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平
升上小學三年級后,語文學習上多了項寫作。剛接觸寫作的學生總覺得很難,沒有素材可寫,缺乏興趣,也缺少有效方法。如何提升小學生習作能力,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下面,我談談自己在教學習作時的幾點做法:
一、排難激趣,以“玩”入門
1.掃清障礙,激發(fā)興趣
我們應摒棄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把課設計得妙趣橫生,富有創(chuàng)新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寫作課堂中來。首先,從興趣入手,讓學生喜歡寫、樂于寫,對寫作樂此不疲,而不是叫苦不迭;其次,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導并鼓勵學生步入生活大舞臺,認真看、仔細聽,有切身感受,把豐富多彩的生活記錄成文字。學生愿意寫、熱愛寫,才能真正提升習作水平。
2.玩中寫,寫中樂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將作文課設計成學生喜歡的游戲、故事、活動課,在習作課堂中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玩中體驗,在興趣中學習,一邊玩一邊寫,課堂成了歡樂的海洋。比如,我在初次進行人物肖像描寫的寫作教學時,先用游戲導入,讓學生為自己的好朋友畫像,畫好后以“尋人啟事”的方式貼在黑板上,要求大家辨認畫像特征,并猜猜是誰。課堂氣氛一下被點燃,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生悄然體會到了作文的樂趣,在快樂中生成作文,在習作中品味快樂。寫作的種子自然而然就埋在了孩子的心里。
二、以“說”促“寫”,開放教學
1.以說促寫,說寫結合
在指導學生寫《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時,充分發(fā)揮學生“說”這一優(yōu)勢,先讓他們選擇一個熟悉的人,抓住他(她)鮮明的特點,細致觀察,并在課堂上介紹給大家。由說到寫,以說促寫,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自然會穩(wěn)步提高。
2.開放教學,允許不同
信息時代下的作文教學,應是開放式教學,允許孩子與我們的思維不同。我們應擴展課堂空間,借助多媒體,鼓勵學生不拘形式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感,自由選擇、采用靈活的寫作形式。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不會千篇一律了。
三、組織活動,現(xiàn)實取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想讓學生寫出生動有趣的作文,就要立足生活,從日常生活中挖掘寫作素材。
1.開展活動
為了更好地豐富學生寫作的素材,我常常組織一些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如:讓學生養(yǎng)一種自己喜歡的花或者菜,并每天觀察花的變化、菜的成長,引導他們抓住植物的樣子、顏色、氣味等特點進行觀察和記錄。
2.生活進課堂
我經(jīng)常在習作課堂上開展“生活化”教學,啟發(fā)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有了身臨其境的經(jīng)歷,寫作就水到渠成了。單元習作《看圖畫,寫一寫》要求寫戶外放風箏的情景。我先不急于讓學生寫,而是提前布置,讓學生周末帶上自己的好伙伴去放風箏,在活動中感受放風箏的樂趣,豐富生活體驗,激發(fā)表達欲望,為習作做準備。
四、激發(fā)想象,誘發(fā)動力
1.自由暢說,激發(fā)想象
孩子們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只要我們懂得去激發(fā)學生的想象,他們就能放飛自己的思想,更自由地去進行寫作。單元習作《這樣想象真有趣》,要求選一種動物作主角,大膽想象,編一個童話故事。首先我在網(wǎng)上下載了很多生動可愛的動物視頻,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寫作欲望;然后請學生小組合作交流:怎樣讓主人公像人一樣會說、會想、會動,故事情節(jié)怎樣才能寫得生動;最后讓學生大膽想象,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想象世界,在交流中使想象更加充實,更加生動。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間,學生的寫作興趣也就提高了。
2.加以贊賞,誘發(fā)動力
贊賞是誘發(fā)學生寫作動力的一種重要方式。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及時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評語盡量用啟發(fā)、激勵式的語氣,如“你寫的文章真是棒極了!”“看你的文章就是一種享受”等等。每改完一單元作文,我都會挑選寫得較好的文章,評講時在班上富有感情地朗讀,加以贊賞,并貼在班級作文欄展示,讓孩子們互相學習,激起寫作熱情,增強寫作信心。
總之,教師循序漸進,逐層深入,教給學生寫作的知識與技巧,他們想寫、會寫、樂寫,手中的筆自然就能生出美麗的“花”來。
責任編輯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