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子東
1903年是20世紀中國小說史上很重要的一年:晚清四大名著,居然全部在這一年開始發(fā)表?!独蠚堄斡洝纷钤邕B載于上海商務印書館編印的《繡像小說》半月刊(從1903年9月到1904年1月,共13回),作者筆名“洪都百練生”。因雜志編輯擅自刪改原作,作者停止續(xù)寫。后改在《天津日日新聞》重新連載,作者“鴻都百練生”。有學者懷疑“洪都”乃印刷之誤。至于作者真名,當時不為人知。直到1920年后,蔡元培、胡適從劉鶚侄子那里獲悉作家情況。1924年顧頡剛發(fā)表《<老殘游記>之作者》一文(《小說月報》15卷第3期),人們才正式知道作家的姓名。學術界一般認為《老殘游記》是晚清藝術價值最高的一部小說,但作者在1909年流放新疆去世時,應該不知道自己的文學史地位。魯迅、胡適、夏志清都十分贊賞推崇《老殘游記》,不過是從不同角度,魯迅注意的是官場批判:“歷來小說,皆揭贓官之惡。有揭清官之惡者,自《老殘游記》始。”胡適則認為:“《老殘游記》在中國文學史上的最大貢獻卻不在于作者思想,而在于作者描寫風景人物的能力……《老殘游記》最擅長的是描寫的技術,無論寫人寫景,作者都不肯用套語濫調,總想镕鑄新詞,做實地的描畫。望這點上,這部書可算是前無古人了?!毕闹厩鍎t對劉鶚小說的“中國情懷”評價極高:“劉鶚與詩圣杜甫相形之下,毫不遜色……兩者同樣憂時感世,雖然極其悲戚沮喪,但對中國的傳統(tǒng),信念堅貞不渝。”我手頭使用197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版本的《老殘游記》,里邊也有出版說明:“作家雖有同情民眾疾苦、比較進步的一面,但他的基本政治觀卻是落后,甚至反動的。他堅決擁護封建統(tǒng)治,對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本質缺乏認識,反對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義和團反侵略斗爭?!?/p>
為什么關于《老殘游記》的評論,如此強烈反差,南轅北轍?
《老殘游記》的“中國情懷”
小說第一回濃縮了《老殘游記》里的“中國故事”,寄托了劉鶚的“中國情懷”,同時也預言了作家自己的命運。其實20世紀大部分中國小說,每一部都在有意無意講述不同角度的“中國故事”,只是沒有《老殘游記》的第一回那么刻意經營“民族國家寓言”。男主角鐵英,號補殘,人稱老殘,和兩個朋友到山東海邊蓬萊閣看日出??吹胶I嫌幸凰掖蟠砥茢?,處處傷痕,水已經進入。管帆的水手卻忙于搜查船上很多男女乘客的財物,甚至殺人拋尸。老殘等人認為駕船的人并沒有錯,只是習慣了太平日子,遇大風浪便慌了手腳。而且船上大概沒有指南針,失了方向。所以三個人借了一個漁船,帶著羅盤,趕去相救。到了近處發(fā)現(xiàn),船上有人在演講,號召普通的人起來反抗。再靠近看,演講的人只會叫別人造反,自己毫無行動。老殘他們就想,原來這里的英雄只顧自己賺錢,叫別人流血。三個人跳上船,獻上羅盤等機器,不料水手們喊:“船主!船主!千萬不可為這人所惑!他們用的是外國向盤,一定是洋鬼子差遣來的漢殲!”于是三個人逃回小船,小船也被大船撞沉了。
