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改正
去一個沙洲上散步,遇見幾棵野桃樹。野桃枝上桃子累累,一顆顆瘦硬干澀,沒有一點甜潤的成熟氣息。隨手摘了一顆,搓掉厚實的絨毛,輕輕一掰,居然分作兩半,嘗一口,大澀微甜,正待將剩下的扔進路邊草叢,卻被手中的桃核吸引了。
赭黃色,堅實、扁平、小巧,如兩瓣櫻唇,上面精雕細刻著花紋,相連,或是將連未連,如鳥篆蟲書,如神秘符咒。細看又有樓臺人物,遠山近水,荷葉游魚,真真是鬼斧神工、窮盡機巧。
“這桃子不能吃的,苦有毒。”一個大媽挑著菜走過,好心告誡我。
毒是沒有的,但沙洲附近的人不吃。大而鮮甜的桃子,也只賣四五元一斤,他們犯不著吃苦澀且有微毒嫌疑的野桃。桃紅的時候,鳥們來啄,所以洲上才會有這么多野桃樹。鳥性難安,它們沒有耐心把一枚桃子細細啄完,便轉向下一枚。所以,應該沒有任何一只鳥,看過完全裸露的桃核。人和鳥,見過野桃桃核美麗的,不多。即便如此,沒有一顆桃核是隨便的、將就的。我打開的七枚,每一枚都美得讓人窒息。
這樣孤獨的美,需要嗎?值得嗎?
去年冬天回鄉(xiāng),村里正在放露天電影。寒風搜刮著廣場,除了放映員自己,偌大的場地上,沒有一個觀眾。
“沒人看,您可以早點走,一定要放到最后嗎?”
“那可不行,我不能騙人。”
一件聽來的事情:地震后,津子被埋在地下。在生命的最后時光,她照著破碎的鏡子,把自己盡力收拾得好看一些。她的遺體,依然保持著微笑。她的男友曾告訴過她,她笑的時候最美。
不被看到,接受不到鮮花和掌聲,卻絕不潦草,絕不降低底線,默默地孤獨地美著,是一個人內心的法度,是對自己生命的敬畏。都說自知難,但是,人最騙不了的正是自己。你竭盡全力了嗎?做到最好了嗎?今天你浪費時間了嗎?做了虧心事嗎?你自己一定知道。
坐在寂靜里,雕刻時間,雕刻自己的生命紋理,任市聲喧嘩,任風潮迭變,做一個美麗的桃核。哪怕生前沒人看到,哪怕死后無人知曉,你必定無悔:我沒有放縱自己,我已竭盡全力。
(秋水長天摘自2019年9月24日《揚子晚報》,Stacy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