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華
(廣西梧州商貿(mào)學校,廣西梧州 543000)
根據(jù)由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nóng)業(yè)品牌研究中心、中國茶葉品牌價值評估課題組等機構(gòu)聯(lián)合發(fā)布的《2019中國茶葉區(qū)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結(jié)果》中顯示,六堡茶品牌價值為23.4億元,居中國茶葉區(qū)域品牌價值第30位、黑茶類第3位、廣西第1位。與六堡茶日益上升的品牌地位不匹配的是,六堡茶文化還很薄弱,在程啟坤《中國茶文化發(fā)展40年》一文中,僅找到“2013年11月,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茶文化研究會成立?!薄?018年11月11日,2018中國—東盟茶文化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行?!眱蓷l與六堡茶相關(guān);茶藝作為茶文化的其中一種,六堡茶茶藝的研究相對薄弱,在知網(wǎng)僅查到一篇相關(guān)文章“六堡茶茶藝創(chuàng)作初探”;六堡茶還沒有自己獨特的茶藝表演程式,一般是參考普洱茶或功夫茶的茶藝表演,不完全適合六堡茶的特性,更沒有體現(xiàn)出六堡茶原產(chǎn)地的文化特色。六堡茶原產(chǎn)于廣西梧州市蒼梧縣六堡鎮(zhèn)。梧州市,古為蒼梧郡,于漢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正式建蒼梧王城,管轄10多個縣,包括現(xiàn)在桂東、粵西的大部分地方,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為豐富六堡茶文化,彰顯六堡茶原產(chǎn)地的古蒼梧文化,經(jīng)研究,總結(jié)出體現(xiàn)古蒼梧文化特色的六堡茶茶藝表演程式--六堡十二式。
采用冰泉水。陸羽《茶經(jīng)》:“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冰泉位于梧州市白云山腳,水質(zhì)甘純,適宜沖茶。“冰井泉香”是古蒼梧八景之一,唐代元結(jié)《冰泉銘》:“火山無火,冰井無冰。惟彼清泉,甘寒可凝?!?/p>
煮水可以用鐵壸,鐵器煮水可以改善水質(zhì),而且便于保溫,六堡茶需要高溫沖泡,才能激發(fā)茶味茶香茶氣茶韻。從簡的話,也可以用常見的電熱水壺。泡茶建議用紫砂壺,或者廣西特有的坭興陶茶壸,易于淋壺增溫且保存茶氣。公道杯建議用玻璃杯,便于賞閱茶湯。飲用器建議用白瓷,六堡茶湯紅亮,內(nèi)壁為白瓷,便于觀賞茶湯顏色。白瓷器外壁可以描印古蒼梧八景:云嶺晴嵐、桂江春泛、龍洲砥峙、鶴崗返照、金牛仙渡、鱷池漾月、火山夕焰、冰井泉香,以增加古蒼梧文化韻味。
