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社會高度信息化背景下,優(yōu)化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迫在眉睫。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引入新型有效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yǎng)高中生的信息素養(yǎng)和信息處理能力,從而提升其數字化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素養(yǎng)。本文從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入手,分析將微課應用于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意義和具體策略。
關鍵詞:課堂教學;高中信息技術;微課
中圖分類號:G43??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46-0035-02
引 言
在全球數字化高度發(fā)展和互聯網技術不斷成熟的背景下,微課在學科教學中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其主要特色是小、短、精。微課作為一種新穎有效的教學模式,和高中生的學習特征高度一致,符合高中生的信息技術學習需求,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數字化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素養(yǎng)[1]。
一、改變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人們的生活模式日新月異,多媒體技術、網絡云技術、大數據等一些新名詞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也對高中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須具備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能力與創(chuàng)新素養(yǎng),真正適應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fā)展。高中信息技術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涉及學習、生活、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內容,具有邏輯性強、動手能力突出和思維要求高的特點。教師如果一直應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將會使課堂氛圍枯燥、無聊,降低學生參與課堂和學習的積極性[2]。教師可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微課,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微課教學”最早起源于美國,由彭羅斯提出,在中國不斷發(fā)展和優(yōu)化,成為高度契合學科教學的趣味性教學模式。微課主要指把教學內容壓縮在5~10分鐘的視頻中,具有短小、精悍、可重復播放的優(yōu)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困惑或出現理解不到位的情況時可以進行反復觀看,這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二、運用微課改變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重要性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指出,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旨在全面提升高中生的信息素養(yǎng)。在數字化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理念,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充分發(fā)揮微課教學的重要作用,改善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效率。將微課應用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基本教學目標是:豐富學生的學習方法,提供一種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的載體,突破時間和空間及課堂教學的限制,促進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和學生信息技術學科素養(yǎng)的綜合發(fā)展。微課以信息技術為載體,通過多媒體進行演示,借助視頻形式開展教學,具有圖文并茂、主題鮮明、針對性強的特點,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使其適應信息時代的發(fā)展要求。
經過多年的教學探索和總結,筆者認為,微課應用于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具有以下重要作用。第一,微課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形式,符合高中生的學習特征,能突出教學重點,使課堂教學內容變得精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聽課效率,從整體上看有利于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提升。第二,微課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限制,使時間和空間得以開放,學生可以借助電子設備隨時隨地學習,有利于突破信息技術課程的重難點內容,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第三,微課具有分享、傳輸及時和短小精悍的特點,能使學生保持專注和集中注意力,進行高效學習。因此,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從理論和實際相聯系的角度進行設計,把握合適的時機引入微課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三、微課應用于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策略
1.更新教學理念,科學引入微課資源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以理論和實踐應用相結合的學科,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是該學科的核心目標。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yǎng),把握合適的時機引入微課教學,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微課教學中,教師應以《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和教學實踐為出發(fā)點,依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水平來進行綜合考慮,借助微課視頻這一載體對學生進行引導,從而達到對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微課視頻一般在10分鐘以內,針對具體的信息技術內容進行講解,使學生可以集中注意力,構建自身的知識體系,從而有利于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微課的基本原則是遵循建構主義,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信息技術教學方法,強調明確教學目標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例如,在教學“音頻信息的采集與加工”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來設計微課視頻,關注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逐步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素養(yǎng)。比如,為提高該部分知識的教學效率,教師可以設計一個符合學生理解能力的框架,包括多媒體的應用和技術前景、音頻信息的采集方法、音頻信息的處理和加工、音頻信息的表現等,借助微課資源逐步拉近學生和信息技術課程的距離,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創(chuàng)設微課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主要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不足、理論教學缺乏案例引導、沒有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性,這導致學生處于應付的狀態(tài),難以提高整體學習效率。創(chuàng)設符合實際、貼近高中生實際需求的課堂教學情境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這一不利局面。教師應發(fā)揮微課趣味性強、內容講解針對性強和形式新穎的特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學生迅速融入課堂教學氛圍中,投入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情境創(chuàng)設具有多種形式,如問題情境、生活化教學情境、互動式教學情境、合作探究式情境等,教師必須依據學生的信息技術課程學習實際來靈活調整教學內容,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激發(fā)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情境創(chuàng)設能提高微課教學的有效性,增強信息技術課程的趣味性,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例如,在教學“信息的編程加工”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詳細講解編程的具體理論知識。針對某個編程軟件的詳細使用,教師可以設計一個精細化的微課視頻,要求學生多次觀看,特別是針對自己操作不規(guī)范和不熟悉的地方,教師可以依據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和生活化教學情境,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課堂整體的教學效果。
3.豐富信息技術課堂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教師必須探究有效的教學模式,通過恰當的形式將微課直觀生動地呈現給學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基本目標。豐富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內容是合理應用微課引導學生學習的關鍵。教師事先要了解學生的學習喜好和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基本認知情況,從而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刻錄、編輯和整合等技術手段的重要作用,使微課視頻集文字、視頻、音頻于一體,以增強其知識性和趣味性。針對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不同重視程度,教師可以適當優(yōu)化教學設計,充分發(fā)揮微課的優(yōu)勢,突出信息技術課堂的知識性和趣味性的特點。
為確保微課教學的有效應用,教師首先要提高個人認知水平,合理科學設計信息技術課堂教案,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因特網信息的查找”時,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是拓展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提高學生的信息獲取和處理能力。在設計微課教案時,教師應先確定微課主題,在課堂講解過程中要言簡意賅、點到即止,調動學生參與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對微課教學形式形成獨到的認知,進而真正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4.依據學生能力開展分層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每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由于學習興趣、專注程度和理解能力的差異,難免表現出學習成績上的差異,這就要求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將學生合理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從而精心錄制符合每個層次學生的微課視頻,使學生獲得最有效、直接的引導。這樣,學生能夠基于自身信息技術水平進行有效的學習,并突出微課視頻的開放性、針對性和教育的重復性,從而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整體教學質量。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過程中可以結合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微課視頻,并在觀看視頻時做好標記和筆記,解決自己學習和應用中的困惑,以逐步提高個人的理解能力。
將分層教學應用于高中信息技術微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發(fā)現自身的不足,并及時為學生提供有效幫助,切實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例如,在教學“信息的智能化加工”時,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理解能力,把微課視頻劃分為三個層次,包括人工智能概念、人工智能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和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帶給我們的體驗。教師在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應用微課進行教學,極大地豐富了課堂內容,有利于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科素養(yǎng)。
結 語
總而言之,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微課表現出巨大的生命力,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我們必須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全面掌握微課的優(yōu)點和教學特征,將其充分應用于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利用微課改變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現狀,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顧川平.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淺析[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論壇(長沙會場)論文集(二).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197-201.
唐金高.高中信息技術高效教學模式探究[J].數字通信世界,2020(08):79+241.
作者簡介:陳昉(1982.1—),女,江蘇淮安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