這一回只是老殘的夢,大船當然象征晚清中國,駕船的是北京朝廷,水手是貪官污吏,船上乘客就是民眾,鼓動演講的是革命黨。對朝廷的諒解,對革命黨的幻滅,讀者可能會有爭議。但是把貪官作為社會矛盾的焦點,這是和其他譴責小說以及當時讀者的心理相通共鳴的。最神奇的預言是獻外國羅盤的被視為漢奸,打下船去。
劉鶚的生平十分傳奇,他不像李伯元、吳趼人那樣是報人和職業(yè)小說家,劉鶚從來沒想到以文學留名。他早年學習算學、音律、天文、醫(yī)藥。他自己行過醫(yī),小說男主角就是一個江湖醫(yī)生。他有數(shù)學、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專著。劉鶚還有一個重大學術貢獻就是從國子監(jiān)的王懿榮那里買了很多殷商的甲骨?!惰F云藏龜》一書對早期的金文研究和“甲骨四堂”都有影響。擁有多種學科專長,劉鶚卻又忙著替河南巡撫吳大澄治理黃河,花了好些年,整理了五本《黃河地圖》。之后又到山西幫助外商開煤礦。八國聯(lián)軍到北京,他又向俄國人買太倉的糧食,賣給民眾解救饑荒。沒想到此事被人告,加上在南京買地,最后被袁世凱指控。在大船上,送羅盤的士大夫被當作漢奸趕下海,不幸言中。劉鶚自己在清朝還沒結束時被流放到烏魯木齊,第二年病死。他的一生令人感慨,想做科學家、學者、醫(yī)生、實業(yè)家、商人,甚至政客,以各種方法來報效國家,最后卻只留下一本小說。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這本小說卻流芳百世,和《海上花列傳》一樣,代表了晚清文學的最高水平。
都是在1903年開始發(fā)表的小說,《官場現(xiàn)形記》全篇沒有主角;《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的主角只是旁觀者;《孽?;ā方咏嵌?,主角并非敘事者;只有《老殘游記》,主要人物是有局限的第三人稱敘事。前兩部是紀錄素材新聞,《孽?;ā肥侵v故事,老殘卻是一個抒情男主角。
老殘在山東替一個大戶人家看好了怪病,得銀千兩,八百寄回老家,自己仍然浪跡江湖。看看濟南風景,聽聽梨花大鼓,沿途行醫(yī)也不計較報酬,名聲漸漸傳開。突然有山東巡撫莊宮保(部分人物原型可能是山東巡撫張曜),想招賢納士,請老殘人府,特地派人送酒席到他住的旅館。老殘不想做官,次日留下信,感謝宮保厚誼,自己繼續(xù)漂泊江湖。
雖然拒絕做官,可是老殘卻有一個關心國事民情的士大夫心態(tài)。到了曹州府,他一路聽說長官玉賢的政績。當?shù)厝苏f玉大人是一個清官,辦案實在賣力,只是手太辣了。這是什么意思?原來當?shù)赜幸挥谛肇斨?,家里被搶衣物就去報案,結果抓了強盜。強盜就此懷恨,不久以后,強盜白天放火,玉大人率兵追趕。追到于家附近,不見強盜,卻在于財主家里搜出一些土槍、刀子等。玉大人懷疑于家通匪,把家里三個男人抓到城里來拷問用刑。于家媳婦和管家就送錢求情,甚至于家的媳婦自殺守節(jié),可是玉大人堅決不聽別人勸。最后,于家父子三人就死在刑具站籠里。