建議著漢服。古蒼梧在漢初正式建立王城,漢代,梧州曾先后崛起以兩個家庭為標志的享譽華夏的文化巨匠群體——“三陳六士”?!叭悺笔顷悮J、陳元、陳堅,父子祖孫三人為當時全國一流的古文經(jīng)學大家,當時學術(shù)界有“左氏遠在蒼梧”之說;“六士”是士賜及其兒子士燮、士壹、士?、士武和士燮的兒子士廞,父子兄弟子侄個個學問卓著,位列郡守,名滿天下,時大學者袁微寫信給尚書信令荀彧說:“交趾士府君,既學問優(yōu)博,又達于從政。處大亂中,保全一郡二十余年,疆場無事,民不失業(yè),羈旅之徒,比蒙其慶”為避戰(zhàn)亂,漢末三國的中原士大夫和富紳商賈紛紛南下梧州,連劉備都跟魯肅說:“與蒼梧太守有舊,欲往投之”(出自《三國志》記載),梧州一時風云濟會,成為當時文化經(jīng)濟繁興的都會。“三陳六士”譜寫了古蒼梧輝煌的文化高峰,漢朝有梧州人驕傲的記憶。漢服寬博大氣又含蓄內(nèi)斂,與六堡茶的紅濃明亮、味醇陳香相得益彰。
建議配韶樂。舜帝南巡是古蒼梧的重大歷史事件,舜帝喜歡音樂,制有韶樂?!渡袝ひ骛ⅰ罚骸昂嵣鼐懦桑续P來儀”。明代嚴震直的《蒼梧舜廟》:“大舜南巡竟不還,至今遺廟落空山。南薰亭上琴中意,都在蠻煙瘴雨間”。如果覺得韶樂曲高寡和,也可以配嶺南音樂,因為蒼梧本是嶺南名郡。
環(huán)境的營造要體現(xiàn)“潔、靜、正、雅”的茶道美學原則,還要體現(xiàn)古蒼梧的山水勝景和人文文化,古樸而意境悠遠。整個環(huán)境的各個要素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體現(xiàn)一定的意境。
第一式:禮敬。
動作要領:
望北禮合十禮敬先賢;入席;再向賓客行揖禮,女子右手壓左手,男子左手壓右手,鞠身四十五度;就座。
解說詞:
帝子南巡,鳳凰來儀。茶是國飲,客來先設。
文化內(nèi)涵:
《史記》:“舜南巡狩,崩于蒼梧之野?!彼那Ф嗄昵八吹勰涎驳缴n梧,蒼梧在上古時代就是有名的地方。《尚書·益稷》:“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焙嵣厥撬吹鬯埔魳??!锻┚洝罚骸岸粡V最重,客來先設,乃加以香芼輩”,在東漢或更早時候,蒼梧地區(qū)形成以茶待客的風俗。此解說詞同時喻示,貴客遠來,將敬奉六堡茶。
第二式:列具。
動作要領:
凈手;輕展茶席;巧設茶具。
解說詞:
百越古郡,倉吾翡翠。木鐸遺存,西漢彩陶。
文化內(nèi)涵:
《逸周書·王會解》提到“倉吾翡翠”,倉吾是百越民族的部族,倉吾即蒼梧。漢高后五年(元前183年),趙光為蒼梧王,始筑蒼梧王城,發(fā)展為現(xiàn)在的梧州市。二十世紀80年代,梧州市發(fā)現(xiàn)木鐸沖石器時代遺址,有水波紋、繩紋和粗方格印紋陶碎片。梧州市有大型的完整的西漢陶窯遺址,窯灶堆積層較厚,估計產(chǎn)量豐富。此解說詞指出蒼梧悠久的歷史和悠久的制陶史,并借此喻示茶席陳列精美的陶瓷茶具。
第三式:賞茶。
1.動作要領:
從茶罐中取出茶葉,放置茶荷。舉茶荷向賓客,邀客鑒賞茶葉。
2.解說詞:
南方嘉木,六堡神茶。春夏紫筍,渥堆陳化。
3.文化內(nèi)涵:
