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英,李文麗
(山西省腫瘤醫(yī)院研究所,山西 太原)
疼痛是人體損傷組織產(chǎn)生的一種負面信息,是十分常見的癥狀,在普外科手術以后十分常見。疼痛會造成患者產(chǎn)生焦慮和抑郁等負面情緒,會提升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概率,因此要做好護理干預,促進患者康復[1]?,F(xiàn)探析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本院80例接受普外科手術患者進行綜合護理效果,內容匯報如下。
80例患者均于本院接受普外科手術,納入時間由2017年6月開始,到2018年6月結束,均分成兩組,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齡15-62歲,平均(35.5±3.2)歲。泌尿科手術16例,闌尾炎10例,顱腦科手術6例,腸梗阻手術5例,其他普外科手術3例;實驗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16-61歲,均值(35.8±3.6)歲。泌尿科手術18例,闌尾炎9例,顱腦科手術7例,腸梗阻手術3例,其他普外科手術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后差異小,P>0.05,滿足研究要求。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給予綜合護理,具體包括:①健康教育?;颊吒惺芴弁磿r不要壓抑,向患者說明大部分疼痛可以采取措施進行緩解,緩解有權利享受手術后無痛。護理人員要向患者說明疼痛的概念,提升對疼痛和相關藥物的認知,告知患者早日進行活動、咳嗽的重要性,教患者進行正常深呼吸的方式,讓患者和家屬能夠對術后疼痛性質、預防疼痛和減輕疼疼痛的方式有充分的認知;②生理干預。保持病房的安靜,定期進行打掃和消毒工作,控制好病房內的溫度和濕度適宜。白天要用窗簾進行遮擋,保證光線的柔和,避免對患者產(chǎn)生不良刺激?;颊吣軌蜻\動的基礎上協(xié)助患者進行下床活動,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嚴格的觀察,注重傷口包扎的松緊度、血運情況等;③心理干預?;颊咴谶M行手術的過程當中,會對手術的效果產(chǎn)生擔憂,會產(chǎn)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因此,護理人員在手術前要向患者說明實施手術的安全性和必要性,讓患者安然接受手術治療。術后要主動詢問患者是否產(chǎn)生不適情況,耐心聽取患者的說明,向患者說明術后疼痛是正常的情況,對預防和緩解疼痛的方法進行有效引導,患者要保持正確的態(tài)度看待疼痛。可以通過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方式改善患者疼痛,主動與患者聊天,給予精神鼓勵等;④疼痛干預。手術后,保持患者舒適的體位,下床活動時要抬高床頭,由側臥位轉變?yōu)樽唬缓笙麓策M行活動?;颊呱詈粑鼤r,要用手按住切口,避免用力過猛造成傷口疼痛。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疼痛程度,利用視覺模擬評分法進行評估,評分越低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輕。記錄兩組患者首次肛門排氣時間和首次下床時間。
借助SPSS 21.0統(tǒng)計研究數(shù)據(jù),%表示計數(shù)資料,χ2檢驗;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P<0.05提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56.9±9.75)h,組間比較差異十分明顯(T=4.5357;P=0.0000;P<0.05);實驗組首次下床時間為(38.5±7.56)h,對照組為(47.9±7.87)h,組間比較具有明顯差異(T=5.4478;P=0.0000;P<0.05)。
實驗組術后1hVAS評分為(3.23±0.28)分,對照組評分為(3.17±0.26)分,差 異 不 顯 著(T=0.9931;P=0.3237;P>0.05);實驗組術后24hVAS評分為(2.25±0.26)分,對照組評分為(2.96±0.28)分,差異十分顯著(T=11.7520;P=0.0000;P<0.05);實驗組術后48hVAS評分為(1.88±0.27)分,對照組評分為(2.58±0.25)分,差異十分顯著(T=12.0315;P=0.0000;P<0.05)。
普外科手術以后,疼痛是造成患者不適最為嚴重的問題,會造成焦慮、手術創(chuàng)傷等綜合反應。隨著當前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對于術后鎮(zhèn)痛的要求也有了明顯的提升。但是臨床當中對于術后疼痛的觀念比較陳舊,主要要求患者從主觀上能夠忍受疼痛,并沒有采取有效的疼痛處理措施,這會引起患者的不適[2]?;诖耍o理人員要對傳統(tǒng)的護理觀念進行改變,注重處理患者疼痛,提升疼痛的教育等。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正確和有效的評估,根據(jù)實際制定出對應的措施[3]。
臨床研究顯示,疼痛程度與外部環(huán)境有較大的掛鏈,包括病房環(huán)境、教育等,另外與患者情緒和性格等心理關系也有較大的關聯(lián)?;诖耍o理人員首先需要為患者營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避免患者遭受刺激[4]。定期向患者講解疼痛知識,提升患者的認知;其次要調整患者的心態(tài),引導患者家屬多照顧患者,主動對患者進行引導,將患者疼痛的注意力進行轉移[5]。從本次研究能夠看出,護理干預經(jīng)過健康教育以后對疼痛形成了一定的認知,要求主動給予鎮(zhèn)痛,經(jīng)過一段時間護理以后,患者可以下床進行活動,另外,給予患者心理護理能夠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利用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的治療和護理工作,提升依從性
本次研究顯示,實驗組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時間和首次下床活動時間均少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形成統(tǒng)計學價值(P<0.05);實驗組在手術后24h和48h后VAS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形成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能夠促進患者康復速度,降低疼痛感,具有推廣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