老殘聽說玉賢的官府面前共有12個站籠,已經死了2000多人,九成都是冤枉的。于家人死后,甚至連設下圈套的強盜也后悔了,說本來就想讓于家人吃幾個月的官司,沒想到送了四條人命。以此案為例,老殘開始討論一個現(xiàn)象:清官可能比貪官還壞。下面這段話,胡適和魯迅都曾引用過:“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蓋贓官自知有病,不敢公開為非;清官則自以為不要錢,何所不可,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吾人親目所見,不知凡幾矣?!边@段話精辟分析了官場中的美德有時可以同時是惡行。本來為官,要靠智慧,凡事需判斷;要講清廉,避免以權謀私;還要有胸懷,至少允許批評。再有智慧的官員也會有判斷失誤之時(比如玉賢上了強盜的當,誤抓于姓財主)。如果是貪官,收錢放人,討價還價,也是潛規(guī)則??伤傲疂崱?。清廉本是好事,但因為太有道德自信,完全不聽旁人勸告,釀成冤案。關鍵是不允許平級或下級有不同意見。貪官們因為心虛,會害怕批評。清官如果心胸狹窄,又求功名政績心切,官場里又缺乏一個可以提供不同意見的途徑和機制,小錯就會變成大錯。小說里,玉大人覺得所有提不同意見的,都是反對他,“無論是冤枉不冤枉,若放下他,一定不能甘心,將來連我前程也保不住”。將不同意見視為敵人,“清官尤可恨”。無所顧忌,動刑鎮(zhèn)壓,手段也更加兇殘。別的官員也因為可能有貪腐把柄,不敢反他,這更助長了玉賢的專斷。說句實在話,假如他貪財,那于家四條人命或許能保下?!豆賵霈F(xiàn)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里邊很多類似官場故事,腐化荒唐離譜,但結局都沒那么慘。
錯殺于家四人不是個別案件。老殘又問了其他曹州府人,民眾說玉大人“是個清官!是個好官!衙門口有十二架站籠,天天不得空”。王家兒子在城里跟人議論,說玉大人怎么糊涂,怎么冤枉好人,被私訪的人聽見了,過幾天也站死了。聽到這里老殘說:“這個玉賢真正是死有余辜的人,怎樣省城官聲好到那步田地?煞是怪事!我若有權,此人在必殺之列?!甭牭竭@里,對面老鄉(xiāng)叫他小聲點(我讀小說時也真替老殘擔心:您又不是欽差微服,您只是個江湖郎中。這么說話行事,在一個這么兇惡清官的地盤上……)老殘又去打聽一個案子,有人賣布,因為裁下來的布正好與某店被偷的布匹尺寸相當,就被當作強盜抓走了。老殘還親自進城看了那個站籠,“復到街上訪問本府政績,竟是異口同聲說好,不過都帶有慘淡顏色,不覺暗暗點頭,深服古人‘苛政猛于虎真是不錯”?!爱惪谕暋本涂赡苡袉栴}。老殘還沒見過更“完美”的政績,苦難的民眾還要一齊由衷流淚感恩。玉賢大人之下的百姓還能臉色慘淡,說明這個酷吏也就只是一個酷吏。
“玉賢”以諧音影射清代官員毓賢。毓賢官至山東、山西巡撫,曾支持義和團,殺害大量基督教徒。后來“被流放新疆,途次蘭州時,因慈禧太后徇聯(lián)軍之請,處以斬首極刑”。夏志清認為:“劉鶚真的把毓賢這酷吏恨之入骨……他們一定曾于山東相遇,然而,劉鶚痛恨毓賢會否出于個人因素,則很難說。”我以為,即使劉鶚真的以個人恩怨親身體驗為題材,一旦寫成“清官更壞”的文學典型,其意義早已遠超出具體人事和特定時代。老殘對玉賢的一段評論,不幸可能成為某種官場現(xiàn)象預言:“只為過于要做官,且急于做大官,所以傷天害理的做到這樣。而且政聲又如此其好,怕不數(shù)年時間,就要方面兼圻的吧?官越大,害越甚:守一府,則一府傷;撫一省,則一省殘;宰天下,則天下死?!?/p>
