利于提高其病癥治療的有效率,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健康,治療安全性高,且降低其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 付文麗.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內科治療臨床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04):222.
[2] 袁鵬超.心血管內科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探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9,11(36):99-101.
[3] 林 麗.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內科治療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10):34-35.
[4] 程協(xié)慧.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內科治療臨床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20,11(05):74-76.
[5] 葉素榮,嚴聰吉,張德波.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內科治療臨床體會[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5,(17):77-78.
[6] 胡春蘭,楊澄周.對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內科規(guī)范治療的臨床研究[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6):1077,1122.
[7] 王 猛,成 婭,劉 敏.急性心肌梗死在心血管內科治療的臨床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1):51-52.
[8] 雷 柯.淺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心血管內科治療的方法和效果[J].轉化醫(yī)學電子雜志,2014,(5):33-34.
[9] 朱繼紅,汪硯雨.阿托伐他汀治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療效及對血脂水平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8):1582-1584.
[10] 楊海鶴.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內科治療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36):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