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賀州市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唐湙霖
共青團北海市委員會少年部副部長 唐 媛
1992 年原國家教委首次將活動納入學校課程,1993 年開始正式實施,但直至2015 年9 月,全國少工委出臺《少先隊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教育部把少先隊活動課程列入國家的必修課程, “明確在全國學校一到八年級當中開設每周一課時的少先隊活動”,才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少先隊活動課程制度化的重大突破。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中小學少先隊活動的通知》精神,近年來,全國各地少先隊活動課程已如火如荼地進行,各級少工委加強了骨干輔導員專題培訓,組織開展了少先隊活動課說課、微課設計大賽,圍繞少先隊根本任務,研究少先隊活動課程建設,探討輔導員專業(yè)化、職業(yè)化隊伍建設,深化少先隊核心品牌活動,隨著義務教育均衡教育改革,農村教育資源的改善,少先隊活動課程也已在全國農村小學全面鋪開。
少先隊活動課程承載著特殊的育人使命,可是目前農村學校的實施情況不容樂觀。
少先隊活動課程是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旨在通過開展實踐活動,培養(yǎng)隊員的核心素養(yǎng),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目的,實踐活動即是少先隊活動課程的生命,也是少先隊教育的特點和優(yōu)勢。雖然各類活動豐富,但隊員卻普遍反映活動收獲不大,究其根源在于活動的主體定位不準,出現“教育性有余、感知度不足、參與度不夠”問題,隊員無法通過實踐活動感知理解少先隊教育內涵,進而喪失少先隊組織在德育教育格局中的獨特功能。
大部分農村小學已落實少先隊活動每周一課時進課表,但仍缺少“課程”意識,活動隨意性很強,許多輔導員把隊活動視為教育的輔助手段,處于被支配的地位,淡化了對隊員活動的管理和評價,導致“計劃有余、體系不足”的消極現象,難以發(fā)揮活動課程應有的價值。例如:很多農村小學校領導和教師對少先隊活動課程缺少足夠重視和認識,加上村小少先隊活動課教材匱乏,使得中隊輔導員隊課課件質量不高,導致活動內容重復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活動有效性不高。
新時代對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隊員在根植紅色基因、培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明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思想根基。然而當前有些農村小學少先隊活動的開展卻陷入片面重德育的誤區(qū),少先隊活動的主題不能跟隨當前立德樹人根本教育理念前行。例如,有些農村小學在開展少先隊活動時,僅片面注重德育,未能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融合展開,少先隊活動育人潛力得不到應有效果,降低了農村小學少先隊活動課程質量。同時,滿足于循規(guī)蹈矩地開展線下實踐活動,結合媒體手段開展線上隊課的創(chuàng)新探索不足。
當前農村小學隊員群體中存在大量的留守兒童,因各種社會環(huán)境和家庭因素的影響,導致隊員們常年缺少家庭的關愛、父母的陪伴,性格性情中有消極因素。為此農村少先隊活動課程更需回歸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給予隊員更多的溫暖和關愛,彌補隊員心靈的缺失,構建友愛、和諧、互助、向上的學習成長氛圍,助力隊員身心健康成長。例如,組織學生開展“守護天使”活動,活動以中隊為單位,在活動期間隊員們需選定幫助對象,將被幫助隊員的名字寫在紙條上,放學后放入講臺下面的“專屬守護箱”,通過開展活動引導學生互相幫助,敞開心扉融入集體,在集體生活中感受幸福,在活動結束后由輔導員公布“守護天使名單”,并鼓勵隊員們說出幫助對象選定理由,加深隊員之間的了解,使留守兒童可以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收獲成就感,獲得別人的認可與感謝,在集體活動中實現自己的價值,繼而引導農村留守兒童身心健康成長,提高農村小學少先隊活動課程實效。
科學謀劃行之有效的少先隊活動課程體系,不僅是教育教學發(fā)展的現實需求,也是進一步優(yōu)化教育資源配置,高效開展少先隊活動的基礎。農村小學少先隊活動需以活動課程為有效載體平臺,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有機融合。一是因地制宜、因人而異選定活動目標。根據隊員身心成長實際,在立德樹人根本目的下選定活動目標,以該目標整合家校資源、制定活動計劃、完善活動方案;二是發(fā)揮隊員們的主觀能動性。回歸課程主體角色定位,以中隊或大隊委為“引導者”,減少隊員在活動中對輔導員的依賴,聚焦培養(yǎng)隊員的核心素養(yǎng);三是完善課程管理與評價。單一活動的開展僅是打磨一粒“珍珠”,如何串成“項鏈”,需要的是持續(xù)優(yōu)化農村少先隊活動課程形式,提高相關活動課程的有效性。農村小學少工委應養(yǎng)成總結管理評價習慣,主動分析農村小學少先隊活動課程開展實況,建好“活動課程儲備庫”,繼而不斷提高農村小學少先隊活動課程實效。
創(chuàng)新是快速提高農村少先隊活動實效的有效途徑之一,為此農村小學少先隊在創(chuàng)建“活動課程儲備庫”的同時,應該秉持“內涵創(chuàng)新、形式更新”的原則,拓展活動課程途徑,豐富形式載體,提升活動課程吸引力。例如,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面對居家生活學習的隊員們,可結合互聯(lián)網新媒介開展“同心戰(zhàn)‘疫’,紅領巾在行動!”主題隊課,用繪畫、寫作、視頻、音頻等形式動員少先隊員們勤洗手、戴口罩、強體魄,做好個人防護、家庭防護,小手拉大手,用創(chuàng)新的方式同心戰(zhàn)“疫”,用實踐行動踐行習總書記“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的諄諄教悔。
綜上所述,在農村小學開展少先隊活動課程具有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積極作用,在以人為本、豐富主題、建立體系、創(chuàng)新載體等活動對策加持下,能更有效規(guī)避現實農村小學活動課程消極影響,培養(yǎng)全童入隊,永葆少先隊員的先進性,更好發(fā)揮德育教育格局中少先隊組織的獨特功能。