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瑞,朱明川,武軍艷,馬 驪,劉麗君,王學芳,李孝澤,孫萬倉*
1.甘肅農業(yè)大學 農學院(甘肅省油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甘肅省干旱生境作物學重點實驗室;甘肅省作物遺傳改良與種質創(chuàng)新重點實驗室),甘肅 蘭州 730070
2.甘肅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20
3.中國科學院沙漠與沙漠化重點實驗室,甘肅 蘭州 730070
隴油7號為強冬性冬油菜,苗期匍匐生長。葉片較小,葉色深綠,生長錐凹陷,冬前不現蕾,根頸組織緊密,生長發(fā)育緩慢,枯葉期早。根系發(fā)達、入土深,葉片組織緊密、氣孔數多,氣孔小。氣孔數以冬季葉片最多,春季葉片最少。氣孔長度以春季大,冬季最小。苔莖葉全抱莖。株高113.5cm,分枝部位14.8cm,有效分枝數為14.0個,主花序長度41.0cm,主花序結角數49.8個,全株結角數295.6個,角粒數20.6粒,角果長度5.2cm,種子黑色,千粒重3.1g,單株生產力13.5g。生育期260~295d。
隴油7號抗-30.0℃極端低溫,越冬率80%~100%,是目前僅有的能在黑龍江饒河、遼寧丹東、北京和甘肅蘭州以北及河西走廊、青海、新疆越冬的冬油菜品種之一。由于優(yōu)異的抗寒性,近年已經推廣到甘肅省的甘南高原、吉林公主嶺、黑龍江的饒河等地。
一般畝產在200.0kg以上。2005年—2007年隴油7號連續(xù)兩年參加了甘肅省內多點試驗。兩年平均折合畝產204.11kg,較統(tǒng)一對照天油2號增產38.69%,其中,2005年—2006年在靖遠、蘭州、永登、武威、張掖、酒泉等7個試點試驗結果,產量為217.91kg/畝,較CK天油2號增產41.79%,其中在武威、張掖試點產量分別為217.79kg/畝、233.79kg/畝,分別較CK增產67.23%、41.78%。2006年—2007年在蘭州、永登、武威、張掖、酒泉等10個試點試驗結果,平均產量為194.45kg/畝,較CK增產36.36%,其中在武威、張掖大滿試點產量分別為238.23kg/畝、228.01kg/畝。2017年—2020年試驗結果,青海省平安區(qū)平均產量為200~300kg/畝,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平均產量為200.5kg/畝。
冬油菜冬春季地表的覆蓋度達95%,甘肅農業(yè)大學試驗結果,冬油菜、冬小麥春季起沙量分別為0.29g/min.m,0.78g/min.m、冬油菜起沙量遠遠低于冬小麥,比春播裸露地(起沙量65.02g/min.m)降低99.55%,1畝冬油菜在冬春季可減少沙塵量347.1kg。同時冬油菜的葉根等遺留土壤中干物質達500kg左右,可增加氮6kg/畝左右,磷14kg/畝左右、鉀9.5kg/畝左右。強冬性冬油菜隴油7號作冬季覆蓋作物與綠肥,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成本低、播種技術簡單,效益高。如果以強冬性冬油菜隴油7號作為北方地區(qū)專一的冬季覆蓋作物或冬季覆蓋綠肥,每畝地種子加播種的成本僅10元左右(種子+播種費用),而產出的干物質(有機肥)達到400kg左右。因此,糧油7號是我國北方最佳冬季覆蓋作物與綠肥作物。
冬油菜4月上中旬開花,是北方地區(qū)開花最早的農作物,花色鮮艷,花期長,是北方早春最佳景觀作物。推廣種植隴油7號等冬油菜對促進旅游產業(yè)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隴油7號等冬油菜蜜腺發(fā)達,香味濃厚,是良好蜜源植物,是蜜蜂的第一朵花,特別在北方的早春缺少蜜源植物的情況下,發(fā)展冬油菜是促進蜜蜂繁殖、提高繁殖質量、縮短人工喂養(yǎng)期、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促進養(yǎng)蜂業(yè)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和必要措施。
作為油料作物、景觀作物與蜜源作物,適宜華北、陜西靖邊、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以及甘肅中部東部及河西地區(qū)、青海、西藏拉薩以南和新疆等地種植。作為冬季覆蓋作物與綠肥作物,適宜東北、華北及西北地區(qū)種植。
包括甘肅在內的我國北方氣候寒冷、干旱,冬油菜生長發(fā)育具有冬前生長期短、越冬期長、冬后期短的“兩短一長”特點,冬油菜栽培的關鍵是秋季培育壯苗保障越冬,冬后期促進發(fā)育保高產,而秋季培育壯苗主要通過精量播種與適宜群體密度調控、適時播種來實現,而春發(fā)主要是通過雪上追肥、水肥調控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等實現。
強冬性冬油菜隴油7號無論作油料作物、景觀作物與蜜源作物還是冬季覆蓋作物與綠肥作物,其栽培技術基本相同。
出苗后及時間苗,3~4片真葉定苗;定植密度4萬~5萬株/畝。
甘肅中部及東部地區(qū),一般在8月中旬播種為宜。河西及類似灌區(qū)、東北地區(qū),播種期可推遲至8月下旬播種,華北地區(qū)9月上中旬播種。
一般采用機播,把種子播在溝里播后沿播種溝輕輕鎮(zhèn)壓,不耙耱,使油菜出苗后在溝底生長,土壤封凍前耙耱,覆蓋播種溝。但作為冬季覆蓋作物與綠肥作物利用時,提倡撒播,種子分布均勻,土壤翻耕后,按照0.5~0.75kg/畝的播種量撒播,然后耙耱,防止土壤跑墑,種子和土壤接觸,保證出苗,出苗后不吊苗,根系穩(wěn)扎快長。
施足基肥,巧施種肥,及時追肥?;什デ敖Y合整地施入,一般施有機肥3 000~4 000kg/畝、磷酸二氫銨20kg/畝、尿素4kg/畝作基肥;返青后10d左右結合灌水追施尿素5kg/畝左右;初花期灌水再追施尿素4kg/畝左右。
苗期要及時淺耕保墑,提高地溫,促進生長。隴油7號冬油菜整個生長期間基本沒有病蟲害危害,但干旱年份,會發(fā)生黑縫葉甲與莖象甲危害,要注意及時防治。一般返青前后,用瓢甲敵(氰戊·馬拉松)1 500~2 000倍液噴施防治2次左右,防效達90%以上。
隴油7號等冬油菜容易裂角落粒,80%左右角果蠟黃時,即可收獲。但也不能過早收獲,否則影響產量與含油率;作為冬季覆蓋作物或冬季覆蓋綠肥種植,春季春播作物播種時,即可將其翻壓作為綠肥使用;作為春播綠肥,可用于果園或其他作物田間覆蓋,隨時可根據需要翻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