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同體裁語篇具有不同的語言表現(xiàn)形式和體裁結構。英語閱讀教學中,通過體裁分析可以讓學生了解語篇建構過程和語義內涵。本文筆者以記敘文“My Mother's Gift”為例,研究如何將體裁分析應用于大學英語記敘文閱讀教學。擬先從記敘文六要素分析,再分別從詞匯,語法以及語篇層面分析記敘文行文特點,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體裁意識及獨立鑒賞語篇的能力。
【關鍵詞】體裁分析;記敘文;大學英語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楊素琴(1988-),女,漢族,河南三門峽人,上海立達學院,英語語言學碩士,研究方向:語用學、英語教學。
一、研究背景
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多以教師講解為主,從分析字詞語法到句子翻譯,需要承認的是傳統(tǒng)教學對學生語言基本功的夯實還是有必要的,但不能局限于單向的純粹的語言教學。教育部2017年最新版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指出大學英語“教學方法的運用應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和幫助他們掌握學習策略,學會學習”。所以,教師要給學生提供理論框架,引導學生獨立分析某類體裁文章的建構過程及語言特點。
二、體裁分析
體裁及體裁分析的概念最早于1981年由約翰·斯威爾引入語言學研究。他認為:具有共同交際目的的一組交際事件可看作是一種體裁。同一體裁的語篇具有大致相同的圖式結構,而這種圖式結構影響著語篇的內容和語言風格的選擇(John Swales, 1990)。體裁分析既涉及文體分析,又涉及語篇分析,其根本宗旨是研究語篇的交際目的和語言使用策略(秦秀白,2000)。國內,體裁分析被介紹到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研究中(王宏俐等,2006;曾祥娟, 2001),以及應用文(姚文俊, 2003)或學術寫作教學(易興霞,2006;汪秀梅,2013)等。在閱讀教學方面的研究,尤其是某一特定體裁語篇教學卻不多?;诖?,本文筆者將以英文記敘文為研究對象,先就記敘文六要素分析語篇,再分別從詞匯,語法以及語篇層面進行分析,探討體裁分析在英語記敘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三、體裁分析在大學英語記敘文閱讀教學的應用
本文筆者以“my mother's gift”(新一代大學英語綜合教程基礎篇2,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9)一文為例,嘗試將體裁分析應用到大學英語記敘文閱讀教學中。該文講述的是原本在事業(yè)上有很大抱負的母親為了照顧女兒辭職在家。在一次校園戲劇中,作者由于緊張,角色從公主換為了旁白。母親借助蒲公英開導和鼓勵失落的女兒,并在女兒正式表演前托老師送給她蒲公英作為鼓勵。作者一直珍藏母親給她的蒲公英。通過多年后在一次聊天兒反映出母親的無私奉獻和付出。
1.記敘文六要素。記敘文通過寫人寫景敘事表達思想感情。作者通常會交代事情的主要參與人,事情內容,起因,地點,時間,以及結果。作為讀者,明確了這六要素,就會對事情的前因后果有清晰地把握。針對這篇文章,筆者會提前設計有關六要素的問題,在學生閱讀前提出這些問題,學生通讀文章找答案。最后帶著學生重看文章核對答案。
問題1:事情涉及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母親、老師和“我”)
問題2:事情發(fā)生的時間以及地點? (在“我”小學三年級時;地點分別位于“我”家后院和表演后臺。)
問題3: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原因是什么?結果如何?(由于遭更換校園戲劇角色,“我”很沮喪,母親和我在午飯時間散步,母親借助蒲公英勸導我,并在正式表演前送蒲公英來鼓勵“我”?!拔摇遍_始喜歡這個旁白角色。)
2.詞匯層面。記敘文的語言要準確、生動,有表現(xiàn)力,這樣才能把人、事描寫得具體形象。筆者給出相應詞匯所在句子,以填空的形式讓學生找出文中的描述性語言。如,在描寫母親時副詞的使用?!啊璦nd for weeks my mother had painstakingly rehearsed my lines with me. ” “She listened and smiled reassuringly. ”這里副詞painstakingly,reassuringly體現(xiàn)出母親積極耐心地配合“我”的排練,以及聽完女兒哭訴后,給予的理解和安慰。此外,有關蒲公英的描寫。如“...it flopped lazily from its stem.” “a sorry-looking weed” “flaky brown dandelion”下劃線文字是對蒲公英具體形態(tài)的描寫,雖外觀枯萎,但對作者卻意義重大。反襯出作者對母親的感激之情。
3.語法層面。(1)動詞時態(tài)。記和敘都離不開動詞,記敘文中用得最多的是動詞的過去式,這是英語記敘文區(qū)別于漢語記敘文的一個關鍵之處。筆者會讓學生回答該篇文章中用到了哪些時態(tài)以及思考使用這些時態(tài)的原因。本文主要講述一個發(fā)生在過去時的事情,除兩處和對話部分外,全部使用的動詞過去式。對話屬于直接引用,這里就不多做解釋。而第3段和第14段用到了動詞的一般現(xiàn)在時?!癐 only knew that when the noon bell rang,...I am forever grateful. ”“I often look back on our lunchtimes together... ”第3段作者用一般現(xiàn)在時,表明多年后,作者仍記得幼時母親站在樓梯盡頭等她的場景。第14段作者用了look back on來將讀者拉回到現(xiàn)在若干年以后,為幾天前請母親吃飯做了鋪墊。
