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典
作為《三體Ⅲ》的主角,程心非常不受讀者待見。人們說她是“圣母”,是懦弱的假慈悲,是置全人類性命于不顧只為安自己良心的假圣人。一句話,對于程心的評價,向來都是以負面為主。然而,程心真的如此不堪嗎?
回到《三體》原著,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劉慈欣對于程心并沒有什么主觀性的負面描寫,反而多次借云天明、關(guān)一帆等人之口表現(xiàn)了程心單純、善良的特點。尤其是在與維德對峙時,維德告誡程心“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程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選擇人性”。這令人心頭一震。不難看出,在劉慈欣的心中,程心絕不是一個反面人物,相反,她是一個道德標準極高,富有同情心與良心的人。
原著中,劉慈欣用了相當長的篇幅描寫面臨“水滴”攻擊時程心的心理活動:她的腦海中還原了地球從一片荒蕪到生機勃勃的漫長變遷,她腦補了每一個生命——細菌、三葉蟲、恐龍的誕生,她仿佛看見曾在地球上生活過的億萬萬個生命的眼睛在凝視著她。最后,她的意識走向一個躺在她懷中的嬰兒,那個嬰兒甜甜地笑著,喊她“媽媽”。
在跟隨程心的意識流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她深愛著地球上的生命。此刻,在她的腦海中,什么威懾,什么利弊權(quán)衡,什么與三體人同歸于盡,統(tǒng)統(tǒng)都被拋到了九霄云外?!爱斠粋€母親把她的嬰兒放進程心的懷里,她一瞬間明白了自己對新時代人類的感情,實質(zhì)上是母性,潛意識里她把他們當孩子?!彼苍S只是在想:請不要由我來終結(jié)他們,請不要讓我親手殺死我親愛的孩子們!
雖然原著中不曾明示,但在由寶樹為《三體》所做的續(xù)寫中曾借云天明之口回答了程心沒有啟動威懾裝置的另一個原因:她同樣愛著三體人。是的,即使是那些遠在星辰之外的兇險的異族人,程心也同樣深愛著它們,不忍心看著它們的文明毀于一旦。
我想,程心的愛是一種本能,她對萬物的愛無法停止,就好像兩個異極的磁鐵相遇一定會相互吸引一樣,心一跳,她就不由自主地去愛。若是在太平盛世,程心該是一個多么幸福美好的人??!她博愛,樂于奉獻,在人群中,她會成為一個天使般的存在。守護和關(guān)愛別人,對于她而言是一件再自然、再快樂不過的事。
只可惜,她生在了一個惡魔橫行的時代。因著對萬物的愛,她自己以及全人類將她推上了救世主的位置。程心自以為可以靠著愛來守護蒼生,卻萬萬不曾想到,做一個合格的救世主的唯一方法,就是讓自己成為魔鬼,履行執(zhí)劍人的職責——親手將兩個文明送上斷頭臺。
初讀《三體》時,我也如大部分讀者一樣對程心毫無好感,認為她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借著愛的名義來安自己的良心,而不是真正為全人類著想。可將這部書讀了許多遍后,我不知不覺地喜歡上了這個角色。程心像是一個笨手笨腳、好心辦壞事的人,常常失手搞砸一切,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她心中,藏著有別于其他生物而使人類佇立于天地之間的關(guān)鍵品格——人性。
這個世界上,遠有比活著更重要的東西,在程心看來,這個東西就是人性,即使失去一切,也不能失去作為人的尊嚴的證據(jù)。當人類選擇了程心而非那些野心勃勃機關(guān)算盡的政治家時,就是選擇了人性;當程心選擇丟掉發(fā)射三體星系坐標的開關(guān)時,也是選擇了人性。我們的文明可以被毀滅,我們可以像奴隸一般生不如死,甚至我們的肉體可以在這些外星人的手中灰飛煙滅,但我們不會按下那個開關(guān),選擇毀滅另一個文明,因為這是我們作為人的尊嚴和驕傲——寧愿作為一個人死去,也不會成為一只野獸活著。
人們恨程心,無非是因為她放棄了報復三體人、拉它們墊背的機會,恨她因一次次心軟而錯失了拯救人類的機會。但我覺得,相比不擇手段地打擊報復和活下去,程心的愛正是我們作為人類最為之自豪的、也是最高貴的品質(zhì)。在最黑暗殘酷的時刻堅守住人性,我們便仍舊可以為我們是人類而驕傲。
人類的艱苦歲月在這之后將徐徐展開,如果我們當初選擇與三體人同歸于盡,一了百了,也許可以不必如此飽受折磨。但是,程心選擇丟掉那個開關(guān)的一刻,也是她代表全人類選擇了人性的一刻,在200億光年的尺度上,地球成了宇宙中最閃耀的一顆星。(指導老師:熊芳芳)
【簡評】在開篇援引大部分人對程心的負面評價后,作者筆鋒一轉(zhuǎn),為程心唱贊歌:“是一個道德標準極高,富有同情心與良心的人。”為了論證這個獨特的論斷,作者多方找尋論據(jù),做到了自圓其說。作者張揚了愛的意義與價值,升華了文章內(nèi)容。潛心閱讀,走入人物內(nèi)心,獨立思考,讀書當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