陸羽《茶經(jīng)》:“茶者,南方之佳木也。”六堡傳說,黑石山頂有一棵老茶樹王,仍是茶神化身,護佑茶鄉(xiāng)百姓,主宰茶事興衰?!恫杞?jīng)》云:“紫為上,筍者上”,《太平寰宇記》記載封州土產(chǎn)“春紫筍茶、夏紫筍茶”大多出自六堡茶區(qū)?,F(xiàn)在六堡鎮(zhèn)仍出產(chǎn)紫芽原種六堡茶。渥堆工藝是六堡茶制作的特色工藝。此解說詞點出六堡茶品質(zhì)上乘,制作工藝獨特。
第四式:溫盞。
動作要領:
用沸水沖洗茶壸,然后將茶壸中熱水注入公道杯和品茗杯中,清洗杯具。
解說詞:
三江之濱,溫氏飼龍。教化祐民,利澤天下。
文化內(nèi)涵:
《方輿紀要》:“蒼梧城西有大江,三江同流?!彼未悎?zhí)中《題蒼梧郡》:“地傾兩面城池壯,江迸三流氣色粗?!眰髡f有溫氏女在江邊拾回大卵,孵出五條小龍,飼養(yǎng)長大,教化守護江河,行云布雨,造福地方,秦始皇封其為秦龍母,以示尊榮,梧州市現(xiàn)仍完整保存有建于宋代初年的龍母廟。此解說詞借喻用水溫杯凈盞,有益身心。
第五式:投茶。
動作要領:
將茶荷中茶葉拔入茶壸中,適量為佳。
解說詞:
重華天降,龍子回宮。取舍有度,不倚大中。
文化內(nèi)涵:
舜帝,又名重華,上古圣君,南巡猶如天降。龍子回宮,仍依據(jù)以上龍母傳說,喻示茶葉入壸。不倚和大中均是六堡鎮(zhèn)主要產(chǎn)茶區(qū)村名,同時喻示茶葉取舍合度。
第六式:滌塵。
動作要領:
沸水注入茶壸,冼滌浮塵,濕潤茶葉,喚醒茶性。因為六堡茶是陳化茶,應用沸水洗茶。初次茶湯倒入公道杯。
解說詞:
火山夕焰,冰泉甘冽。焰烈水沸,洗滌凡塵。
文化內(nèi)涵:
火山,又名錦屏山,在梧州市西江南岸邊,傳說夜晚山上有火焰吐放,傳說是因為趙佗藏劍發(fā)光引起,故名“火山夕焰”,為古蒼梧八景之一。冰泉典故見上文。此解說詞表現(xiàn)火如火山夕焰,燒開冰井山泉水,冼滌浮塵,使茶葉濕潤舒展,喚醒茶性。
第七式:沖茶。
動作要領:高沖低斟,根據(jù)每泡茶的不同,輕重緩急有所不同。
解說詞:仙鶴起舞,龍泉飛瀑。浪翻龍洲,嘉魚回瀾。
文化內(nèi)涵:梧州市鴛鴦江邊有白鶴山,“鶴岡返照”亦是古蒼梧八景之一,清人有詩:
“城西隔岸疊峰稀,落日平岡見鶴飛”,借此形容舉壸高沖尤如白鶴起舞般優(yōu)美。龍泉飛瀑是梧州市白云山勝景之一,此處形容開水入壸。“龍洲砥峙”是古蒼梧八景之一,砥柱系住西江這條龍,明朝解縉《蒼梧八景題詠》:“浪翻洲渚觀龍系,日照岡巒聽鶴鳴”,和《蒼梧值雷給事中》:“花底相逢簇繡鞍,嘉魚亭上看回瀾”,借此形容茶葉在壸中翻騰。
第八式:淋壸。
動作要領:
蓋上壸蓋后,將第一道茶湯澆淋壸身,提高壸溫,更有助于茶味茶香生發(fā)。
解說詞:
金牛再渡,鶴岡返照。醍醐灌頂,養(yǎng)心成道。
文化內(nèi)涵:
金牛仙渡,是古蒼梧八景之一,相傳三國時有道人牽牛渡江,指船中牛糞為酬,后來牛糞變黃金。鶴岡返照,見上文。淋壸灌頂有助茶性生成,醍醐灌頂更能體悟茶道。
第九式:出湯。
動作要領:
將泡好茶湯注入公道杯中。茶不同,出湯緩急不同。
解說詞:
紅蕊開花,秀色無雙。流水可聽,流芳可悅。
文化內(nèi)涵:
唐朝宋之問《經(jīng)梧州》:“南國無霜霰,連年見物華。青林暗換葉,紅蕊續(xù)開花。春去聞山鳥,秋來見海槎。流芳雖可悅,會自泣長沙。”蘇軾游梧州曾寫下:“我愛清流頻擊楫,鴛鴦秀水世無雙”。凝視公道杯茶線上升,靜聽茶湯傾注的聲音,嗅聞茶香,鑒賞紅亮茶湯,賞心悅目。
