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肖斌
在各個大城市冠以“SOHO”之名的建筑群,雖然從未讓人實現(xiàn)在家辦公,卻也證明了這是多少年輕人的夢想。直到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復工日一延再延,在家辦公居然就這樣實現(xiàn)了。然而,夢想與現(xiàn)實總是有距離的,在家辦公,和我想象的,似乎有那么一點差距,甚至還有點似曾相識。
在家辦公,對上班族最大的誘惑力在于,節(jié)省了動輒一兩小時的通勤時間。不用深吸一口氣擠地鐵,不用怕早高峰堵車遲到,掀開被子一步就跨到辦公桌前,9點上班定8點55的鬧鐘都很從容,多年夙愿終于成真,想想都美滋滋。
也許是因為這個假期太過漫長,第一天在家辦公,打開電腦,看著熟悉又陌生的工作文件夾,想了半天,我是要干啥來著。
暫時被我征用的辦公桌,是我中學時代的書桌。自從離家上大學,我就再沒有端端正正地坐在書桌前干過正經事了。這一坐,突然有一種“穿越”的感覺。尤其是,書桌上的擺設也沒有太大變化,只不過,紙和筆換成了電腦和鼠標。
不緊不慢地處理一些工作事項,抽空瞄幾眼能一鍵最小化的網劇綜藝,這是辦公室“摸魚”的基本操作。可現(xiàn)在老板和同事遠在千里之外,我就算光明正大地打開視頻網站頁面,也沒人知道,這么一來,那種偷來一點時間的快樂似乎也就消失了……
難得在家度過一個如此漫長的春節(jié)假期,爸媽自然是很開心的,我媽表達開心的方式很直接——“投喂”。我上學時,每天晚上做作業(yè),媽媽隔半小時就會送進來一些吃食,切成塊的蘋果、剝好殼的荔枝、一杯熱牛奶、幾塊小餅干……現(xiàn)在,我媽終于又找回了當初的感覺。我在書桌前坐著,一盤一盤的零食就未間斷過。當然,她也知道不能影響我開視頻會議,會從各種刁鉆的角度把吃的遞過來,絕對不會在攝像頭范圍內出現(xiàn)臉,可媽,您還有手呢……
忙活了一上午,還有個活干了一半,正準備一鼓作氣,卻到了午飯時間。我家小狗此時已經端坐在餐桌前——它聽得懂我媽喊吃飯,無論在哪都能第一個趕到餐廳。我對第一次召喚選擇性忽略,我媽又來了第二道急詔,此時我爸也已經領命。就差我了,總不能讓全家連人帶狗都等我吃飯,只好戀戀不舍地離開電腦。
當然,在家辦公的好處不一而足,不用化妝——反正也沒人看,累了能隨時躺倒休息——但要注意別漏了工作群里的微信,伙食比公司食堂好太多——我媽的功勞……只是沒過幾天,就開始有人在朋友圈感懷上班的日子。其實,哪是想上班,你們就是想出門。
據說明天要開小組全員會議,看來,是時候收拾下自己了,畢竟公司的視頻沒有美顏。
(摘自東方財富網,攝圖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