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加那提·哈力,賽里克古力·胡爾曼哈里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布爾津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新疆 布爾津 836600;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農業(yè)廣播電視學校布爾津縣分校,新疆 布爾津 836600)
1980年的第二次土壤普查,布爾津縣的土壤養(yǎng)分狀況為缺氮、少磷、鉀豐富。針對這一狀況,布爾津縣提出了增施氮肥、重施磷肥、不施鉀肥的土壤改良方針。通過20年的努力,布爾津縣土壤缺氮現象有所緩解,但磷、鉀等元素依然普遍缺乏,加之部分地區(qū)常年種植大豆、玉米、油葵等喜鉀作物,造成土壤缺鉀現象嚴重,其他微量元素,如有效鉬、有效鋅、有效硼等也極為缺乏。
布爾津縣耕地土壤中,堿解氮含量在60~90毫克/公斤范圍內的土壤幾乎沒有,堿解氮含量60~30毫克/公斤比較少,堿解氮平均含量偏低,有效磷含量相差較大,水平不一。
布爾津縣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可以達到中等水平,速效鉀含量在150~100毫克/公斤范圍的較少,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在20~10克/公斤范圍內。
針對布爾津縣土壤養(yǎng)分狀況,2008年我們在農業(yè)生產提出了如下土壤改良措施。一是適當縮小苜蓿種植面積,增加玉米種植面積,發(fā)展草玉米和豆類作物,這樣可使耕地有機質、土壤堿解氮和土壤速效磷的含量進一步提高。二是增施農家肥。三是擴大秸稈還田與種植綠肥面積。對小麥高茬(30厘米以上)還田,小麥收獲后復播油菜、油葵進行翻壓肥田。四是摸索大豆、蕓豆等優(yōu)勢作物的施肥規(guī)律。針對速效鉀下降幅度大,缺鉀面積大的特點,盡快補鉀。五是增施化肥,氮、磷鉀配合施用。
布爾津縣長期以來施肥普遍為“三重三輕”,即重氮磷肥,輕鉀肥;重化肥,輕有機肥;重大量元素肥,輕微量元素肥。因此施肥效應有所下降,肥料利用率不高,氮肥利用率在40%左右,磷肥利用率只在20%左右。
以布爾津縣土壤測試結果和肥料田間試驗為基礎,根據大豆、玉米、小麥、油葵等主要作物需肥規(guī)律,灌耕棕鈣土、栗鈣土、潮土、草甸土等土壤供肥性能,在配施有機肥的基礎上,提出合理的氮、磷、鉀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量、施肥時期和施用方法,堅持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使施肥效應大大提高,預計氮肥利用率可提高10%~12%,磷肥利用率可提高3%~5%。
根據當地作物生長情況、土壤供肥條件、作物需肥規(guī)律,我們構建了以下施肥方式。
小麥:將有機肥、復混肥作底肥,兩頭追肥,一般在灌頭水采用機械條施尿素,揚花、灌漿期追肥能顯著提高蛋白質含量。
大豆、花蕓豆:將有機肥、二銨、復混肥作基肥,初花期追尿素。分枝和開花期,氮代謝旺盛,應補磷、氮肥。結莢鼓粒期,生長發(fā)育占主導地位,籽粒和結莢成為這一時期唯一的養(yǎng)分聚集中心,應補氮、磷、鉀,氮(N)∶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鉀(K2O)=1∶(0.6~0.7)∶0.5。
食葵、油葵:葵花是一種耗肥量比較多的作物,對鉀的需求特別大,苗期偏耗磷肥,中、后期偏耗氮肥和鉀肥。從現蕾到灌漿耗肥量約占總量的3/4。因此應抓好各時期的肥料供應。
玉米:各種礦物質元素對玉米具有不同的生理作用。苗期對養(yǎng)分的吸收量小,拔節(jié)以后日益增加,開花期達到高峰,灌漿期養(yǎng)分仍要保持在較高的供應水平。肥料分期足量供應,是爭取豐產的物質基礎條件,拔節(jié)到抽穗時期、大喇叭口期和抽穗成熟期是肥料供應的最有效時期。
黏質土:一般保肥性能比較強,有機肥、磷、鉀和氮肥可一次性作底肥全耕層深施,微量元素肥料作種肥,作物后期有脫肥現象,還進行根外追肥。
壤質土:壤質土,質地適中,保水保肥性能較好,一般可實行兩次施肥,即有機肥、磷肥、全部鉀肥和氮肥的2/3作基肥,剩下1/3氮肥可一次性作追肥深施。
土層深厚:1米以下和地下水位深3米以下的地,可實行全耕層深施。
薄層土:砂性土和地下水位淺(地下1.5~2米以上)的土壤,一般保肥性能差,可實行2~3次施肥制,即有機質、磷、鉀及1/3~1/2的氮肥作基肥全耕層深施,其余的氮肥分1~2次進行追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