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
老殘繼續(xù)搖鈴行醫(yī)途中,遇到官員申東造,一起議論玉賢的暴行。東造勸老殘出山:“‘無才者抵死要做宮,有才者抵死不做官,此正是天地間第一憾事!老殘道:‘不然。我說無才的要做官很不要緊,正壞在有才的要做官,你想,這個玉大尊,不是個有才的嗎?”申東造要在玉賢領導下做縣官,請教老殘,怎樣為民除害、維持治安?老殘推薦一人叫劉仁甫,不僅會武功,少林出身,還有辦法跟遵守江湖規(guī)則的大強盜合作,建立游戲規(guī)則?!胺彩墙吓笥?,他到眼便知,隨便會幾個茶飯東道,不消十天半個月,各處大盜頭目就全曉得了,立刻便要傳出號令:某人立足之地,不許打攪的?!鄙陽|造聽從老殘建議,請老殘寫了封信,派自己的弟弟申子平,專程去一個叫柏樹峪的地方請劉仁甫。小說從第八回到第十一回,突然就離開了老殘的行蹤視線,詳細敘述申子平如何去請劉仁甫一路上的奇遇。從小說結構來講,有點突兀?!独蠚堄斡洝芬还膊哦?,最早發(fā)表才十三回,卻有整整四回偏離主要情節(jié)。
第八回講申子平和仆人們在雪地里走山路,非常艱難地過冰橋,還有一只老虎經過。整段文字精彩,畫面神奇,可以單獨拿來做語文教材?!独蠚堄斡洝穼懢拔恼乱涣?,很有名的“黑妞、白妞唱曲”,“子平一行雪山遇虎”,還有后面山里碰到神奇女子瑪姑和黃龍,鼓樂合奏,令人難忘。第八到第十一回雖離開老殘的視線,卻還是劉鶚的眼光。好像進入武俠小說境界,一行人天黑之后在山里邊找到一戶人家?;纳揭皫X,進去卻是深宅大院,琴棋書畫,高雅宕魄。主人瑪姑竟是一個20來歲的女子,和長者黃龍講一大套的“儒”“道”“佛”道理。這個黃龍更向申子平預言一年、五年或更長遠的社會前景,其中黃龍長者關于北拳南革的議論讓人深思:“北拳的那一拳,也幾乎送了國家的性命,煞是可怕!然究竟只是一拳,容易過的。若說那革呢,革是個皮,即如馬革牛革,是從頭到腳無處不包著的。莫說是皮膚小病,要知道渾身潰爛起來,也會致命的,只是發(fā)作的慢……諸位切忌:若攪入他的黨里去,將來也是跟著潰爛,送了性命的!”
第十二回起小說又回到老殘的行蹤?!独蠚堄斡洝凡粌H是聚焦官場的譴責小說,也可看作是俠義公案小說。男主人公總懷著打抱不平的俠客之心,甚至還做起了福爾摩斯,為冤案平反。因為黃河結冰,他被困在江邊小店。巧遇了一個叫黃人瑞的官員,二人在客棧里喝酒談話。黃人瑞還叫了兩個十幾歲的妓女——翠花、翠環(huán)。翠花不是上酸菜,是陪老殘、黃人瑞喝酒、燒鴉片、談天?!皬牡谑乩蠚埮c黃人瑞在一傍晚邂逅時起,至第十六回他倆于翌晨入睡時止,我們讀到將近四十頁的敘述,生動活潑的道出兩人在翠花、翠環(huán)陪同下的言談舉止。這場面聯(lián)機不斷,無疑地記述了傳統(tǒng)中國文學中最長的一夜。就小說技巧而言也是描摹最為逼真的一夜?!毙≌f畫面有些曖昧瑣碎,兩男兩女并排靠在炕上。但是談話之中,卻道出了兩個驚人事件。
