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理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徐雪倩
當今社會呈現(xiàn)出信息化、網(wǎng)絡化的發(fā)展趨勢,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發(fā)生了較大變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審美、文化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快節(jié)奏形成鮮明對比的慢生活逐漸成了一種流行的生活體驗,茶文化作為“慢”體驗的代表之一,對于其承載的空間,人們提出了新的期待。因此,高校環(huán)境設計專業(yè)教學需要加強相關課程的教學與實踐,運用有效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項目教學法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本文對基于項目教學模式的茶文化空間設計教學實踐的深入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高??臻g設計課程是集綜合性和實踐性為一體的應用型學科。目前,從環(huán)境設計專業(yè)的空間設計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固化,一味地按照教學大綱進行教學設計,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開展教學活動時,對學生的訓練缺乏針對性,學生的作業(yè)練習近似于紙上談兵,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阻礙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學需要有效地進行改革。項目教學模式能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個人特點,在實施小組式訓練時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培養(yǎng)學生將理論落實到實踐的積極性,縮短了知識與社會之間的距離。同時,項目教學模式對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提高知識水平和專業(y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利用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項目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是十分必要的。
在空間設計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用項目教學模式,注重的是學生的主體參與性。
首先,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可以更有目的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對提高教學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茶文化的主題空間設計教學實踐中,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從課程實際出發(fā),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以學生的興趣點、技能掌握情況為依據(jù),制定項目內(nèi)容和評價標準,為項目教學法的實施提供有利條件。設計的項目實施前,需要細化項目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分析項目,明確組內(nèi)成員的分工,突出重點問題的解決方法。學生完成組內(nèi)分工任務后,教師需要根據(jù)項目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做相關的案例分析,讓學生對項目的實施有初步了解,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項目。
其次,學生分別在各自的小組內(nèi)針對不同的設計項目開展分析和研究,如居住空間、餐飲空間、酒店空間和展示空間等。學生在設計項目的過程中,教師要強調將茶文化元素融入空間設計中。為了更好地實施項目,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方式搜集空間設計的相關資料,或者進行實地調研,最后將所有的資料進行匯總、總結。學生在茶文化素材搜集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進行形意置換得到新的設計元素,如何將茶文化元素運用于各自的空間設計中。
再次,項目設計需要學生到實踐基地進行測量,實際了解項目的戶型,確定具體的功能分工,合理地進行空間劃分。在此基礎上,學生要根據(jù)實際尺寸繪制圖紙,繪制出相應的平面布置圖、剖面圖、立面圖等,完成對應的節(jié)點分析圖、大樣圖以及最終的效果圖。設計完所有圖紙后,進一步根據(jù)要求對方案進行修改,實現(xiàn)最終的方案設計。接著學生可以針對具體的設計方案進行互評,教師根據(jù)學生作品以及評價標準,進行最后的點評和總結,指出對應的優(yōu)缺點,為學生提供改善的建議和方法。
最后,學生根據(jù)設計方案,在實踐基地完成最終的項目施工,在所有程序完成后,教師引導學生整理本組的方案,完成最后的成果展示,完成整個方案的設計與制作。
對于茶文化室內(nèi)空間的設計,不僅要體現(xiàn)出空間設計感,更重要的是要體現(xiàn)空間設計的特色,即茶文化。在設計中,對于傳統(tǒng)茶文化元素的利用,不僅可以直接運用,還可以對其進行加工。加工要對原有元素進行保留,運用抽象或者具象的裝飾造型、空間色彩或者空間氛圍等來表達茶文化的意義,在加工的基礎上對空間設計元素進行進一步創(chuàng)新和豐富,增強空間的層次感,提高設計水平。