(2)句型特點。文章直接引語比較多,句型簡短,行文活潑。筆者會引導學生找出文中哪個地方使用了直接引語,并討論直接引語地使用有什么優(yōu)點。本篇文章在兩個場景大量使用直接引語。第一個場景在作者家的庭院里。通過母女之間的對話,真實地反映出母親是如何借助蒲公英一步步勸導女兒。“All flowers are beautiful – even dandelions.” “Yes, every flower gives pleasure in its own way, doesnt it?” “‘And that is true of people too, she added. ‘ Not everyone can be a princess, but there is no shame in that. ”第二個場景是多年后,作者在一頓午餐時再次和母親談到事業(yè)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時候,通過對話,還原了母親的真實想法。直接引語的使用會帶給讀者一種真實的參與感,能夠更加客觀地描述人物真實想法,突出母親對女兒的愛和無私奉獻。
4. 語篇層面。(1)詞匯的同現(xiàn)。一篇記敘文必然圍繞某個特定話題展開,與這個話題相關的詞匯同時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蒲公英作為作者的情感載體,是文章的主要描述對象,筆者會要求學生找到與蒲公英以及植物有關的詞匯。為了突出院子里的蒲公英,出現(xiàn)了大量詞匯:dandelions, grass, landscape, clumps, weeds, blossom, roots, garden, edge, stem等等, 生動地勾勒出了庭院里生機盎然,也使蒲公英這一植物形象更加立體。
(2)詞匯的復現(xiàn)。詞的復現(xiàn)指的是某一詞以原詞、同義詞、近義詞、上義詞、下義詞、概括詞或其他形式重復出現(xiàn)在語篇中,語篇中的句子通過這種復現(xiàn)關系達到了相互銜接,意義統(tǒng)一完整 (胡壯麟,1994)。筆者將引導學生找出蒲公英(dandelion)在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分別位于什么地方,有什么用意。文章從第6段開始提到dandelion,第7段出現(xiàn)了weed, blossom,是對dandelion的復現(xiàn)。第8段dandelion出現(xiàn)了兩次。第9段出現(xiàn)了dandelion的上義詞flower。第12段再次出現(xiàn)了dandelion。第13段,出現(xiàn)了flower以及weed。第18段,母親談到事業(yè)與帶孩子的區(qū)別,提到seed, flower。通過對dandelion的復現(xiàn),更好地與題目呼應,突出了主題。
(3)時間邏輯聯(lián)系語。敘述一個事件要有一定思路,如何引導學生學習記敘文的寫作思路就尤為重要。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借助一系列時間短語來交代清故事的經過?!癆t the time”“for weeks”,“Finally”“Over the next few weeks”,“Backstage ?the night of the performance...A few minutes before the play,... ”“After the play ” 等。
四、結語
本篇嘗試將體裁分析應用于大學英語記敘文閱讀教學,給學生提供了閱讀分析的框架,幫助了解英語記敘文在語篇構建的體裁特點。但體裁教學法對教材以及師生的要求較高。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裁類語篇的特點和建構機制,教師需提前做大量的篩選工作,選擇代表某種體裁的多篇典型文章。學生也需要在獨立大量閱讀分析并掌握體裁特點后,嘗試該種體裁的寫作練習。
參考文獻:
[1]Halliday M A K,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1976.
[2]Swales John.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胡壯麟.語篇的銜接與連貫[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
[4]秦秀白.體裁教學法述評[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1):42-46.
[5]王宏俐,郭繼榮.體裁分析與商務促銷類語篇[J].外語教學,2006 (4):32-37.
[6]汪秀梅.基于體裁分析的英語專業(yè)寫作教學設計——以英語記敘文為例[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2013(4):136-139.
[7]姚文俊.體裁分析在英文求職信中的應用[J].山東外語教學,2003 (4):47-50.
[8]易興霞.體裁分析與農業(yè)英語論文摘要[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6(3):28-31.
[9]曾祥娟.體裁分析與科技英語寫作教學[J].外語教學,2001(5):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