一個是翠環(huán)講述身世,兩年前這個妓女還是地主家的千金,怎么如今淪落為娼?原來前年莊府臺,就是那個有意提拔老殘的省官莊宮保,聽了謀士史鈞甫的建議來治理黃河,居然依據(jù)的是漢代賈讓的一本《治河策》。清代治河用漢代的書,書中說黃河年年水災,主要是河道不夠寬。史觀察說:“戰(zhàn)國的時候,兩邊的堤相距五十里,今天(漢代)兩岸河堤不足二十里,所以兩條民埝之間就三十里?!彼^民埝就是民間自己筑的堤壩。所以史觀察說應該放棄民間堤壩,放寬河道,便可成就治理黃河的千秋大業(yè)。賈讓萬萬沒想到,他的書兩千年以后得到知音。莊宮保說:“這個道理,我也明白。只是這夾堤里面盡是村莊,均屬膏腴之地,豈不要破壞幾萬家的生產嗎?”謀士說:“小不忍則亂大謀,為了大局出發(fā),就要有所犧牲。而且還不能事先通知,否則幾萬百姓知道要破堤,一定拼死反抗。”于是就出現(xiàn)了治理黃河的人為災難。百姓不知道,以為水來了以后會退,沒想到家園、村莊全部被淹,多少萬人淹死。其中就有翠環(huán)的家人,那個地主的家。
在河邊的客?;鹋镞?,兩個妓女哭哭啼啼,對恩客訴苦,講出了幾年前發(fā)生的巨大的社會政治災難。作家劉鶚自己參加過幾年黃河治理,還出版了好幾冊黃河地圖。也許他的專業(yè)知識沒被采納在治河大業(yè)中,結果輾轉成了小說素材。被翠環(huán)身世和身后的悲劇所感動,黃人瑞和老殘決定合資替翠環(huán)贖身。人瑞身為官員,不能出頭(當時官員不能買妓女)。老殘可以,但他不肯受用。錢愿意出,人不要。談話問,客棧失火了,把老殘跟翠環(huán)的行李都燒了,大家一片忙亂,幾乎一夜沒睡。也是在同一個晚上,人瑞又跟老殘講了另一個案件。
當?shù)赜幸恍召Z的財主,全家及仆人十三口全部被殺。上面來了一個官員,叫剛弼(諧音剛愎,影射清代大臣剛毅),也是個出了名的清官,如何判案?賈家十幾口人被殺了以后,疑犯被抓,疑犯家里也有錢,管家趙立就去送錢。剛弼收下錢,立了字據(jù),說這個就是證據(jù),他們一定是犯罪,要凌遲。道理是:“如果不是你殺的,你為什么送錢給我?”嚴刑峻法,連縣官都覺得太殘酷了,可是無法阻止這位專斷的剛弼。官府上下大家都看著這事不行,人瑞就找老殘幫忙。你老殘不是認識巡撫宮保嗎?走走后門看。走后門做好事——官場問題還是要更大的官來解決。老殘急忙寫信給莊宮保,要求重審此案。宮保倒是真的賞識他,馬上回信同意。小說里邊有一段描寫,很多評論都引用。老殘一個人到衙門去,正好這個剛弼又要對賈魏氏(賈家的媳婦)下重刑,要她供出奸夫。你既然殺了家里十幾個人,定有奸情。賈魏氏受不了逼供刑,已經承認殺人,但奸夫實在編不出來,眼看又是一輪嚴刑拷打,小命都可能不保。下面是一段原文:
老殘聽到這里,怒氣上沖,也不管公堂重地,把站堂的差人用手分開,大叫一聲:“站開!讓我過去!”差人一閃。老殘走到中間,只見一個差人一手提著賈魏氏頭發(fā),將頭提起,兩個差人正抓他手在上拶子。老殘走上,將差人一扯,說道:
“住手!”便大搖大擺走上暖閣,見公案上坐著兩人,下首是王子謹,上首心知就是這剛弼了。
這是《老殘游記》,甚至是很多晚清小說最英雄主義的一個瞬間了。請設想,一個平民闖入衙門,一介書生在法庭上高喊“住手”,只手阻止了一個悲劇繼續(xù)惡化——當然,老殘之所以沒有被剛弼和差人馬上趕走或者抓起來,就是因為他懷里有一封上峰的回信。這種英雄主義的瞬間,在20世紀后半段的中國小說里反復出現(xiàn)。王蒙的《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的結尾,飽受壓力的男主角林震,滿懷希望地敲開區(qū)委一把手周書記的門;在《人民的名義》中,正、反官員對峙的緊要關頭,桌上的紅機子就響起來了——北京來電。不同的是,劉鶚筆下的莊宮保,卻是更復雜的人物,也是更嚴酷的政治現(xiàn)實。招賢納士賞識老殘這個知識分子的是宮保;重用了玉賢、剛弼等酷吏的也是宮保;聽了史鈞甫建議,治理黃河傷害無數(shù)百姓的,亦是宮保;之后又十分心痛,派船給災民送饅頭的還是宮保。
