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我國新課程改革制度實施以來,高中語文閱讀課堂有了煥然一新的變化。深度學習視域下,教師通過貫徹新課程改革中的教育理念,深入挖掘語文閱讀中能與學生產生共鳴的興趣點,讓高中生閱讀不管是在閱讀技巧還是知識掌握能力方面都有了顯著的提升。主要針對高中語文閱讀中的評價教學進行分析,進一步優(yōu)化閱讀教學水平,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語文;深度學習;閱讀教學;評價
新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學提出了針對性的要求: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突出語文學科對學生的情感表達方面的重要意義,主要強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的知識認同與體驗。鑒于此,高中教育要在語文的閱讀教學課堂中引導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并將自己對作品的理解與感受以評價的方式表達出來,并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對閱讀作品的知識掌握和情操陶冶。
一、教師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xiàn)及達成目標的評價
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評價具有以下特點:
(一)教師的評價要有導向性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評價會對學生學習效率產生重要的影響。在這里,教師的評價不能一味地進行夸獎或是責問,而是要以學生的認知和閱讀內容為基礎,對學生進行“激勵式”評價,為學生指出探究性解讀文本的方向,讓學生的閱讀學習在錯誤的閱讀認知中增強深入分析的信心,在正確的閱讀理解中激發(fā)潛力,讓閱讀變得更有針對性。
(二)教師的評價要有適時性
我們對文字進行閱讀,就是和作者進行心靈對話的過程。之所以每個人閱讀的效果不同,是因為一個人的生活閱歷和對知識的積累都會影響對作品的理解方向。比如,在高中生進行閱讀時,時常會因為自己的“靈光一閃”而對作品產生一些“感同身受”,這種感同身受對更深層次地加深閱讀理解非常重要。因此,教師在閱讀課程中要及時對學生這種“思想的火花”進行及時的評價,促進學生在閱讀中的思考,增強閱讀效果。
二、學生主動地對課堂教學中教師活動的評價
(一)真正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主體
在高中閱讀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評價通常是以教學目標為基礎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同樣可以“反轉”角色,以學習主體的身份對閱讀活動進行評價。如此做法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的自發(fā)性和自主性,并通過“課堂小主人”的身份,充分挖掘自身的閱讀潛力,增強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
(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以生為本”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學生不再是被動的聽從者,教師也從“高高在上”的講臺上“蹲”下身來,和學生保持平等的位置,引導學生積極對待閱讀思考中所誘發(fā)的各種想法和靈感。學生在“樂學”的教學環(huán)境中,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讓閱讀研究更加事半功倍。
(三)有利于教師及時調控,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全員參與”的閱讀評價教學中,為學生構建了良好的交流氛圍。學生對閱讀中的各種意見都被積極地擺在了明面上,然后,教師再對其中積極或消極的想法開始因勢利導地及時解決,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導向性。
三、學生主動地對課堂教學中其他學生活動表現(xiàn)的評價
在深度學習視域下的閱讀評價下,教師將教學轉變成以學生為主體的積極互動的課堂。學生在開放寬松的氛圍中,可以交流自己的閱讀想法,并在教師對自己的評價中增強競爭意識,在相互評價中學習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對閱讀與學習的積極性。
舉一個教材中的閱讀例子:在魯迅小說《祝?!分?,教師在完成教學之后可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和討論:“到底是誰殺了祥林嫂?”以辯論的方式,將課堂分為正方和反方,正方觀點可以是“自己的懦弱無作為而自殺”,反方觀點則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各種擺事實講道理。比如周邊居民對她的冷漠、“我”對她的不回應、當時禮教環(huán)境的束縛等等。最后,教師要對辯論賽進行最后的總結“誰是誰非已經不再重要,這不僅僅是一個女人的悲劇,更是時代給予她們的悲慘命運”。
四、結語
新課程標準中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為高中閱讀課堂增添了各種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將深度學習的閱讀評價應用于課堂,發(fā)揮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達到全面的“以評促教”。并且,在寬松開放的閱讀環(huán)境中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對閱讀感想的表現(xiàn)能力,促進學生發(fā)展的目的。深度學習視域下的閱讀評價對教師的成長、學生的發(fā)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的評價模式,值得高中語文閱讀課堂進行更大程度的形式開發(fā)和應用。
參考文獻:
[1]辜向東,林禹宏,劉珂彤.CSE閱讀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評價中的有效性及影響因素[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7):63-68.
[2]姚晶晶.閱讀,是對關系中“人”的閱讀:談校本主題閱讀對高中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語文天地(高中版),2019(6):51-52.
[3]張翹楚.形成性自我評價在改進高中生英語閱讀元認知策略中的實驗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9.
[4]王永花.深度學習理論指導下的混合學習模式的實踐與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3(4):73-77,82,96.
[5]王秀云,宓寧寧.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深度學習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6):78-79.
作者簡介:尚文輝(1987.2.21—),女,漢,甘肅敦煌人,碩士研究生,中級教師,甘肅省敦煌市敦煌中學語文教研組,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育。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