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振飛
基于當前經濟模式的多元化發(fā)展,經濟發(fā)展促進教育改革。因此目前對于學校的教學改革和教師自身的能力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從以往陳舊的教學觀念中求改進,尤其是對于初中物理總復習教學而言,這一階段對于學生的知識融合構建,應用與拓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本文正是基于這樣的背景下,對初中物理總復習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索解決的對策。
前言:所謂“復習”,從字面上進行理解,既是對以往已經學習過的知識的二次學習,更是將知識更好的進行融合與運用,實現(xiàn)知識與能力的再生。而對于初中物理學科而言,其思維和邏輯性的強烈,使學生的學習感到困難。因此面對著這些問題,教師要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與融合,幫助學生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更好地進行復習,從而促進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的雙重提升。
伴隨著新教育實驗的不斷開展,新的課程改革也隨著有了新的發(fā)展,而在新課改下,教學過程中,學生應當更多承擔起主體地位的觀念,也逐步被教師所接受。但是由于教學習慣的惰性,在學生進行復習的過程中,教師對教學主動權的把控程度不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復習達不到良好的效果。其次針對復習而言,既是要將以往學習過的知識進行再次融合,側重點更多是在知識的融合上,但是由于很多時候教師在進行復習時,教學理念的滯后、教學方法存在缺失,在進行復習課教學的過程中,更多只是將舊知識按照同樣的方式,再次進行了教學,俗稱“炒冷飯”進而將對知識的復習過程,轉變?yōu)榱酥R的重新教學過程。同時對于學生而言,由于部分學生對復習存在偏見,或者對“炒冷飯”的這種方式產生厭倦,認為自己已經對知識有著充分的掌握,復習只是在浪費時間,而盲目增強學習的難度,片面追求訓練數(shù)量而忽視教學過程中的精講巧練,反而促使教學課堂的效率變得低下,教學時間被浪費。最后由于物理學科自身的特征,對學生實驗操作與探究能力要求較強,但是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更多依靠講解,而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的機會不多,因此學生對知識的運用性不高,復習時也存在著理解的不透徹問題。
2.1 從學生自身出發(fā),轉變學生觀念
從學生自身出發(f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對于教師而言,不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承擔起全部的過程,而是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體現(xiàn)學生自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遇到學生感到困惑的地方,教師要承擔起良好的引導作用,從而通過教師的引導,進一步促進教師教學效率的提升。例如當教師在指導學生對《機械效率計算》這一教學章節(jié)進行復習時,教師可以轉變以往的復習方式,在學生已經對知識有著一定掌握的基礎上,根據(jù)考點精心設計導學案,如計算滑輪組機械效率,可以從滑輪組靠近物體及繩子末端兩個位置分析力,距離,速度的關系,計算有用功及總功所用的數(shù)據(jù)在哪個位置?額外功的因素與計算方式?把考點分解成一個個較為淺顯的問題先行預習并小組交流,隨后再以例題實際訓練后討論糾錯。教師僅需適當指導與歸納。讓學生先行訓練,獨立思維。這一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設計的重點要分解學習的難點,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自主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高效性。自主學習的另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復習課小組合作學習千萬不能流于形式,小組合作不是對老師提出的待解決的所有問題進行討論,而是每個小組成員在對問題獨立思考后的觀點、方案和方法進行交流,通過交流相互糾錯訂正。總之,離開小組成員獨立思考的合作學習只會讓一部分學生自動放棄自主學習的機會。當然小組合作學習也有一個弊病需要克服,一部分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太自覺,導致學生不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必須限定時間并及時通過變式訓練進行課堂檢測,對各學習小組進行考核評比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復習效果的提升。
2.2 教師提升自身教學水平,認清教材教學難點并優(yōu)化解決方法
對于初中物理教學而言,教材是教師教學的根本,只有從根據(jù)教材實際出發(fā),教師的教學才是有落腳點的,而不是一味廣泛的空談。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自身要對教材有著充分的研讀,使得自己的教學是從教材實際出發(fā)的,并不斷促進自身教學水平的提升,為學生的復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當教師在引導學生對《電功與電熱》這一教學章節(jié)進行復習時,教師首先可以通過電動機工作時消耗電能和產生熱量的計算題訓練,展示學生中正確與錯誤的兩種解題過程,讓學生討論錯誤的原因,從而歸納出電路的分類,即電能全部轉化成的內能的純電阻電路電功與電熱是一致的,且適用歐姆定律公式計算。而有內能以外其它能量產生的非純電阻電路電功與電熱不等,計算公式不能共用。突破這一難點后,逐步深入在對電動機能量轉化分析基礎上認識電動機的效率計算,進一步加深對歐姆定律的理解。結合兩種電路的U一I圖線的特點及串并聯(lián)特點利用畫“等壓線”、“等流線”的方法解決電學安全類的計算。教師在突破教學難點時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悟出差異,辨明是非,在教師的引導下發(fā)現(xiàn)并提出新的問題,從而構建出以重點難點為核心的知識網絡,促進新的知識體系的生成,避免了教師在復習的過程中,采取大量的題海戰(zhàn)術,進而通過題海戰(zhàn)術,既讓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同時也增強了教師自身的教學負擔。通過上述的方式改進,提升學生的復習質量。
2.3 注重學生實驗二度開發(fā),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并提高學習興趣
對于學生而言,興趣是其最好的教師,同時由于復習,是一個對以往已學習知識的融合記憶過程,因此當學生在面對已有所了解的知識時,往往會失去積極心,且加之物理學科自身存在的邏輯性和思維性,因此在面對著這種情況的存在時,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復習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學生實驗二度開發(fā)方式,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學生的思維障礙,使復習更加具有效率。例如當教師在引導學生對《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應用》這一教學章節(jié)進行復習時,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自己對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進行回顧,在學生進行回顧的過程中,將自己認為掌握得好和掌握的不好的地方,都進行回憶。同時學生進行回顧的過程中,教師進而結合學生分組實驗,逐個解決這一板塊的難點,如再次探究鞏固成實像和成虛像時的移動規(guī)律;燭焰在u=f和u 結語:對學生的培養(yǎng),從來不是一個簡單而短暫的過程,而在幫助學生進行復習的過程中,更是一個漫長的成長體驗過程。因此,對于教師而言,促進自身的教學方式改進,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使得課堂上有限的教學時間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加強對學生的教育。而對于學生自身而言,有利于學生自身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的不斷發(fā)展,更為學生的合作與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搭建平臺,為學生的健康健全的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單位:海門實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