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臨夏縣土橋鎮(zhèn)中心幼兒園 朱曉佩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五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目標相對于低年級具有明顯變化。小學低年級階段開展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主要是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有效利用工具書。而在進入小學五年級后,語文閱讀教學的培養(yǎng)目標進一步提高,主要為訓練學生的閱讀速度,在閱讀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并能正確把握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與表達的情感。目前在小學五年級閱讀教學實踐中,一些學生對于閱讀缺乏積極性,閱讀能力也較為欠缺,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對閱讀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沒能充分結(jié)合班級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因此需要對教學策略做出改進。
課前預習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對于小學五年級學生,其閱讀習慣已基本養(yǎng)成,也具備了自主進行課文閱讀的能力,因此在進行語文閱讀課堂教學前,首先要指導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對課文做出預習。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時,教師應提出以下要求:首先要求學生對整篇課文進行通讀,并標出不認識的字詞以及不理解的句子;然后要利用工具書對生詞進行查閱,充分理解詞語的含義,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閱讀課文,提升閱讀的正確性和流暢性;最后需要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充分思考,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以及表達的思想和情感。
為了促進學生更為有效地進行自主學習,需要在教學中加強字詞的積累,以利于學生對于課文的深入理解,促進自主閱讀能力的提高。在這一過程中既要使學生明確詞語本身的含義,也要使學生掌握詞語的正確用法,對于學生難以理解的詞語,教師需要仔細講解并進行造句,在掌握詞語的基礎上加強對句式的訓練。比如可以指導學生將課文中的“把”字句換成“被”字句,以及進行句式仿寫。在學生的字詞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后,其自主閱讀能力能夠得到明顯提升。
課堂教學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部分,在小學五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閱讀方法和技巧的重要途徑。教師應從以下兩方面提升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水平。
1.注重教材文本閱讀
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教材是最為主要的學習內(nèi)容,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首先要重視對教材文本閱讀的指導,讓學生熟練掌握教材內(nèi)容。在學生進行閱讀時,教師應指導學生分別進行朗讀和默讀,起到提升閱讀速度和語感的作用,并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做好筆記和標注,還要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向?qū)W生提問,比如可以提問“文中人物具有哪些性格特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在閱讀時具有更強的目的性。
2.運用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一種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能夠通過創(chuàng)設某種教學情境和渲染某種氣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對知識的深入理解。目前,多媒體設備是進行情境教學的有效方式,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向?qū)W生展示和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圖片、視頻和音頻等資料。比如在課文《日月潭》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首先收集關于日月潭的圖片和視頻資料,然后在課堂上播放,讓學生對于日月潭的美景產(chǎn)生直觀認識,促進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中的內(nèi)容。
學生的閱讀水平與閱讀量具有直接關系,在保證學生充分學習教材內(nèi)容的基礎上,教師還應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有利于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教師在指導學生完成課文的學習后,還應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引出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讓學生根據(jù)這類問題自主進行課外閱讀,在有效提升閱讀能力的同時也拓寬了知識面。比如在學習完課文《火把節(jié)》之后,可以推薦學生閱讀《草原的盛會》《潑水節(jié)》等文章,能夠讓學生對少數(shù)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產(chǎn)生更加深入的了解;還可以在班級內(nèi)開設小型圖書館,在其中增加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課外書,并通過為學生制訂閱讀計劃,以及定期舉辦讀書分享會、提交讀書報告等方式,為學生的課外閱讀創(chuàng)造各種有利條件,培養(yǎng)學生自主進行閱讀的良好習慣。
總之,閱讀教學是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關鍵內(nèi)容,在實踐中需要根據(jù)小學五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特點,制定合理的教學策略,具體應從課文的預習與積累、課堂教學和課外閱讀三方面全面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并注重字詞積累、閱讀方法訓練和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