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鴿
陶行知先生曾說:“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并真正成為教育”。作為一名剛工作一年多的小學英語教師,筆者一直在自身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探索,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汲取知識、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中,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習興趣,將教學“活起來”。
生活是教育的活水源頭,對于“生活”,陶先生解釋道:“有生命的東西,在一個環(huán)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譬如一粒種子,它能在不見不聞的地方發(fā)芽、開花”。他認為,有什么樣的生活便有什么樣的教育,生活和教育之間密不可分,教育是生活所需、引導生活不斷向前所需的。簡而言之,教育的內容是隨生活的變化而不斷發(fā)展的。
學習知識不僅要源于生活,更需要將已學到的知識回歸于生活。教師首先需要幫助學生建立“生活世界”和“知識世界”之間的橋梁,仔細認真地安排和組織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發(fā)現(xiàn)自己熟悉的生活元素。這樣才能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積極有效地夯實學習內容,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例如在譯林版三年級上冊Unit 4 My family這一單元話題本身就是貼近學生生活的“家庭成員”。在小學階段,學生彼此之間都很喜歡談論自己的家庭,比如父母、手足、爺爺奶奶等家庭成員的年齡、職業(yè)、樣貌、性格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生活化教學內容。我在新授課上通過展示自己的全家福,引出本課的家庭成員類詞匯。學生本身對教師就充滿著好奇心,迅速融入了課堂學習中。之后我請學生們帶著全家福照片,向班級同學介紹自己家的成員,學生主動學習與表達的意愿變得很強烈,同學之間互相交流的積極性也變得很高。對于新句型“This is my 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This is me!” “He/ Shes my grandpa/ grandma.”,學生們操練起來也覺得朗朗上口,參與度大大提高。在鞏固環(huán)節(jié)中,我利用多媒體,將生活中學生們喜愛的卡通人物及其家庭引入課堂,邀請學生扮演卡通人物,運用新授詞匯和句型介紹家庭成員,有效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興趣,大大降低了語言學習的枯燥性,使英語學習在生活氣息濃厚的教學氛圍中活了起來,教學效果顯著提高。
語言的學習離不開語境,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應廣泛設置各種語言環(huán)境,特別是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們要改變過去單純強調課本知識重要的狀況,以學生真實的生活為背景,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現(xiàn)實的生活情境進行建構。將實際生活與語言學習互相滲透、互相作用,學生可以較輕松地把新知識和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有效聯(lián)系起來,使新知識較快地融入到自身的認知體系中,從而形成一種自然有效的教學過程。在學生掌握新知識后,自然舉一反三,將英語運用到其他相似地情境中去。當學生們可以在生活中熟練運用英語時,就意味著他們可以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即能夠學以致用了。
例如,譯林版二年級下冊Unit 5 Can you?的主題內容是“運動能力”,要求學生掌握運動類的詞匯,并學會運用句型“I can/ cant ....”來描述自己的運動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我創(chuàng)設了報名“San Xiao Show (三小秀)”這一生活情境,進行分組活動,請學生進行組內對話,分別談論自己的各項能力,完成“San Xiao Show (三小秀)”的報名表,最后上臺來進行對話展示。有如在譯林版二年級上冊Unit 3 It has a short tail一單元的學習中,我通過創(chuàng)設班級一起去逛動物園的情境,引導學生對動物園的動物仔細觀察,運用句型“Look at the .... It has a short/ long tail/ neck.”進行簡單的描述,學生們都很興奮,仿佛是在春游期間參觀動物園的小動物們,課堂氛圍輕松活躍。此外,通過展示各種動物的圖片和模型,每一個學生都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生活情境中知識的存在,進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又如,在四年級上冊Unit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Story time)這節(jié)新授課中,這節(jié)課的話題是“制作水果沙拉”,話題本身就非常貼近生活。我提前準備好了制作水果沙拉需要的餐具,請學生們把自己喜歡的水果帶進課堂。課堂上,學生們紛紛運用本節(jié)課的重點句型“I have a/an/some ...”輪流描述自己帶的各種水果,同桌、組內相互詢問對方“What do you have?”,之后自由分組,一起分享自己帶來的水果和沙拉醬,合作完成一份fruit salad。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學生們不僅熟練掌握新詞匯和句型,更真實地體驗到了制作水果沙拉的整個過程,課堂氛圍輕松愉快,富有生活氣息,學生們在真正的生活體驗中學習了新知識,也體會到了生活中與朋友一起合作、分享的快樂,知識、技能、情感三級教學目標都達到了良好的效果。
“當鼓勵孩子們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時,他們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就特別深;當孩子們意識到所學的知識會馬上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時,那么,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就越發(fā)有意義”。生活中的英語交際往往能夠真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因此,教師可以以課后作業(yè)為向導向,使英語學習回歸生活,拓寬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增強英語交際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學習完三年級上冊Unit 5 Look at me!第一課時后,我布置了“我是小小服裝設計家”這一課外作業(yè),請學生們自己設計服裝,用紙和彩筆畫出來展示,也可以用紙各種服裝。伴隨著輕快的音樂,我們在班級舉辦了一場獨特的服裝秀,每一個小朋友在展示自己服裝的同時都運用了本單元新學的單詞和句型“Look at my skirt/ T-shirt/ jacket/ cap.” “Look at me!” “How nice!” “Great!”。學生們走出課堂,走向生活,體會到了學習與生活的樂趣。
又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 Unit5 Our new home 這一單元后,我布置的課后作業(yè)是制作單詞卡,把家里不同的房間門口貼上新學的房間類單詞“bedroom, sitting room, bathroom, dinning room ...”,并尋找房間里的各種家具和物品,制作單詞卡“chair, sofa, fridge, book, schoolbag ...”。引導學生把作業(yè)融入到生活中去,結合生活實際運用英語,當學生意識到所學的知識很快能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實現(xiàn)自己所學知識的價值時,就會自然而然地覺得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對他們來說特別有意義。
英語源于生活,英語教材中的各種情境對話也與生活息息相關。新課標中指出,現(xiàn)代英語教育注重語言的學習過程,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因此,英語教師應善于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語言,體驗語言的魅力。
例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Unit7 How much? 這一單元時,我請學生們課后自主分組,編對話,準備物品,開展義賣活動。我們的生活中也常??梢姼鞣N買賣的活動,學生們都非常熟悉?!皭坌牧x賣”這一活動更有助于學生們體驗生活中有意義、有價值的社會性活動。這種口語交際型的任務不僅有助于學生復習之前學習過的各種物品類詞匯,如玩具類(toys)、食品類(food)、文具類(stationeries)等,同時鞏固課上學習的數(shù)字類詞匯和重點句型“How much is the ...? /How much are ...?”“Its ...yuan./ They re ....yuan.”,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合作、交際的能力。課上抽出部分時間讓不同小組的學生課堂展示作業(yè)成果,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自主表現(xiàn)力,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運用的興趣和能力。
英語不該成為沉默于教科書中的文字,而應該活躍于學生的生活中,成為學生日常交際的工具,成為學生表情達意的媒介?!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 !”將小學英語教學融入生活之中,用生活之源,活英語之水,我們應該借助生活這片沃土,活化教學內容,豐富學生的英語學習體驗,讓豐富多彩的英語教學煥發(fā)強勁的生命活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南化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