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qū)玉泉學區(qū)五里鋪小學 王 蘭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材料是有限的,難以滿足學生閱讀的需求。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通過課外閱讀來彌補學生課堂閱讀的不足。小學生已經認識了一些字,有了一定的文字積累,教師應對他們耐心引導,讓學生逐漸愛上閱讀,學會自主閱讀,激發(fā)他們對閱讀的興趣。
然而,大部分的小學生不喜歡讀書,對讀書不感興趣,也不知道讀書的目的是什么。有些同學機械地去讀書,不動腦筋,囫圇吞棗,只是為了應付教師而不情愿地去閱讀。這樣的閱讀是沒有意義的。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課外閱讀興趣,探索激發(fā)小學生閱讀興趣的有效途徑是很重要的。
目前,有許多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課外閱讀資源很少,小學生無法接觸到豐富多彩的書籍。學?,F有的課外書大部分不能引起他們的注意,閱讀對他們來說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有的書籍小學生讀不懂,又缺少教師的指導,有的書籍不適合小學生閱讀。另外,繁重的學習任務大量占用了學生的課外時間。這樣就嚴重影響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培養(yǎng)喜歡閱讀、感受閱讀樂趣的小學生?!庇纱丝梢娕囵B(yǎng)小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重要性。大多數小學生沒有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對閱讀缺乏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產生閱讀的興趣、喜歡閱讀,努力尋找閱讀的機會,才能從書中獲得豐富的知識,提高語文素養(yǎng)。
小學生天生好動,思想單純,一本書如果有鮮艷亮麗的插畫,那么,對他們來說,這就是一本有趣的書,他們就會熱情高漲地去讀這本書。常言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币虼?,學校和家庭要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從天文到地理,要向學生提供古今中外的各種書籍,鼓勵、引導學生各個領域的書都要讀,從而開闊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閱讀能力。
當前,很多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缺乏教師和家長的正確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其閱讀書目和數量進行適當的規(guī)范,讓學生明白讀書的意義,教育學生要愛讀書、會讀書、多讀書,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只有真正喜歡上了閱讀,才能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要從小抓起,教師和家長要耐心地、不厭其煩地誘導學生,使其喜歡讀書,愛上讀書,對讀書產生興趣。教師或家長可每天為孩子朗讀文章,讓孩子從聽文章開始,感受到讀書的樂趣,慢慢地從聽書轉變到讀書。良好的閱讀習慣要從小培養(yǎng),當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后,就能主動地進行廣泛的閱讀,從而促進學生的知識學習積累,為以后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生往往不知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課外閱讀書籍,因此需要教師及時進行引導。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都有限,根據這些特點,可以選擇一些經典的兒童讀物,如安徒生、格林兄弟的作品。這些書籍不僅符合小學生的心理認知水平,同時還能激發(fā)他們對文化藝術的向往。此外,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具有時代特色的課外讀物,如鄭淵潔的《皮皮魯》等系列童話,也是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寶貴資源。
課外閱讀要掌握重點、抓住要點。小學生個性較強,課外閱讀隨意性較大。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好的閱讀方法,根據書籍種類和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來指導其閱讀。如引導學生采用翻閱和瀏覽的方式閱讀兒童報刊,對報刊中的新聞和文章大致進行了解后,再選擇一些重要的或有趣的進行閱讀。此外,教師還需要重視指導學生具體的閱讀方法,引導他們按照粗讀—細讀—熟讀的步驟來閱讀一篇文章。首先是初讀,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接著細讀,加深對文章主要內容和作者思想感情及表達方式的理解;最后是熟讀,要求學生完成讀書筆記。
總而言之,只有讓小學生真正喜歡上閱讀,并且感受到閱讀帶來的樂趣后,學生才會自主進行閱讀。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認識到語文教學不能是單純的知識傳授,還要做到“授人以漁”,這才是語文教學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