沖上衙門法庭的那一瞬間,老殘不會看到或者說不想看到宮保后面,還有軍機處、公公們和老佛爺。李伯元早已寫出“官場”游戲規(guī)則的不同級別與相同結構。老殘是俠,是沖動的堂吉訶德,他可不是沉思的哈姆雷特。目睹官場丑惡,李伯元是看透經濟根源,無差別批判。吳研人是對怪現(xiàn)狀見怪不怪。曾樸對書生入官場,既有期待也有失望(張佩倫文人誤國,金雯青買了假地圖)。但老殘是真的生氣,也有生氣。文人、武士都是要有點傻有點沖動才能為俠。當然,《老殘游記》的浪漫精神也附有兩個現(xiàn)實主義注釋:江湖郎中先賺到足夠的錢,身上又有高官的信。現(xiàn)實中,劉鄂流放烏魯木齊而死,小說里,老殘卻能夠為翠環(huán)贖身。
幾天以后,省里派來一個姓白的官員,他和縣官、剛弼、人瑞一起吃飯時,老殘被尊為上坐。白官員通過審問月餅里邊不含砒霜的細節(jié),排除了賈魏氏父女的罪責,當庭釋放。剛弼很郁悶,原想指責老殘,還派人搜集老殘的黑材料(受賄、買妓女)??墒锹犝f上峰很器重這個江湖醫(yī)生,便也無話可說。規(guī)則是,眼睛必須往上看。
白官員只是判定賈魏氏冤枉,誰是罪人他交給老殘來做福爾摩斯?!案柲λ埂边@個文化符號果真出現(xiàn)在《老殘游記》里,和翠環(huán)、衙門、鴉片并置,提醒讀者這已經是20世紀!小說里幾個最重要的情節(jié),都跟判案有關。白公排除了月餅下毒,問答非常具體實在、絲絲入扣,真像本格派偵探小說。之后老殘受官方委托微服探訪,近乎武俠小說情節(jié)。搖鈴郎中巧遇剛被釋放的魏老頭,正好又有工人王二見證吳二浪子下毒。王二不肯作證,要二百兩銀子誘惑。法庭倒也并不顧忌利誘作供。最后結尾更充滿俠客小說的浪漫:老殘不僅找到真正的兇手(賈家女兒的情夫吳二),而且還上泰山玄珠洞,找到了青龍子,獲得了解藥“返魂香”。再將十三個棺材打開,煙熏幾繞以后,眾人復活,冤案平反,人命重生,這真是《老殘游記》的光明尾巴。
眼前路,都是從過去的路生出來的
漢學家普實克說:“《老殘游記》是古老的中國文明在其衰落之前的最后一首偉大贊歌?!薄霸?0世紀初的所有作品當中,《老殘游記》可能最接近于現(xiàn)代文學?!痹谖铱磥?,現(xiàn)代文學也很少有作品超越《老殘游記》的水平。和其他幾部譴責小說一樣,《老殘游記》關注的焦點還是官場。但特點是:第一,更注意官場和民間的直接利害關系。玉賢的站籠、剛弼的斷案,直接牽涉民眾的人命。宮保治黃河更是損害了多少萬人民的家園生命,“官民對立”,這個晚清譴責小說主題在《老殘游記》中表現(xiàn)得十分尖銳。第二,民眾里邊也包括財主,劉鶚的官民關系跟后來的“階級論”不同。第三,李伯元、吳趼人、曾樸都冷觀或怒斥官場貪腐成風,《老殘游記》卻揭示了貪腐并不是官場的唯一危機。有些官員號稱清官,或者也有才,他的官也不是捐來的,是考出來的。但如果專制,不聽意見,無仁慈之心,如玉賢、剛弼,照樣可以禍國殃民。
