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人不議齋
有一年,宋國的國君康公攻打一個小國,并屠了人家一座城邑。當時的社會照例議論和呼吁了一番,最后自然沒起到什么作用。
畢竟是亂世,列國國君心思一動,就發(fā)展到殺人盈城,也不算什么意外。他們都習慣了。雖然也有批評的聲音,但真正行動起來的不多。
有個游士叫成公趙,本是齊國人,康公興師之時,他正住在那個小國。康公破國屠城之后,他瞪大眼睛看,撐起耳朵聽,等待社會的反應(yīng)。列國的沉默讓他很失望。然后,他就決定自己來。成公趙說,看來,我還是高估了自己的影響力。作為一個社會活動家,居然對宋國國君沒起到半點威懾作用。如今我就住在這里,可宋國國君愣是敢來打,還屠了一座城?!@是打我的臉啊。我要沒點行動表示,以后還好意思說自己是個士嗎?他當即決定,刺殺康公??伤剿螄髁巳齻€多月,硬是沒找到機會,有點著急。
朋友勸他可以偽裝成外國使團成員,趁著會晤,一刀殺死康公。成公趙說,絕對不行。刺殺有刺殺的規(guī)矩,不能因為這個事,壞了規(guī)矩。要是我偽裝成使臣,或者混進一個真使團,當然會成功,但之后呢?各國使團在外交上還有信用可言嗎?要是各國都不信任使臣,都把使臣的符節(jié)當成演戲的道具,還說這都是從那個叫成公趙的家伙開始的,我能負責嗎?不可。
朋友說那就活動一下宋國朝上的某些官員,讓他們向國君舉薦隱士遺賢,把你舉薦上去,等面試的時候,你一刀殺死康公。成公趙說,更不行。要是這樣做,那以后誰還敢向國君舉薦賢人,誰還敢信任向自己舉賢的人呢?這樣做,更壞規(guī)矩。不可。
朋友表情很復(fù)雜,你不就是刺殺一個人嗎?怎么大道理這么多……成公趙說,是的,規(guī)矩就是這樣多,這天下本來就是壞在沒規(guī)矩上了啊?!拔崧劰胖?,怒則思理,危不忘義,必將正行以求之耳?!睘檫_目的,不擇手段,不好。刺殺這么嚴肅的事,怎么可以搞歪門邪道呢?成公趙說,算了,你們也別說了,我還是按我的路子來吧。我耐心等,總有機會的。
不料這戲的劇情善謔,康公的節(jié)奏沒有配合成公趙的等待。一年后,康公病死了。消息一發(fā)布,成公趙呆了。這個康公自己病死和被刺死,歷史結(jié)論可太不一樣了。成公趙居然把事情做成這個樣子?!傲坎蝗杳?,信士不惰行”,我自作聰明地等待機會,結(jié)果把人給等死了,“是辱名也”“是惰行也”。我還好意思說自己是個多么牛的社會活動家嗎?
一次本來可以流傳后世的刺殺,最終搞得這么窩囊,“吾若是而生,何面目而見天下之士?”于是,他遠離人群,來到荒野,和這個禮崩樂壞的世界作別。
(摘自《傳奇故事·百家講壇》2020年第1期,洪鐘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