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朱曉燕
在“快樂教育”理念的引領下,我不斷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扮演著“媽媽”“魔術師”“圣誕老人”等令人驚喜的角色。因為我知道,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讓孩子快樂成長,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收獲成功,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翱鞓穭?chuàng)新、創(chuàng)新快樂”是我一直以來的追求。接下來,我就用幾個簡單的事例來談談我班管理中的一些創(chuàng)新舉措。
在孩子們的心目中,老師永遠是最美的,我時常聽到我班孩子們這樣贊美我:“朱老師,你是個美女!”“朱老師,你太漂亮了!”孩子們的甜言蜜語時常讓我心花怒放。大人們都喜歡聽“甜言蜜語”,更何況是小孩子呢?如果我也對孩子們多說一些“甜言蜜語”,相信孩子們會更加喜歡我。于是,我跟孩子們就“甜言蜜語”展開了討論,我問孩子們:“你們知道什么是甜言蜜語嗎?”孩子們一致認為:“甜言蜜語就是對別人說好聽的話,別人聽了會很開心。”“那你們喜歡老師對你們說好聽的話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喜歡!”我又問:“你們覺得什么樣的小朋友才能得到老師的甜言蜜語呢?”孩子們展開了討論,有的說:“在幼兒園表現好的小朋友?!庇械恼f:“有進步的小朋友也可以得到?!?/p>
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我會隨時觀察孩子們的表現,會悄悄湊到表現好的、有進步的孩子耳邊說上一句“甜言蜜語”。收到“甜言蜜語”的孩子會特別開心,他會把老師送給他的“甜言蜜語”告訴他的好朋友或家人,讓大家一起分享他的喜悅。自從在班里啟動“甜言蜜語”行動后,我發(fā)現孩子們個個都進步明顯。
我班的岑岑小朋友聰明、活潑,記憶力好,但他喜歡咬指甲。媽媽因為這件事情頭疼不已,幾次跟我們溝通,希望我們能幫助他改掉咬指甲的不良習慣。我們也對他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方法,但都收效甚微。自從和孩子們約定說“甜言蜜語”后,我用“甜言蜜語”“俘虜”了岑岑。當他專注玩游戲時,我會在他耳邊悄悄地說:“岑岑,你專注玩游戲的樣子真帥,今天老師發(fā)現你沒有咬指甲,有進步了,我喜歡你!”岑岑聽了我對他說的“甜言蜜語”,笑得可開心了,抱著我的脖子說:“朱老師,我不咬指甲了!”“甜言蜜語”真是一劑良方,我相信岑岑小朋友會逐漸改掉咬指甲這個不良的習慣。
在班里,有活潑的孩子,也有內向的孩子。一般而言,內向的孩子往往不自信,他們在班里總是默默無聞,玩游戲時只會跟在同伴后面。針對這樣的孩子,我時刻關注他們的“強項”并及時用“甜言蜜語”去鼓勵他們。聽了“甜言蜜語”后,孩子們會逐漸克服自己膽怯、害怕的情緒,在一次次的挑戰(zhàn)中逐漸強大起來,變得越來越自信。
班里有幾個比較調皮的孩子,他們總喜歡搞一些小“破壞”,讓老師措手不及。前陣子,昊昊和峰峰兩個小朋友總是矛盾不斷,今天昊昊把峰峰的大腿掐青了,明天峰峰把昊昊推到了……這樣的事情時常發(fā)生,雖然我把他們兩個人的座位和站隊位置都分開了,但兩個人在課間、游戲、戶外活動時還是喜歡“粘”在一起,還是會產生糾紛。幾次談話教育失敗后,我采用了“甜言蜜語”攻勢。例如,進行戶外活動時,一看到他們在一起玩,我就會湊到昊昊耳邊說:“昊昊,你真懂事,今天開始跟峰峰做朋友了,我真喜歡你!”昊昊聽后,開心極了。接著,我又走到峰峰身邊說:“峰峰最乖了,朱老師最喜歡你,你看你跟昊昊又成為好朋友了?!狈宸迓犖疫@么一說,也特別開心。就這樣,我的“甜言蜜語”在兩個孩子中間產生了催化作用,他們慢慢變得和睦了,從往日的“敵人”變成了朋友。