晚清是20世紀中國小說中描寫官場政治最全面、最大膽的一個時期。這是一個很短的時期,后來再也沒有了。這是因為晚清的政治極其腐敗,同時也因為這種腐敗政治又給租界報人作家留下一定創(chuàng)作空間?!拔逅摹币院?,作家就不再把“官場”作為解釋、分析中國社會的核心或焦點了?!拔逅摹币院笞骷腋P心人(延安以后文學的關鍵詞則是“人民”)。到底是官場決定社會,還是社會決定官場?是有這樣的皇帝,才有這樣的百姓?還是有這樣的百姓,必然有這樣的皇帝?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五四”小說把文學關注的焦點,從官場轉到了國人。這是“五四”和晚清的一個關鍵區(qū)別。
《老殘游記》除了混雜社會譴責與俠義公案,其實也還有青樓小說的痕跡。后半部鐵英跟黃人瑞策劃為賈魏氏的平反并議論治理黃河的災難,兩個妓女在旁邊燒煙、倒茶伺候,最后在黃人瑞的安排下,老殘就真的為翠環(huán)贖身,還娶她為姨太太。一個頗老套的大團圓情節(jié),卻開啟了士大夫拯救落難女子的20世紀小說常見模式。老殘還將翠環(huán)名字改成環(huán)翠,說是顛倒次序,丫頭便成了小姐——知識分子自以為文化(符號命名權)可以改變弱勢群體的命運。俠客與公堂的矛盾,具體表現(xiàn)在老殘與官府既對抗又利用的關系。老殘用以批判和糾正酷吏的文俠行為,實際處處依靠他被更高的官賞識這么一個基礎。也就是說,他人在體制外,所以說是“俠”;心在體制中,是理想主義的“義”。
從形式上看,《老殘游記》又是20世紀中國最早的抒情小說,小說敘事形式表面還是章回體,但主要人物就是情節(jié)主線,人物心情就是風景文字。老殘在黃河邊看雪景:“抬起頭來,看那南面的山,一條雪白,映著月光分外好看。一層一層的山嶺,卻不大分辨得出,又有幾片白云夾在里面,所以看不出是云是山。及至定神看去,方才看出那是云、那是山來。雖然云也是白的,山也是白的,云也有亮光,山也有亮光,只因為月在云上,云在月下,所以云的亮光是從背面透過來的。那山卻不然,山上的亮光是由月光照到山上,被那山上的雪反射過來,所以光是兩樣子的。然只就稍近的地方如此,那山往東去,越望越遠,漸漸的天也是白的,山也是白的,云也是白的,就分辨不出甚么來了?!?/p>
這段文字和雪夜路人、聞虎嘯,還有黑白妞唱大鼓一樣,是現(xiàn)代中文的樣本。1929年最早英譯《老殘游記》片斷,就是翻譯了黑妞、白妞說書的那一段,題為《歌女》(The Singing Girl)。魯迅評《老殘游記》強調兩點,第一個就是“清官之可恨,或尤甚于贓官”,這真是言人所未言。二是“敘景狀物,時有可觀”。后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老殘游記》是世界文學名著。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百年、五百年以后,也許《老殘游記》在中國文學史上,其文學地位還會上升。只是不知道那個時候,他所描寫的那些貪官清官怎么樣了。
小說里有段話,老殘去泰山玄珠洞尋找青龍子,中途在千佛山腳下問路。一個長者對他說:“我對你講,眼前路,都是從過去的路生出來的;你走兩步,回頭看看,一定不會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