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茂
【摘 要】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在高中教學過程中是一項重點和難點。一些學生從初中升到高一覺得數學難度的提高一時不能適應。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提出,要求學生要全面發(fā)展,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重視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提高對數學教學的重視。很多高中數學知識和初中數學知識都有關聯,教師要幫助學生做好課程的銜接,幫助學生適應高中數學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數學能力。本文通過對高一年級數學教學中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提高高一數學教學效率的方法。
【關鍵詞】高一數學;教學效率;提高;方法
高一年級的數學內容,是學生從初中升學高中的重要轉折點,經常聽到高一同學感嘆高中的數學課程比較難。高一年級的數學內容在整個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發(fā)揮著關鍵作用,在高一年級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能力才能夠為之后的學習打下基礎。作為高中數學教師要幫助學生度過升學的過渡階段,幫助學生建立學習信心,做好初中和高中課程的銜接,通過多方面,提升高一年級數學教學效率。
一、通過摸底了解學生數學水平
為了更好的了解剛入高中的學生數學水平,可以在開學初期進行新生摸底測驗,重在了解學生對基礎學習知識的掌握程度,還可以通過訪談的模式了解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學習習慣,以及初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再結合教學大綱內容進行高中數學過渡階段的教學模式調整,通過幫助學生回憶舊知識,建立與新課程之間的聯系,做到溫故知新,提升高一數學的教學質量。
二、聯系初、高中教材,做好內容銜接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初中數學課程水平的難度得到了下調,中考難度的降低導致很多同學在步入高中時感覺數學課程突然增加難度不能適應,高中的數學內容更抽象,邏輯性更強。在初中本是名列前茅的學生,步入高中后成績下滑嚴重,很多同學失去學習數學的信心。其實,高中數學教材和初中數學教材之間是存在密切的聯系的,高中數學教師要重視在教學中將初中數學內容作為基礎,從而引出高中內容。由于初中數學內容比較基礎,學生只要跟著老師的思路對教材的基本內容掌握,經過練習就能夠完全將知識掌握。但是步入高中后,學習數學要改變原有的學習模式,要重視知識之間的聯系以及初、高中數學教材之間的聯系,更要重視教材學習和獨立思考的結合,學習高中數學重在培養(yǎng)思考能力。
面對內容復雜,難度增加的高中數學課程,教師要有效的將數學資源進行調動和整合,通過完善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尋找數學知識之間的關聯,積極主動思考,從而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效率。通過將高中數學內容和初中數學內容進行連接,讓同學們由淺入深的接受,通過教師的引導找到知識之間的聯系,更好的理解高中數學內容。例如,在進行三角函數的教學中,可以先幫助學生對初中數學課程中銳角三角函數的教學內容進行復習,了解基礎內容之后再引出高中數學教學內容,將知識連貫起來,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師授課也更順利,有效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
三、完善教學方法,合理調配數學資源
剛步入高中的學生,學習數學還是采用在初中的固定思維模式,更多的是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沒有形成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由于高中數學教學內容的變化,這樣的學習方式已經不能適應高中數學學習。因此,教師要通過對教學方式的完善,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對待高中數學學習要用發(fā)散性思維思考,重視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要想提高高中數學成績,需要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觀察、收納、分類、對比分析、綜合運用等,相比初中數學單純應用基礎知識而言,高中數學更多的是考驗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后對知識的調配和組合應用的能力,更多的是考驗學生是否具備綜合的數學能力。
首先,教師要根據高一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思考方式進行教學方式的完善,通過課上教學調動學生思考意識,促進學生增強思考能力,提高意識。例如,在課堂上可以通過對同一知識點設計不同思考方式的習題,通過對問題的解答引導學生培養(yǎng)思維能力;對于需要進行推理論證的習題,可以讓學生通過多方法多角度對問題進行推力,有效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數形結合的方式能夠增強對知識的實踐性,增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形成創(chuàng)造性思維。綜合來看,提高高中數學學習水平,需要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思維意識,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習題鍛煉,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教師要根據學生各階段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思維進行階梯式訓練。
