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佳玉 肖小亮 周向紅
[摘 要]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線上教學憑借其在時空上的獨特優(yōu)勢,日益被人們所接受。高校是教育活動的重要主體,主要以線下教學為主,而由于學習方式的多元化發(fā)展,線上教學的重要性日益突顯。當前,大多數學生和教師對線上教學一時難以適應,線上教學面臨部分地區(qū)基礎網絡設施滯后、師生社會交互阻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足、學校教學評價方案不合理等一系列的問題。通過對在校大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分析當前高校在線教學所面臨的問題,并結合調研結果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線上教學;高校教育;調查問卷
[作者簡介]賓佳玉(1999—),女,湖南長沙人,湖南科技大學商學院2017級經濟學專業(yè)本科生;肖小亮(2000—),女,湖南邵陽人,湖南科技大學商學院2018級電子商務專業(yè)本科生。
[中圖分類號] G64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45-0-02[收稿日期] 2020-05-25
一、引言
線上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集中學習的形式,不受時間和地點制約,為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提供了更加便利和多樣的選擇。線上教學的推進有利于學生迅速開展學習,提供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有利于推動知識共享。為了更好地了解當前高校線上教學所面臨的問題,進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本文對線上教學的主要參與者—在校大學生發(fā)放并回收了一定數量的調查問卷,并對所得結果進行總結分析。
二、調查問卷設計思路
本次調查問卷向在校大學生總共回收了373份有效問卷,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及大四學生占比分別為20%、34%、41%和5%,涉及不同學院不同專業(yè)的不同學生。此次線上教學問卷共有12道題,分為三部分,分別為客觀情況,對比分析及主觀分析,如表1所示。
三、問卷調查結果及問題分析
1.長時間接受線上教學,引起視覺疲勞。長時間開展網上教學,容易使學生產生視覺疲勞,造成平均視力水平下降。調查顯示,自上半年開學以來,各年級平均網上授課時間為3~5小時,若再加上學生完成網上測試及自身休閑娛樂的上網時間,平均使用電子設備時間遠遠超出了以往水平,不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
2.部分地區(qū)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備,影響線上教學的有效展開。實施線上教學必須要配置相關的基礎網絡設備,一方面需要手機、電腦等硬件設備,另一方面,便捷的地域網絡信號也必不可少。根據調查結果,68.42%的受訪學生利用電腦進行學習,但是對于部分家庭收入條件較差的學生來說,當前所擁有的硬件設備并不能很好地滿足上網課的需求,進而影響教學工作的展開。其次,當前我國的移動網絡信號并沒有實現全面覆蓋,13%的受訪學生反映其所在地區(qū)的移動網絡信號勉強滿足其線上教學的需求,對于少數偏遠地區(qū)而言,線上教學很難有效地展開。
3.學生專注度、學習主動性大打折扣,學習效率較低。將學生在線教學的學習狀態(tài)與線下教學進行對比,如表2所示,線上教學的學習效率較低。開展線上教學,師生交流互動有限,如果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較差,聽課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也無法及時提醒與制止,這樣的教學效果注定很差。其次,課后反饋效果不佳,授課教師布置了線上作業(yè),但學生課后很容易敷衍、抄襲或者借助搜題軟件完成任務,這樣的課后反饋是無效的。
4.線上教學方式比較混亂。自開展線上教學以來,出現了大量的線上教學軟件及網站,盡管滿足了當前開展在線教學的需求,但眾多的授課軟件及網頁的出現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當前有關行業(yè)的混亂,如表3所示,自線上教學開展以來,大部分學生需要下載或注冊至少三個以上的軟件或網頁,學生和教師選擇有效授課軟件的難度加大。授課方式也多種多樣,學習者需要不斷調整自身學習方式。
當在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進行選擇時,91.2%的受訪學生都更傾向于線下教學,主要原因是線上教學學習積極性較差、效率較低、網絡課堂紀律混亂等。但是,大部分受訪者也認為線上教學有不受時間地點約束、授課資源豐富等不可替代的優(yōu)點。
四、不同主體視角下線上教學的對策建議
1.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領導者,政府部門應充分發(fā)揮其領導及監(jiān)管作用,一方面積極落實有關政策及措施,并完善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如積極推進移動網絡信號的全方位覆蓋、對貧困學生給予救濟與補助等。另一方面要加強監(jiān)管,特別是線上教學展開后,要對有關主體,如線上教學平臺運營商,進行有效的監(jiān)管,維護市場秩序,保持社會穩(wěn)定。
2.線上教學運行企業(yè)。隨著線上教學的大規(guī)模展開,線上教育提供商獲得了一系列極佳的發(fā)展機會,一方面在享受線上教學帶來的發(fā)展紅利的同時,有關企業(yè)也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與完善自身功能,滿足不同線上教學主體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強自身監(jiān)管,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兼顧社會責任,推動線上教學行業(yè)的有序發(fā)展。
3.高等院校。首先,高等院校應當構建靈活的教學組織,在原有傳統(tǒng)教學管理模式下創(chuàng)新管理方針,以幫助提高學生與老師的交互學習;其次,加強與相關企業(yè)以及政府的溝通,為學生保證良好的網絡教學條件以及充足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另外,增加教師網絡教學指導培訓,幫助教師快速適應網絡教學方式,規(guī)范網絡教學管理;最后,要基于情感體驗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4.教師。作為在線教學的重要指導角色,自身快速適應網絡教學模式,提升技術能力是首要對策。同時在開展線上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技術中介的在線學習活動設計,提高學生在線學習的積極性,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而不是將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一概用于線上教學中。另外,作為高校學生培育的主角,應當盡可能參照高校學生心理特征以及學習能力,注重以學為中心,倡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并且給予學生一定的人文關懷。
5.學生。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知識吸收的主體,面對教學方式的巨大變化,自身應當積極做出改變。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加強自我約束力,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調節(jié)自身學習情緒,充分利用互聯網學習的便利性提高知識認知,并且控制不沉溺于網絡中。
五、結論
通過對高校各年級階段學生進行抽樣調查了解現階段高校在線教學現狀,最終得出目前高校在線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幾大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研究從政府、企業(yè)、學校、教師以及學生五個不同主體視角分別給出不同的解決方針,對高校在線教學的開展從技術端、指導端以及學習端不同層面提供系統(tǒng)建議,促進高校在線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黃榮懷,張慕華,沈陽,等.超大規(guī)?;ヂ摼W教育組織的核心要素研究—在線教育有效支撐“停課不停學”案例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20,41(3):10-19.
[2]胡小勇,徐歡云,陳澤璇.學習者信息素養(yǎng)、在線學習投入及學習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20(3):77-84.
[3]王乃寧.在線教學呼喚“一校一策”[N].江蘇教育報,2020-05-08(02).
[4]王爭艷,王爽,李永強.在線開放課程建設中的信息化教學改革及應用分析[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7):265.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Online Education in Colleges
BIN Jia-yu, XIAO Xiao-liang, ZHOU Xiang-hong
(Business School,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Hunan 4111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online teaching is widely accepted because of its unique advantage in time and space. Colleges are the main body of education, mainly offline teaching, and online teaching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due to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learning methods. At present, most students and teachers have a hard time adapting to online teaching, online teaching is faced with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the lag of basic network facilities in some areas, the interruption of social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insufficiency of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the irrationality of school teaching evaluation schem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online education in colleges by giving out questionnaires to college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pertinent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survey results.
Key words: online teaching; higher education; questionn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