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敏 (黑龍江哈爾濱市第64 中學)
當你站在舞臺的中央以一個文化者的姿態(tài)示人的時候,當無數(shù)雙崇敬的眼神聚焦在你身上的時候,那一刻的成就感是不是激起了你無限的自信與自覺?因為你的演講讓無數(shù)人對一類書、對一個學科專題爭先恐后地去了解、去研究,讓讀書的熱情此起彼伏,此時你是不是有一種時代先鋒的感覺?這就是我校參加過文化講壇的38 位演講者的切身體會。文化需要躬身吸納,更需要仰頭談吐,當我們以校園文化講壇為核心舞臺吸納了更多的人參與時,學校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個文化場。這是一個學校應有的文化生態(tài),也是學校育人價值得以實現(xiàn)的育人生態(tài),更是學校里每一個人都應該有的高品質的文化生活。
2015 年,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我校將辦學宗旨定位為“以書香校本課程建設為重要載體,建設一所有文化質感的學校,為師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主要基于以下考慮:學校是一個文化場,其核心是師生對文化的追尋,追尋的人越多、時間越久,這個場的磁力就越大,影響力也就越大。如果師生只埋頭于分數(shù)的爭奪,則不能稱之為文化,精神的提升與豐盈才是人成長的本質。而學校文化場的建立,媒介自然是讀書。
為推動師生閱讀,我校著力研發(fā)并開展了系列書香校本課程及活動項目,活動項目包括:師生社團、朗讀活動、讀書節(jié)慶典活動、文化講壇、研學旅行等,其中影響最大、最具實效的項目當屬校園文化講壇,這也是迄今我校一直在開展的活動,深受師生喜愛,并在市區(qū)內有一定的影響。近年來,市、區(qū)召開了四次64 中學專場展示活動,校園文化講壇都是其中的主角。我校先后被評為香坊區(qū)推動閱讀先進單位,哈爾濱市書香校園校本課程建設示范單位,圍繞這一主題的校本研究項目在省規(guī)劃辦批準立項。
讀書演講、好書推介、讀書感悟、學科文化主題講壇是校園文化講壇的主體形式,其基本邏輯順序為:為什么讀書,讀什么書,讀書即文化。這四個項目如四維空間的更替、交叉進行,支撐著學校的文化場,讓師生參加文化講壇成了學校文化生活的主流。在校園里,文化講壇的主講人受到師生們的尊重,若誰因故沒能聽到文化講壇,都會深深抱憾。師生們被深深地吸引,爭相活躍在其中,享受、交流、提升。文化講壇由校培訓部和教師社團共同組織,我校將每周一第8~9 節(jié)自習課時間定為文化講壇時間,教師主講人采取本人自薦和教研組推薦相結合的形式產(chǎn)生。每場開講前利用網(wǎng)絡和海報作廣泛宣傳,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使得場場座無虛席。截至目前,校園文化講壇共開展38 場,其中,學生主講8 場,受眾6200 余人,生均聽9 場。演講實錄《滋養(yǎng)身心,點化生命》和讀書推介集《好書分享,暢游書?!芬呀?jīng)出版成書,并不斷充實更新,使之成為我校獨具特色的校本課程教材。
為了提升教師個人的文化素養(yǎng),為了引領學生走進閱讀,2015 年上學期開始,我校讀書社團開展了以“讀書·理想·生存”為主題的學科校本主題演講活動,教師們結合學科特點從不同學科文化的角度闡述理想、事業(yè)、人生與讀書的重要關系,體會書籍的價值,分享讀書的意義,引領學生走進閱讀、提升學習品質、完善美好人格。(具體內容詳見表1)
2016 年4 月18 日,我校物理學科教師劉鑫向全校師生推薦了《把時間當作朋友》這本書,由此拉開了我校讀書推介會的序幕。劉鑫老師的推介在“大夏書系”讀書節(jié)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活動專場進行了公開展示,反響熱烈。繼而全校師生便定期推介自己“最喜愛的一本書”。翻開一本書,走進一個熱愛閱讀的群體,濕潤了無數(shù)冰冷、饑渴的靈魂。