其次,教師要對數學資源合理的調配和總結,幫助學生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性復習。學生通過建立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能夠促進學生對問題多方位思考。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本節(jié)課和本章課的教學內容,還要引導學生將學過的知識進行串聯,學會對數學知識的總結和歸納,通過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通過建立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和知識圖標,方便學生對自己所學過的內容進行查缺補漏,及時有效的調取數學資源。
四、循序漸進,保持心態(tài)平穩(wěn)
高一學生由于年紀較小,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受心態(tài)影響,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容易產生急躁情緒。一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囫圇吞棗;還有一些學生遇到考試成績不理想就失去信心。高中數學課程內容繁雜,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督促學生對基礎知識牢固掌握,循序漸進的學習,對所學知識要長久的積累,要認真復習。想要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能力不是三分鐘熱血,臨時抱佛腳就能夠養(yǎng)成的。只有將基礎知識牢固的掌握并靈活的運用才能夠取得數學成績的進步。
五、了解學科特點,掌握學習方法
數學作為一門主要學科,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總結學習方法。數學學習要求學生們要能夠靈活的運用所學知識,不能只背概念不練習,要重視日常積累,理解概念又能夠有效利用抽象概念解決問題。數學課程的學習同樣要經歷傳統的四個環(huán)節(jié),課前預習,課上認真,課后作業(yè)查缺補漏,按時復習,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對學生學習數學都很重要。
六、調整學習策略
根據高中數學課程和初中數學課程內容的不同,學生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對學習方法及時調整。初中數學課程更多的是基礎知識,是認知到實踐的過程。高中數學內容更具邏輯性,要將教學方法改變?yōu)檎J知到新認知再到實踐的過程。學生要正確對待數學課程的難度提高,教師要引導學生適當調整學習方法。
首先,通過引導法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實踐出符合自己需求的學習方法,正確的學習方法能夠讓學生事半功倍。例如,課上可以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和觀察,對不同角度問題的分析和理解,有效的將基礎知識靈活運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理解、思考、運用是重點。我們常見的有數形結合、函數與方程、等價與變換、分類與討論等。這些方法都能夠讓學生在應對各類數學問題時,形成清晰的解題思路。
另外,要增強學生的能力訓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提出,要求高中生在學習數學科目時要具備綜合的數學能力,通過對所學知識的有效調配和靈活運用自主解決數學問題。教師要通過設計不同類型的習題提高同學的數學能力,對題目要提高閱讀效率,理解數學題目中的已知條件,高效的理解問題的內容,方便在解題過程中快速調取運用知識。并且教師要重視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是學生學習生涯的重點,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倍感輕松。高中課程內容復雜,學生要做到不將問題留到明天,高效的利用時間,對于不懂的問題要及時想辦法解決。做好課前預習,上課認真筆記,對課后作業(yè)認真完成,查缺補漏,按時復習的好習慣。只有學生主觀意識的努力,才能夠戰(zhàn)勝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難題,融入教師的授課節(jié)奏當中。
七、結束語
高一年級是學生學習生涯的轉折點,數學課程一直以來都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面對步入高一年級的同學,高中數學教師要付出更多的愛心,幫助學生成功度過過渡期。初、高中數學課程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教師作為課堂的指導者,要通過完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找到知識之間的聯系,建立完整的數學體系,用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數學課程的學習,通過日積月累,提高數學能力。教師要了解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的需求,不斷實踐總結出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方法,通過自身專業(yè)的指導和習慣的感化有效指導學生學習,促進綜合能力人才的養(yǎng)成。
【參考文獻】
[1]蔣云.高中一年級數學的學習方法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7(25):68
[2]蔣雪.淺析高中一年級數學如何學[J].雙語學習,2019(12):128
(宣漢縣南壩中學,四川 達州 63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