第十式:分茶。
動作要領:
將公道杯茶湯來回低斟點注到品茗杯中。
解說詞:
少游流杯,舜帝巡狩。共享盛世,其樂末央。
文化內(nèi)涵:
宋朝秦觀謫歸途中經(jīng)梧州,不幸病亡,葬于現(xiàn)在的梧州市藤縣,有詩《流杯橋》:“曲水分山陰,輿梁勝溱洧。一詠見高風,駟馬安足取”,流杯橋是古藤州勝景,屬蒼梧郡。《史記》:“舜南巡狩,崩于蒼梧之野。”茶湯來回點注,不厚此薄彼,共同分享,其樂融融。
第十一式:奉茶。
動作要領:
雙手舉杯齊眉,欠身行禮,共品佳茗。
解說詞:
紅濃陳醇,養(yǎng)生仙飲。以茶會友,因茶悟道。
文化內(nèi)涵:
紅、濃、陳、醇,是六堡茶的四大特點,指的是六堡茶顏色紅亮,有獨特陳香,味道醇厚濃郁。
第十二式:謝茶。
動作要領:
舉杯喝盡杯中茶水,放下茶杯,再行揖禮敬謝賓客。用水沖洗茶具,將茶具收拾歸位。退出茶席。
解說詞:
拿起放下,蘇子北還。五龍歸海,從此其興。
文化內(nèi)涵:
喝茶,不過是拿起杯,放下杯,卻體現(xiàn)了人生真諦“拿得起,放得下”。宋紹圣四年(1097年)五月十日蘇軾被貶瓊州別駕途經(jīng)梧州,又溯江而上,與其弟蘇轍相會于藤州,元符三年(1100年)六月東坡遇赦北歸,到梧州游覽,寫下不少詩篇,梧州人為記念他,將他登臨過的小山命名為“蘇山”。東坡先生一生坎坷,卻豁達灑脫,最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龍母傳說中,龍母將五條小龍飼養(yǎng)長大后放歸大海,行云布雨,利澤天下。梧州市西江南岸錦屏山在清道光三年建七層樓閣式磚塔,兩廣總督阮元巡視時賦詩:“高山郁蒸,江水澄凝,得此高塔,勢欲上騰,梧江吉士,從此其興?!苯璐俗8遗d旺、民族復興,六堡茶原產(chǎn)地--廣西梧州市,勢欲上騰,從此其興。
六堡茶屬于后發(fā)酵的黑茶類,不同季節(jié)采摘、粗嫩不同、加工工藝(揉捻、渥堆、烘干)不同、后期陳化年份不同,茶葉出味出香快慢不同,所以在茶式中增加“滌塵”一式,強調(diào)洗茶,有的六堡茶需要洗兩遍,到3-5道方才顯露,而且愈泡愈醇。經(jīng)實踐證明,普遍認為六堡茶沖泡要用大沸之水,生搬書本上用初沸或二沸水泡綠茶的方法并不適用于六堡茶,六堡茶最好用大開之水沖泡,茶葉中物質(zhì)才能溶解出來,茶湯才能色香味俱佳,茶氣才足,所以增加“淋壸”一式,用熱水淋壸增溫,更符合《茶經(jīng)》所云“育其華”。清同治版《蒼梧縣志》開篇即云:“蒼邑,文獻名邦也”,《越史叢考》說:“倉吾為國,已早見于周也”,宋朝陳執(zhí)中《題蒼梧郡》有“官廳傳自唐丞相,民訟思從漢大夫”、“行伍戢威遵下武,兒童知學樂從儒”等詩句,增加“禮敬”和“謝茶”兩式,更能體現(xiàn)古蒼梧今梧州仍禮儀名邦??傊?,通過設計適合六堡茶的茶藝表演十二式,特別是配上體現(xiàn)古蒼梧文化的解說詞,讓六堡茶的茶藝表演擁有突出原產(chǎn)地文化特色的獨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