表2 哈爾濱市第64 中學“好書分享,暢游書海”教師讀書推介會一覽表
2018 年4 月,我校有幸受邀在《新晚報》上向冰城人推薦了《平凡的世界》《人類簡史》《明朝那些事兒》三本書;2019 年4 月,我校再次受邀在《新晚報》上推薦了《曾國藩傳》《深度學習》《今日簡史》三本書,將學校讀書推介活動推向了高潮。至此,全校師生共同走進書籍,開啟了獨特的悅讀之旅。(具體活動情況詳見表2)
此外,在班級讀書推介會的基礎上,各班級也推薦優(yōu)秀學生在全校范圍內進行推介活動,增強了學生讀書的熱情。讀書推介會在校園里掀起陣陣高潮,如歷史熱、科幻熱、傳記熱等,效果大大超過了預期。(具體活動情況詳見表3)
表3 哈爾濱市第64 中學“好書分享,暢游書海”學生讀書推介會一覽表
學校每學期都會定期開展教師整本書閱讀的交流活動,分兩個層次:一是“天雨流芳”教師讀書朗誦社團成員的交流活動,二是全校范圍以學科為單位的交流活動。教師們就自己閱讀的一本書談理解、談感悟,地點或在校內,或在書店。有一次在果戈里書店,教師們交流了整整一個下午還意猶未盡。截至目前,全校交流的教師達到200 人次以上,這也是我校推動閱讀工作的理由。教師的閱讀帶動和影響了學生的閱讀,課間、午自習在樓層的開放書吧隨時可見靜靜閱讀的學生的身影,他們專注閱讀的神情真的太美了,成了64 中學校園里一道青春亮麗的風景線。
讀書即生活,讀書即文化。2017 年,我校又在原有的基礎上開辟了學科文化講壇這一新領域。學科文化講壇以學科某一專題內容為主題。要想講清楚一個學科專題可不是讀一本書那么簡單的事情了,教師要依據(jù)自己確立的主題讀幾本書,查資料、選資源、寫文稿、做課件、來試講,準備起來很費時間、精力。但正因為付出的多才會更加珍惜,并引以為傲。學科文化講壇是讀書推介的新發(fā)展,它將師生的讀書生活推向縱深發(fā)展的道路,提升到了學校文化生活的新高度,更體現(xiàn)了教師對文化的自覺追尋,彰顯了教師文化傳播者的力量和地位。截至目前,我校已經(jīng)開展的學科文化講壇十節(jié),在市、區(qū)引發(fā)了強烈反響。(具體活動情況詳見表4)
學科文化講壇從內容和主題上看,現(xiàn)階段還處在教師喜歡和擅長的層面,每次四十分鐘一個專題,有時主講人感到?jīng)]講透,聽眾覺得“不解渴”。今后我們要多向《百家講壇》《哈爾濱講壇》等學習,站在學科文化的角度以學科為單位全員參與,系統(tǒng)規(guī)劃,長遠安排,以形成富有特色的64 中學學科校本課程體系。還要有后續(xù)對學生影響的跟進,比如在一次講壇活動的影響下你讀了哪些書,進行了哪個方面內容的深入拓展研究,有什么成果呈現(xiàn)等。
此前,由于學校只有一個能容納近200 人的多功能廳,文化講壇受場地的局限,每次受眾較少,有時一個受師生喜歡的專題主講人要重復講幾次,增加了主講人的負擔。最近我校抓住智慧化校園建設的契機,將錄播教室和全校班級系統(tǒng)連接,實現(xiàn)了校園直播,以后每場文化講壇全校師生都可以同時收看,從而達成文化講壇效益的最大化。
文化講壇活動成為學校書香校本課程建設的亮點項目,特別是學科文化主題講壇受到廣大教師的喜愛,市、區(qū)多次為我校組織專場展示活動,在教師培訓部門及地理、物理、化學等相關學科領域引起較大反響。我曾代表學校去安徽鳳臺參加“心悅四方讀書聯(lián)盟”年會并在大會上交流了這一做法,得到與會專家、同仁的贊譽。
表4 哈爾濱市第64 中學教師學科文化講壇一覽表
立足于一個更廣泛的視野來審視,我校文化講壇的力量也許微乎其微,影響也許微不足道,但文化講壇讓師生走進了閱讀,讓師生通過講好學科文化故事自覺地學習中國文化,通過體悟中國故事自信地弘揚中國文化。我們努力讓學校這塊文化場增強文化質感,以文化的魅力整體提升教育的育人功能,也是為中華文化的傳承盡到了一點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