茶文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色,將其運用到室內(nèi)空間設計中,可以充分體現(xiàn)出空間的風格特點,增強空間的生活性。學生在項目教學模式下搜集相關的資料和素材,通過對搜集的資料匯總,整理出設計元素、測量空間戶型等實踐過程,逐步開始練習、設計、施工,更好地將茶文化素材直接或者加工處理后,融入室內(nèi)空間設計中。
1.居住空間的設計
生活質量的提高讓人們對居住空間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將我國獨有的茶文化元素運用到實際的居住空間中,能夠讓人們在室內(nèi)空間中充分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氣息。因此,在居住空間的設計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全面考慮空間設計的主體,也就是茶文化元素。首先從裝修風格上定位,選擇中式或者新中式風格,定下整體空間設計的基調;其次可以從材料、色彩、空間等方面入手,讓茶文化元素能夠得以充分地展現(xiàn)。對于材料的使用,可以將木質材料作為主要的設計材料,通過木頭的質感體現(xiàn)出設計的美感。室內(nèi)客廳可以利用木質家具、茶具、中國畫等;書房設計可以直接采用木質書柜。這些木質材料的應用,能夠充分展現(xiàn)出傳統(tǒng)的氣息。在居住空間中進行設計,還可以充分利用到匾幅、屏風、博古架等。
2.餐飲空間的設計
餐飲空間的設計加入茶文化元素,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內(nèi)部的裝飾造型、色彩和材質等展現(xiàn)。首先,學生需要全面布局空間結構,餐桌、餐椅等物品采用仿古家具,餐具則可以使用木質材料進行設計;色彩的設計,可以采用偏向木色色系的顏色;照明則充分考慮自然照明與人工照明的搭配結合,在人工照明中,普通照明和重點照明應多應用暖色以烘托氣氛;墻面的裝飾,則可以采用具有茶文化元素的木質幾何元素造型,再加上茶具、窗欞、富有特色的隔斷、地面仿古磚的鋪裝等,將高雅的氛圍充分體現(xiàn)出來。
3.展示空間的設計
在展示空間中,利用好茶文化的展示空間設計,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銷售效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茶的營銷方面去思考空間設計,例如茶道、銷售、品茗以及茶展示等區(qū)域的設計。在不同程度上突出各自的特色,又要保持各自在空間上的相互連接。例如,在茶道區(qū)可以使用紗慢,營造一種朦朧美;售賣區(qū)可以作為茶展示區(qū)。對于茶室的設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南方園林小景作為主要元素,通過原木家具展現(xiàn)出中國茶文化的意境等,充分體現(xiàn)設計的統(tǒng)一又獨具特色。
4.酒店空間的設計
隨著茶文化的傳播與發(fā)展,其文化底蘊日益豐富,在很多領域得到了重視和應用,不僅可以運用到居住和餐飲空間,還可以在酒店中發(fā)揮作用。在酒店空間設計中,合理地引入茶文化,既可營造濃厚的文化氣息,促使茶文化得到有效地傳承,又可以滿足現(xiàn)代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對酒店的長遠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酒店如今已成為人們出行居住的主要場所,對人們的生活影響重大,為了提升酒店價值,需要對其進行精心的設計,一方面滿足人們最基本的住宿需要,另一方面從設計的角度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提高入住體驗。例如,針對酒店空間設計,引導學生以茶文化為主題,通過深入挖掘茶文化的內(nèi)涵,探尋可以應用在酒店空間設計中的元素。將傳統(tǒng)茶文化的藝術符號根據(jù)不同酒店的背景進行符號重組,形意置換得到新的設計元素,讓茶文化以新的形式得以傳承,實現(xiàn)良好的設計效果。
中國茶文化主要體現(xiàn)的是中國哲學中“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在這一思想的引導下達成“靜”與“定”的精神狀態(tài)。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這種思想融會貫通在整個設計中,指導學生以“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為設計宗旨,進行以茶文化為主題的酒店空間設計,運用現(xiàn)代設計的手法將變形、提取、轉化后的茶文化設計元素進行全面應用,啟發(fā)空間中的個體感受獨特的茶文化,讓中國傳統(tǒng)的茶文化得以有效地傳承與發(fā)展。
總而言之,在茶文化主題的空間設計教學實踐過程中,運用項目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教師的能動性,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性,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有效地參與到項目實踐中,完成學習目標。實踐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的自主能力,推動學生深入學習探索室內(nèi)空間設計的技能,實現(xiàn)了在項目學習過程中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活動中的教學目的。由此可見,在當下的教育以及社會發(fā)展的背景下,室內(nèi)設計課程教學應當積極改革,加強對項目教學法的應用。為學生專業(yè)技能的強化提供相應的實踐平臺,為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