每接一個新班,我的“神秘禮物”就出現了,因為我覺得跟孩子們初次見面,送禮物是一個拉近彼此關系的好方法。我對孩子們說:“寶貝們,朱老師可喜歡你們啦!還給你們準備了許多神秘的禮物,想要嗎?”“想!”孩子們大聲地回答我。我微笑著說:“猜猜朱老師會送你們什么神秘禮物?”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猜著,有的說是巧克力,有的說是五角星……看孩子們如此期待,我揭開了謎底:“朱老師要送你們好幾樣禮物,今天上午送你們每人一個小抽屜,下午如果你們好好表現就再送兩樣禮物,好嗎?”孩子們拍手叫好。我高興地說:“想要神秘禮物的小朋友要大聲地把你們的名字告訴我哦!”孩子們紛紛介紹自己,隨后我便教他們學習用紙制作小抽屜。
就這樣,在開學的前兩天里,我給孩子們送上了小抽屜、蠟筆、橡皮泥、泥工板、剪刀、游戲插牌等“神秘禮物”。
以往每帶一個新班,我都要花好幾天的時間才能記住孩子們的名字。發(fā)放“神秘禮物”能讓我把禮物上的名字跟每一個孩子對號入座,這樣記起來比較容易。幾樣禮物一發(fā),我就能記住所有孩子的名字了。
孩子們對陌生的老師,從接納到喜歡,需要一段時間。但我通過發(fā)放“神秘禮物”,讓孩子們很快就喜歡上了我。這個做法立刻拉近了我和孩子們之間的距離,陌生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彼此的接納和喜歡。
每年開學,幼兒園都會給孩子們訂購一批新的學習用品。以往老師們都是按順序發(fā)放,而我通過發(fā)放“神秘禮物”的方式,讓孩子們覺得學習用品原來是老師送給自己的禮物,一定要好好愛護它們,這樣的發(fā)放形式會讓孩子們更加珍惜自己的學習用品。
為了增強孩子的衛(wèi)生意識和責任感,我和孩子們商量如何使我們的教室時刻保持干凈整潔。孩子們積極報名要參加勞動,為班級做點貢獻。看到孩子們這么踴躍,我就和他們一起羅列出了需要整理的區(qū)域,讓每個孩子自選一個區(qū)域,有的整理圖書,有的整理積木……任務剛分配完,孩子們就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自己的包干區(qū)了。
為了提高孩子們的勞動效率,我提出了“一分鐘行動”的口號,孩子們非常好奇“一分鐘行動”到底是什么。我告訴他們:“一分鐘行動就是要在一分鐘內將自己的包干區(qū)整理好。”孩子們一開始覺得一分鐘時間太短,后來我又說:“每個人分配到的任務都很少,只要我們認真做,一分鐘肯定來得及?!痹谖业墓膭钕?,孩子們信心十足,力爭在一分鐘之內整理好自己的包干區(qū),孩子們聽到我倒數時,都開心地歡呼起來。就這樣,我們將整理包干區(qū)稱為“一分鐘行動”。孩子們都很喜歡這個“一分鐘行動”,他們會在課間、餐前、午睡前進行“一分鐘行動”。為了讓孩子們合理利用這一分鐘,我們又進行了討論,讓他們說說什么時候應該進行“一分鐘行動”。后來大家一致決定,早上區(qū)域活動后、午睡前及放學前是最適合進行“一分鐘行動”的時間。
許多家長關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和智力發(fā)展,卻忽視了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習慣。通過“一分鐘行動”,孩子們感覺到原來勞動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從而逐漸培養(yǎng)他們的勞動意識。
給孩子安排包干區(qū)能鍛煉孩子的勞動能力,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習慣,孩子在勞動中不斷認識自己,挖掘自己的勞動潛能還能受到老師的表揚和小朋友們的稱贊,不但增強了自信心,提升了為集體服務的意識,培養(yǎng)了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
幼兒園每月進行一次“衛(wèi)生之星班”的評比。為了爭取“衛(wèi)生之星班”,我鼓勵孩子們認真完成包干區(qū)的勞動任務,教室每天都要保持整潔。只有大家一起努力,“衛(wèi)生之星班”的紅旗才會掛在我們班里。雖是一面小小的紅旗,但它對于我們來說意義非常重大,它是我們“一分鐘行動”價值的最好體現,也是開啟孩子們集體榮譽感的最佳鑰匙。
每天,我都用我的智慧“創(chuàng)新”地開展工作。在一次次“創(chuàng)新”中,孩子獲得成功,家長收獲滿意,我也得到了成長。將“創(chuàng)新”裝進行囊,做最好的老師,我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